皇后还准备把自己的娘家人塞一个到东宫里。
她让人去东宫请太子,太子正抱着儿子到御书房,得知皇后请他过去,便把儿子交给了皇帝。
他一到凤仪宫,立马皱了眉头,太子是不喜欢脂粉气太重的。
所以有的人得了消息,就打扮的清清爽爽的,像皇后的侄女就是。
太子一开始不知道这是表妹,见着人清清爽爽,长的还不错,便也同意了。
皇后这才告诉太子,这是表妹。
太子哦了一声,到底没有拂了皇后的意。
对太子来说,没了感情后,后宫进啥人好像都无所谓了。
他曾经看好太子妃,太子妃却变成了这样子,太子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光了。
不过为了怕皇后乱给他塞人,所以太子还是点了几个看的顺眼的,至于家世背景,他都忽略了。
薛依依还以为自己至少也是个侧妃,却没有想到侧妃没自己的份,不由有些沮丧。
又埋怨着毅勇侯府不出力,不然侧妃之位跑不了。
太子后宫,除了太子妃之外:
正三品侧妃两人,
正四品良娣两人,
正五品良媛六人,
正六品承徽十人,
正七品昭训十六人,
正八品奉仪二十四人,
姬妾无品。
太子侧妃,明喜郡主占了一个名额,丞相的孙女占一个名额。
良娣则是皇后的侄女,还有薛依依。
这还是看在薛氏这个名头给的,想用薛依依牵制住毅勇府。
这次选妃宴,太子后宫一下子进了十几个人,高位的名额全满了。
皇后还很贴心地给为皇帝选了几个充入后宫,贤惠的不行。
嫔妃们对皇后的假贤惠咬牙,却也莫可奈何。
而恩科试,启蒙学堂这里都有十个人参加,包括大福二福,还有二山和杨家表哥那些。
三天就结束了。
阮棠和宗政御的婚事就在殿试后。
而太子纳妃礼也排在宗政御的大婚之后 ,这让皇后很是郁闷,虽然不是太子大婚,是纳妃,但为什么就得排在宗政御之后。
这在皇后看来,就有些给宗政御让路的意思,所以特别的不爽。
但这样的不满,皇后也只敢憋着,面对太子也不敢出声抱怨。
而王阮两家忙的很,要为启蒙学堂的考生们做好后勤和保障工作,都希望大家都顺利取得好成绩。
还要操办阮棠的婚礼,所以全府上下忙的飞起。
会试成绩一出,启蒙学堂十人全部入围,都是中上成绩。
老御史欣慰不已,让大家殿试稳定发挥就行了。
而阮棠婚前不能跟宗政御见面,她每天则还是不间断地为一些姑娘医治。
陆媛陆嫦两姐妹还有顾十一都是常客了,阮棠要成亲了,可是二妞的亲事还没有定下。
唐婆子和杨四娘都火烧眉毛了。
这个时候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陆媛的兄长,一个顾十一的兄长,这两个都可以。
再不然从这次恩科试里找。
王阮两家是希望两姐妹一起出嫁的,所以为着二妞的亲事着急。
但她们对于阮棠的亲事提前了,也是认可的,都觉得阮棠继续留在京城不太安全。
阮棠看过陆媛的兄长,还有顾十一的兄长,他们都参加了这次的恩科试。
论长相,顾十一的兄长俊一些。
一双桃花眼特别的招人。
陆媛的兄长面容则普通一些,而且微胖,但看着老实憨厚。
二妞从前觉得不找长的好看的,但还是被顾十一的兄长给吸引了。
但长辈们看上的是陆媛兄长这一挂的,觉得这样的女婿老实可靠一些。
二妞很纠结地找阮棠,“糖宝,你觉得谁更好一些?”
阮棠能怎么说,如果是她,肯定选自己喜欢的,至少顺眼的。
但这事情她还真给不了二妞答案,顾十一的兄长看起来很招人,而且花花肠子的样子。
陆媛的兄长看起来老实。
但人不可貌相,所以很难说。
“二姐,你把对他们的印象,优缺点列出来,再想着你与掌院夫人和太保夫人的见面的感觉列出来,你偏向谁就选谁。”
阮棠这话,让二妞更纠结了。
“我觉得掌院夫人更亲和一些,太保夫人更严肃。而且我和陆媛的关系更好,但我不太喜欢陆嫦。和顾十一不太熟,但这些日相处,觉得她人挺好的。”
说到这里,二妞又一顿,“我心里喜欢顾十一的兄长,看到他就忍不住欢喜,而陆媛的兄长,我就想回避。”
“你顺着自己的心吧,过日子是你自己的,别人无法代替你的感受。”
阮棠让人调查过这两家,倒没有什么问题。
而且这两家都是小儿子,也都参加科举,二妞嫁过去,如果婆婆不好相处,也可以外任,这倒不是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