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医生穿成民国小可怜(531)

作者:大河自西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 【心狠手辣不说人话,怼天怼地怼“爸爸”警察处长攻VS二十岁壳子表面温和,专业上暴龙技术大拿受】 1. 著名外科医生叶一柏因一场车祸意外死亡,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二十世纪初某部民国题材电视剧里的角色——某大人物的私生子,黄浦江是他们一家三口的最终归宿。 叶大医生骂了一声娘后,去学校提交了自己的转专业申请。 2. 八年本博,三年每周80小时外科住培轮转,五年专科医师培训。 叶一柏终于从一个战战兢兢听导师骂的小菜鸟进化成了分点击展开

老太太安抚地拍拍杨素新的手,“那行,去吧。”

杨素新回房间收拾了两件衣服,走出叶府坐上早已等候着的车,车子缓缓驶出,她转头看后面红色大门上大大的“叶府”两个字,轻轻吐出一口气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家竟成了她的束缚和负担。

车子驶入杭城最繁华的街道,梁氏布坊门口这几日都是大排长龙,杨素新透过车窗看着窗外的景象。

“停车。”她忽然开口道。

“停这里吗?太太?”司机诧异地回头看她。

杨素新目光落在梁氏布坊门口,“对,这里靠边停。”

司机依言找了个位置停下,杨素新拿着手包慢慢走近梁氏布坊门口。

“哎,对,就是这样,最好是四层,四层没有的话两层是起码的,直接垫在里面,每天用好后用肥皂水洗一下然后晾干,不然效果会不好的。”

“那老板娘,你这个口罩卖不卖的?多少钱?”

“不好意思哦,我这个口罩不卖的,家里没孩子给缝口罩的老人才能领,不好意思哦。”女人笑呵呵地说着。

杨素新看着这样的张素娥,忽然就笑了,眼前自信热情的女人和她印象里那个汲汲营营满腹心计的尖酸小女人居然是一个人,时间和环境真的能改变一切,就好像当年心比天高的杭城第一个女大学生和现在沉默少言的叶太太不也是同一个人。

“阿妈,你眼睛不好,我来缝吧。”

“又不是什么精细的绣活,缝个口罩而已,你弟弟在前头舍生忘死的,我作为他亲妈,那也不能掉链子不是,国士的妈,那在老时候,说不定还有诰命呢。”张素娥骄傲道。

叶娴:……

“行行行,国士他妈,您慢慢缝。”

第233章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报纸上说得好,杭城是杭城人之杭城,那扑灭鼠疫仅仅是医生和公职人员的事情吗?当然不是。如今梁家以成本价卖出纱布,并号召妇女在家缝做手套,给予薄薪,并回收手套以低价卖给孤寡老人。

如今更有大义者,不要钱财,为孤寡者缝制口罩,女子尚且如此,何况我等男子乎!所以,我在此呼吁我等有志青年应奔赴东县,为扑灭鼠疫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杭城大学堂门外,一个二十出头的男子站在学堂门口,挥舞着一张报纸大声大声疾呼。

华国百姓对于家国的热爱和归属感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几千年来的文化熏陶让大部分华国人将国家和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而近几日杭城这批文人墨客的一篇篇激昂的文字,将这群大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完全激发出来了。

“奔赴东县!”

“奔赴东县!”

学生们热情的喊叫声使得过往的路人频频侧目,年轻人的热血似乎让冬天的寒风都不那么冷了。

“喂喂喂,你们在干啥,不能聚集不知道啊!”一旁就黑制服警员向学校门口跑来,学生们见状笑着一哄而散,因为这次疫情,警事局的全权配合,使得这些警员们成了仅次于医生外的出力最多的群体,这让这群黑制服的口碑都改善了不少。

民间热情高,反响高,直接表现在报纸的销量和读者的回信上,报社的工作人员们也像打了鸡血一样,纷纷请缨要去东县采访一线抗疫者。

学生团体和记者们,两边一拍即合,竟组团一起向东县而去。

而此时的东县忠华村

卡车带着最后一批病人到了临时医院门口。

“来了来了,车来了。”

临时医院门口,几个警员远远看到了驶近的卡车,转头冲着医院里面大喊道,不多时,几个全副武装的白大褂就迅速从医院里面跑了出来。

叶一柏从车里跳下来,看到眼前的场景,脸上不由露出惊讶的神色。

“动作这么快,一个晚上就收拾好了,我还以为今天白天还得收拾一天的呢。”许元和在叶一柏身后跳下车来,一下车就惊呼出声,说出了叶一柏还没来得及说出的话。

只见整个忠华村的大礼堂都已经差不多被收拾出来了,甚至大门口为了方便担架和推床的进出,还用木板做出了两条坡道。要知道昨天转移病人,医务人员他带走了大半,只剩下零星几个医生护士和不多的警员,按理说这些人就算一夜不睡也难把四个隔离区都整理出来,更别说他们中间还要接转移过来的病人。

但是偏偏事实摆在眼前,现在不仅临时医院整个都被整理出来了,连原来院子里堆放的杂物都被完全清理了出去,使得整个院子能容纳更多的车辆进出。

“来,慢慢来,需要担架的先下来,妇女儿童先下来。”来接病人的医务人员招呼着,同时搬了个椅子放在卡车前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