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769)
“这!”御史张口结舌。在朝中辩论时,几乎没碰上过像薛瑜这样毫不留情的人,他搜肠刮肚想要阻止,脑中灵光一闪,“但女官入朝,旁人需要谦让照顾,着实耽误时间……”
“哦?”薛瑜扯起唇角,“还不曾入朝,就知道耽误时间?看来您对自己的御史之责相当看重负责,想必花费了不少时间吧?”
“敢问这位御史,一日能做多少事?御史人数较百官与勋贵少,能做到面面俱到、纠察不法、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吗?一人大概得观察十人,十人又有家族、姻亲、仆从……你当真都做得完?还是不曾这样认、真、负、责地做过?”
这下,连刚刚没完全站出来的其他御史,脸上都像打翻了调色盘一样,一阵青一阵红,看动作倾向,像是恨不得现在就把挑衅的御史捂嘴拖回去。
薛瑜站在两列人中间,扫视两旁,声音放轻,但没人会听错里面的讥嘲,“诸公手下人手不足,朝中运转缓慢,莫非,诸公处理不完、处理不及的事都要让陛下操劳?!读书的子弟只有那么多,女子占了一半,她们受了我大齐庇护恩德,家族教导,却白白浪费在后院,这是对大齐的不负责!对家族的不负责!对她们自己的不负责!”
余音在大殿里飘荡着,年轻御史张了张嘴,脸上露出明显的混乱之色,一时有些怀疑自己是否错了,一口气没提上来,竟是昏了过去,大殿内一阵忙乱。
薛瑜对皇帝认真施礼,“陛下明察。”
“荒唐。”皇帝点评,“妇人读书习武、入朝为官,那何人诞育子嗣、抚育幼子?”
听上去是反驳,薛瑜也看到了些人跟着点头,但……皇帝神色几乎没变,让薛瑜开始喷人前的六分确定,变成了九分。
皇帝容许她搞女学女官试验区,却不一定会推广,眼下能进一步发问,就是他心动的标志。这些数据或许说服不了全部文武,但是有了皇帝的心动,只需要有一部分人发现这里面的利益就够了。
统治者可不会站在男性大臣的角度,去考虑他们被分走了工作,多些打工人做事,内卷起来才是正确思路。在举例里,薛瑜也强调过普通百姓家里女性同样耕种做工,那顺着想就很明显了,士族家里这些接受了教育和精心培养的女孩,也该为国效力才是。
薛瑜:“妇人教养子女,但子女长大需要为国效力,其母不通读书、不通武艺、一窍不通,如何抚育教养出国家的栋梁之材?”
“另则,儿在东荆调查发现,胎儿平安降世者不到七成,其中,母体康健、受到照料的孕母居多。而东荆育幼园照料的幼童,明显比独自在家教养的幼儿聪明好学……儿以为,国家照料孕母、统一安排幼儿入学当可增加胎儿降世、栋梁之材。”
从缓和些的教养子女入手,听起来更容易让人接受。递进的生育率和幼儿学习对比,则是薛瑜瞄准的各家头痛方向。
虽然听起来有些残忍,但事实上,与女子挂钩的生育资源对大小统治者来说都相当重要,生不了孩子就没有人力,最好一胎十二宝。什么时候最晚结婚、允许寡妇再嫁、县衙带人撮合嫁娶……这都是基层官员需要负责去管的事情。
没有人造子宫之类的玩意,薛瑜扭转不了这个剥削状态,但能尽力争取女性走出家门的机会。她隐去了育幼园目前教导的只是大些的孩子,也隐去了一段时间产假和教导子女与为国做事之间的冲突,也就是女子工作后必然出现的家庭与事业抉择,不过,能看到这些的人也并不多,暂时不需要点醒他们。
她之前不想让女兵的组建留下太多自己的痕迹,以避免被套上受人扶持等不好的印象,但现在推女官们走上舞台,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就免除了这部分问题。
女兵、女官、女将,她不为她们争取,女子向上的通路就只剩下困在宅院里。她自问是做不到自己掌权,却让其他人只能看到后宅那一亩三分地的。
她的选择,也就注定了最初的这段路上,她需要为她们遮风挡雨。
当然,她也并不仅仅是理想主义。就好像齐国向外包容流民、包容逃奴,东荆允许各处参考站到位置攫取权力,希望能有机会走出来的女子,以及将站到这里的女子,都是她天然的同盟。
薛瑜只举了几个例子,皇帝沉吟起来,而刚刚有些激动的殿内慢慢平静下来,忽有声音打破了暂时的平静。
“陛下,臣以为,襄王殿下所言有理。”
薛瑜余光扫到,站出来的竟是苏合。
苏合脸上带笑,“臣本为不能日夜为陛下做事、不能尽快让我大齐傲视群雄而苦恼,女官入朝,为陛下分忧,再好不过。满朝文武不论男女,同心协力,驱逐狄罗之日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