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笙连忙推拒:“大人千万不要帮在下买下,否则在下宁愿那些荒地一直荒下去,都不会耕种的。”
知府大人哈哈大笑:“好好好,我不帮你买就是了,来,喝酒,喝酒。”
酒足饭饱,俞知府安排人把良笙送回了家。
良笙一回去就把俞知府的承诺告诉了似锦。
似锦也很高兴:“那我明天就在县城附近转一转,哪里的荒地好,买他个三千亩!”
她也宁愿买荒地而不要俞知府的馈赠,接了俞知府的馈赠,良笙和他的人情就两清了。
那还不如让俞知府欠着这个人情,对她家多份关照,这个县城就没有人敢欺负她们家了。
良笙道:“机会难得,要买就买他个五千亩土地。”
似锦笑着道:“你比我还贪。”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第二天天没亮,就下起了秋雨,似锦只能待在家里。
打发司墨去买了板栗和糯米粉以及糖桂花回来做重阳糕吃。
重阳糕做起来很简单。
将板栗煮熟,去壳,切碎,糯米粉加上糖桂花,温水调匀。
加上板栗碎后揉成粉团,用手将粉团摊开,上锅蒸熟,然后冷却,切开,装盘。
坐在房间的榻榻米上,一面品着香茗,一面吃着重阳糕,一面欣赏着秋雨,有种说不出来的宁静和岁月静好。
第130章 巡视田庄
荆州的秋雨和春雨一样,下起来就没完没了。
这场秋雨一下就下了三四天。
一场秋雨一场寒,再加上本来就已经深秋了,天气就更冷了。
在家里还好,穿夹衣就行,可出门在外得披件披风了。
似锦只有冬天的披风,还是从程家带回来的,秋天的披风一件也没有。
雨停的当天,就带着青菱给自己和良笙各买了一件成品的披风先穿着。
又拿了布料,让给她家做了帷幔的那家裁缝店给她夫妻各种两件秋天的披风。
那家裁缝店不论给她家做的帷幔,还是帐子,以及给下人们做的衣裳都不错。
似锦很满意,所以才又找他家做,还打算以后自家的衣裳全都交给他家做。
那家裁缝店的老板姓蒋,上次接了似锦家那么大的订单,赚的钱相当于小半年的收入。
似锦再来,蒋老板夫妻两个分外热情。
蒋老板看了她拿来的几块布料全都是净面的,道:“披风必须得绣花,不然穿着不好看。”问她要不要绣花。
现在似锦家已经今时不同往日,穿衣自然比以前要讲究。
似锦道:“绣花没问题,就是不知道大叔这里花绣的怎样。”
在古代分工也是很明确的,想要绣的花精致好看好看就得找绣庄。
虽然经过大半年的练习,似锦绣的花也很精致好看。
但是她只愿意绣绣帕子肚兜和鞋面,在衣服上绣花工程实在太大了。
她又不是没有绣过,感觉一条裙摆的花绣下来,她都要得颈椎了。
她做针线只是为了怡情和打发时间,而不是劳累自己。
所以能交给别人绣的花,她绝对不会自己绣,她只是担心蒋记裁缝铺没有出色的绣娘。
蒋大叔陪着笑道:“我大闺女的花就绣得很好看。”
蒋婶子立刻拿了她大闺女绣的样品给似锦看。
似锦一看果然精致好看,答应让他们家给她定做的披风上绣花。
蒋大叔一家都很高兴,绣花是要加不少工钱的。
主仆俩回到家,阿秀笑盈盈的把她为良笙做的靴子给呈了上来。
这都过去十几天了,似锦早就把这事给忘了,见阿秀这么长时间才做好一双靴子,十分无语。
虽然慢工出好活,但这也太慢了吧。
而且鞋帽店卖的高档鞋做的不比阿秀差。
所以,家里养个会针线的丫鬟似乎没多大的用处……
已经过去这么多天了,两个田庄的地应该已经犁好了。
中午吃过饭,似锦让留平去雇了一辆牛车拉着要种的种子和青菱驾着骡子车去了柳树田庄和千亩田庄。
虽然选荒地重要,但还可以等一等,播种却不能耽误,所以似锦才安排先播种。
不过今天如果有空还是看一看哪里有合适的荒地。
主仆俩先去了柳树田庄。
徐刚对似锦道:“地早就犁完了,就等着东家送种子来。”
说着把租耕牛多的钱和配好的钥匙一起交给似锦。
似锦只拿了钥匙:“钱你拿着吧,记得记账就行了,我每个月都会来查账的。”
然后告诉他,她要种油菜籽,小麦,豌豆和大白菜,生菜,每种农作物种多少亩也说得详详细细。
当徐刚听她说要在稻田里种油菜籽,惊呆了:“能在稻田里种油菜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