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员,工资是固定的,不像车间车工,干的多就拿的多。
所以,来应聘的人不多。
夏晓琴就是其中一个。
她安静、耐心,最主要是热爱书籍,她很想得到在图书室工作的机会。
所以,徐红军便录用了她。
对,另一名图书管理员的招聘工作,季雪没交给人事部,只交给了徐红军。
毕竟,将来要与他合作的,他来选拔最合适。
徐红军录用夏晓琴后,还亲自带着她去人事部那边办了转岗手续。
季雪宣布图书室启用后,还带着几个老领导,一起来图书室视察了一番。
以前的大礼堂,经过周胜利等人重新改造,空间好像变得大了许多,窗明几净的,光线极好。
一排排书架整齐排列,架上按照类别,摆满了各式书籍,书香四溢。
毛巾厂所有职工,上至季雪,下至烧锅炉的,都有工作证。
按照季雪之前的提点,徐红军也定了几条规定。
凡是进图书室者,都得出示工作证,非本厂职工是不能用的。
另外,借阅者,可以从书架上选书,留在图书室看。
之前大礼堂的桌椅,能用的基本都留了下来,整齐的摆在图书室里,与那些书架相对着。
职工们选了书,就坐到这边椅子上看,十分方便。
但是,不得喧哗吵闹。
图书室是看书的地方,要保持安静。
若是有人没空在图书室看,也可以借回家。
不过,借阅也有限定,每人每次只能借一本,防止贪多嚼不烂。
每本最多只能借一周,过期不还者,要付滞纳金的。
另外,怕借阅者不爱惜书籍,这边也有规定,书页破损等,都要追究责任,要赔偿。
这些,徐红军看管的很严,他对这间图书室很爱护,对那些由他亲自挑选而来的书籍,更是当宝贝的。
季雪一番视察下来,很满意,鼓励徐红军好好干,就带着几个老领导离开了。
之后,又去后面新厂房那边看了看。
今天,张绍晖不在,但是,工人们照例有序的工作着。
看着已经初具规模的厂房,季雪心内十分满意。
反正,过年前,这厂房一定能建好的。
来年开春,应该就能用上了。
想着毛巾厂蒸蒸日上,季雪心潮澎湃,那冬日冷冽的风吹在身上,她也不觉得冷了。
时间转眼就到了周日。
这天,季雪不上班,由于头天晚上看书看到了深夜,第二天早上就赖起了床。
躺在暖和的被窝里,她扯开被头朝外望了望,天阴的很,好像在下雨。
季雪松了口气,总算为自己偷懒没出去跑步找了个借口。
闷头,继续睡。
中间,徐红梅过来敲门,叫她起床吃早饭。
季雪哼哼唧唧说不饿,中午饭一起吃。
徐红梅对着餐桌上的几人道,“昨晚又熬夜了,准又是为厂里的事。季礼、季书,你们可得跟你们姑好好学学。你们但凡有一点这样的劲头,也不怕考不上大学。”
“知道了。”季礼季书答应的脆脆的。
以前的小姑,不好说。
可现在的小姑,那厉害的,叫人望尘莫及啊。
他俩已经暗暗将季雪当作了学习的榜样,将来那也要像姑一样,为家争光,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徐红梅留了两块饼和几个萝卜肉圆子,等季雪起来,热热就能吃。
他们吃完后,季建军和季刚一起去了师奶家。
每回下雨刮风下雪这样的天气,这爷俩总不放心老人家,总要过去瞧瞧,帮着家里归置归置,陪着说说话。
徐红梅吃完早饭,吩咐季礼季书洗碗刷锅,然后就拿着菜篮子出门了。
今天,沈灼会来家里做客吃饭。
对这孩子,徐红梅还没见过。但是,从两个儿子的嘴里,她是知道,这孩子聪明好学还懂事,对季礼季书学习上的帮助尤其大。
所以,她一定得请人家孩子吃顿好的,好好谢谢人家。
季礼季书洗好碗筷后,两人看看时间,就下了楼。
与沈灼约好的是九点钟的。
马上九点快到了,两人就拿了把雨伞,到小区门口等着。
不多时,就见沈灼骑着自行车来了。
沈灼穿着雨衣,戴着雨帽,并不好认的。
但是,季礼就是能一眼认出他。
因为,他觉得沈灼身上有一股特别的气质,就算看不见脸,那股子清冷温雅的气质也能散发出来。
“师父。”季礼先朝他招招手,大声喊着。
“季礼季书。”沈灼踩着自行车到了边上,停了下来。
季礼喜道,“走,我家就在前边。”
“好。”沈灼下了车子,推着自行车,跟他们一起朝小区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