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小财迷(375)
莫止湛见他性子与莫惠儿相投,便从中牵了线。
故而,陈康与莫惠儿二人,根本就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两情相悦,两家欢喜。
太夫人信得过陈康,也信得过陈家,这才点头把莫惠儿下嫁到陈家。
否则,哪怕莫惠儿是旁支庶女,亦是陈家高攀不上的。
“祖母说的是。”
沈扶摇听说过莫惠儿与其夫君的故事儿,心里极为有底气儿:“这夫妻之间若想永久恩爱和睦,靠的不是用一双眼睛去盯,也不是死缠着不放,更非以色侍人。
而是彼此心里都有对方,且知晓张弛有度。这一点,惠姐儿可拿捏得极好呢。”
言毕,沈扶摇又笑道:“再说了,不过是让惠姐儿回来住上三两个月罢了,又不是杜绝他们夫妻二人往来。
若姑爷念着惠姐儿,便随时来侯府瞧她。若孩子离不开母亲,也一并搬来好了。
咱们侯府有的是地儿,如果勤善房住不下,就到星辰阁去。对于惠姐儿这个小姑子,我亦是喜欢着呢。”
想着,沈扶摇又突然将话题转到了太夫人身上:“祖母,想必您也十分想念惠姐儿的那两个孩子吧?
虽是陈家的,却也是您的重孙子。咱们侯府的小公子,就只得了一个骁景。现在骁景的又病恹恹的,侯府倒冷清得很。
若能将陈家那两个小公子也一道接来,那咱们侯府可就热闹了!加上宁儿不是要生了吗?
以前老人家说,府中若有孕者临盆,多与别人的孩子亲近亲近总是好的。据说……据说这是叫招安?
府中越是热闹,生下来的孩子就越容易养活,越有福气儿呢。”
“是有这么个说法。”
太夫人见沈扶摇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就知道,这丫头是存了心思要跟大夫人刘氏对着干了。
于是,笑了笑道:“咱们这侯府啊,确实是不够热闹。如果陈家那两个小子能来,自然是极好的。”
大夫人刘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悔不当初。
一开始,她只是想给沈扶摇找点麻烦事儿。好从中看看,能不能牟点利。
可谁知到了最后,竟给自己招惹了麻烦。
柳姨娘最近几年的身子,确实不大好。
自从莫惠儿出嫁后,柳姨娘反反复复的,大病小病不断。
这其中,多多少少有点人为的意思。
否则,一个好端端的人,怎么总是得病?
并且,那身子好了又坏,坏了又好,如此折磨人啊。
第288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二)
虽说柳姨娘也不爱争宠,性子柔和。
可正是因为她那性子,长房大老爷才觉得安心。
哪怕不是三天两头去柳姨娘屋子里,也总不至于忘了她。
谁还没个心烦的时候儿呢?
作为一朵解语花,柳姨娘总是有她的手腕,能将长房大老爷抓得牢牢的。
伺候男人这活,柳姨娘干得不多。
可勤善房里但凡有点什么好的东西,总也少不得她。
每每大夫人刘氏有什么地方儿做得不妥当,长房大老爷总会说:你看看柳氏……
如此一来,大夫人刘氏的心里,难免不快活。
人的嫉妒之心啊,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而恨意这种东西,也并不是你招惹了我,我才会将其滋生。
萧姨娘那头对柳姨娘如何,大夫人刘氏说不清楚。可她自己对柳姨娘,却是没少动手脚的。
莫惠儿这丫头,虽然性子随了她生母,一样的娴静温雅。
但年轻人就是年轻人。
她的骨子里,有一股眦睚必报的劲儿。
这一点,大夫人刘氏从小便从莫惠儿身上看出来了。
所以,大夫人刘氏不愿意莫惠儿回来。
毕竟……
光是对付一个萧姨娘,她就已经够累了。
再来一个莫惠儿?
勤善房成什么了?
如此想着,大夫人刘氏终是抬眼朝庄眉宁望去。
虽没说话,但眼中的意味儿,却十分明了。
那可是莫惠儿,是我们长房的庶出!
你当真愿意让她回来,教导你女儿?
你别忘了,你女儿是嫡系嫡出!
要让一个庶女来教导,岂不是贻笑大方?
庄眉宁淡淡望向大夫人刘氏。
面对着大夫人刘氏的‘秋波’,竟说了句:“其实扶摇的建议,倒是极好的。若能让惠姐儿来教导慎姐儿,儿媳妇也能放心。
只是……惠姐儿腹中有孕,怕精力会有所不足。如若可以,不知能否劳驾太夫人,也帮着管教一二?”
言毕,又道:“如果太夫人不嫌慎姐儿闹,不如就让慎姐儿住到世安院去?一来,惠姐儿可时常去世安院走走,陪伴太夫人。
二来,有太夫人盯着,慎姐儿也许会老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