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书生郎(321)
皇帝有意提拔方俞往上走,初步定了工部侍郎一职,待到年底考评过后便可任职。其实在皇帝心中方俞的政绩已经足够坐稳工部侍郎的职位,但是毕竟年中的时候才升了一回,如今才隔几个月又升,有些说不过去,只怕朝廷有争议。
这番退后一步,功绩又摆在了面前,朝中人自是没人敢多说一句什么,毕竟修路,丰入国库之事他们未曾干出点花样来。
皇帝心情好,趁此机会便又升迁对官员做了些调动,让方俞高兴的除却自己年底能升任工部侍郎一职,自己办事得到应有的奖赏肯定外,盛甲要被调回京城了。
此次秋收丰足的地区不算多,但是云城便在其中一个,这两年盛甲在云城政绩卓越显著,又有岳丈家提携,早已经从县令往上混到了雍江府挂职,只是还在云城管理事务罢了。
如今考绩不错,朝廷缺人手,正好回来到户部做正六品主事。
方俞在京城孤军奋战了这么久,如今好友要调遣来京,他如何能不高兴,再者户部也是个好去处,管理财政的部门,可是六部中的热门部门。
他喜滋滋的听着皇帝的安排,圣旨出来以后,地方上的官员会尽快进京续职,三个月以内就要把事情办好,也就意味着他很快就能再见到盛甲。
“可有事再议,无事便可散朝。”
老皇帝安排完官员调遣后,朗声例行一问。
“陛下,如今国库可见有所丰盈,次年春便是陛下大寿,臣认为可大办一场,庆丰贺寿。”
有官员提及此事,立马便有人附和:“臣附议,陛下日理万机,大寿应当好好筹办一番,也热闹热闹。”
方俞闻声眉心微动,从喜悦中抽出身来,皇帝明年开春儿六十大寿了,按理来说这样的寿诞都会大半的,但是朝臣提出来的大办就会在大办上更加的隆重,说白了就是花钱啊。
昔年皇帝例行节俭,普通的生辰办的都比较简单,大抵都是举办个阖宫夜宴,妃子儿女宗亲聚上一聚,但是皇室之人众多,也足够摆上七八桌。而这等大寿做宴,官阶高的话也是可以参加的,四品以上的官员都能参与,如果他年底升任于侍郎,也就是三品官儿,就可以来参加宴会。
当然,说句飘忽的,依照皇帝对他的恩宠,便是自己还坐在这个五品的郎中上,皇帝也会特例让自己参加的。
言归正传,皇帝闻朝臣提议,未有立即驳下,人老了就是喜欢热闹,放眼纪朝的历代皇帝,能活到崇明帝这个岁数的已经算是高龄了,自己当然是想好好操办一场,热闹庆贺一番的。
但今下西北还在打仗,国库也是某些臣子不辞辛劳巩固回温的,这么快就大操大办,实在是有些难以同天下百姓交待。
“热闹是该热闹一番,不过也不可肆意挥霍,一切尽可能从简而办。”
方俞微微松了口气,还好皇帝还比较清醒,要是一口答应下大办,那到时候少不了又是几万两银子的开销。
“陛下体恤爱民,只是不知此次寿宴由何人主事。”
像是这样的宴享,一般都是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的,光禄寺就是专门主管宴会举办,但是这样的大宴,只靠光禄寺卿管也是不行的,一般会再选些其他部门的人主事或者协助主事,一则显得更加的郑重,二则皇家盛宴,也不会出岔子。
皇帝目光幽深,巡视了殿内立着的诸位大臣,像修路建设等苦事儿累事儿官员一般不喜去干,但是像办寿宴做庆典这样的事情就很热衷了。这样的事宜原本就是很高兴的,若是能让皇帝更加高兴一点很容易得到升迁,也很少会办的不好,因为都是有固定流程的。
如此一比较,自然是这样的事宜更加容易办,可比吃力不讨好的活儿要强的多。大家都知道的好处,自荐的话就不太好了,一般都只能等着皇帝钦点。
方俞瞄了瞄前头的一杆子大臣,那腰杆儿挺的笔直,脖子伸的老长,头颅高高扬起,满脸写着陛下看我,看我,这题我会,让我来秀一把。与之先前水患路滑时如同鹌鹑一般恨不得缩到角落去的模样截然相反。
他微微叹了口气,不愧是老油条,也这样像他这样的小年轻才会自请前去工部吃苦了。
正值他摸鱼开小差之际,一道熟悉的目光便从他的头顶扫过,方俞暗道不妙。不是吧,他都站到大殿外的高台上了,皇帝还能扫见他。
眼保健操做多了吧!
老皇帝何其精明,本想丢个香饽饽给方俞,便当是奖赏了,却是没曾想那小子竟然暗暗躲了躲。
他心中又气又好笑,想着方俞花样什儿多,应当可以把寿宴办理的很好。不过思及他着实主理的事情不少,工部忙碌,还得盯路,总也不好安排太多事情过去把人累垮了,于是便收起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