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大佬又在反套路(472)
人直接没了!
孩子要是被拐,多少还存点念想......宋旌兄得知消息,定要去掉大半条命!唉。
“大师可知是意外还是人为?”
秦衍:“蓄意为之。”幼童本无垢,正常死亡,魂魄是不会有阴煞气的,宋思源鬼窍中却缠绕着缕缕阴煞气,很明显死于凶杀。
亲人看得见摸不着,千呼万唤不理,他心中的难过无法纾解,慢慢就会积怨成疾,懵懵懂懂游荡久了,极易变得暴戾,他日终成恶鬼。
荀丘气愤道:“何人如此歹毒,竟对几岁孩童下此毒手!”
秦衍:“小孩子说不清楚,又不知生辰八字。”
荀丘叹气:“宋旌兄日日宵禁才归,大师不如到寒舍稍事休息,我吩咐人盯着,他一回即来通禀。”
他此刻真不是在跟宋家争大师,死者为大,自己至少还好好活着。
宋家全宅出动,就留有一人看家,听说今儿都开始往城郊搜寻,天不黑回不来,总不能让大师在外头干等吧。
“如此也好。”趁这空挡顺手解决掉荀家的事,到时宋家这边有荀丘引荐,要少费很多口舌。
“这位是?”荀丘不露痕迹扫量一眼大师身旁的小少年。
秦衍:“我爱徒田乐。”
在外统称爱徒,隐去“大弟子”,以免被人叽叽歪歪问个不休,甚至产生质疑。
“原来如此,幸会,幸会,田道长也请。”荀丘暗道,大师看似豆蔻年华,收的徒儿也是朝气蓬勃得紧,他现在倒不觉得大师真只有十五六岁,必定是使用了什么保养秘法。
两人见了礼,一行人齐齐朝荀宅走去。
古代商户地位历来不高,商宅规模,有严格的律法规定,富商最多允许二到三进院,即便是荀丘这样的京城大富商,抵死也只能建造三进的院子。
一柱香的功夫就到了正院。
院中香案法器摆放齐全,燃香绵长幽远。
厅中坐满高谈阔论的道人,时代赋予了他们自命不凡的底气,他们大多姿态简傲绝俗。
一名手拿罗盘,仙风道气的中年人不满道:“荀斋主匆忙露一面,便不见其人,这法事究竟做不做了?”
管家不语,只一味赔笑。
旁边一羽士搭话言:“听闻斋主另邀请了一位法术高深的大师,许是去接他了。”
“法术高深的大师?”此言一出,立即有人追问:“莫不是太清宫那位?”
那羽士大感无语:“一介商贾怎请得动太清宫的人,且还是位大师。”
太清宫是当之无愧的正一教,承蒙先帝扶植,深受现任帝王倚重。
各派道门内部皆有7个等级,分别为道童、方士、羽士、法师、大师,大师之上便是,真人,天师。
而本朝的天师之职,不光要道教认可,还需圣上亲授天师印,拥有这无上的权威,才敢称之为天师。
相当于国师。
第363章 神棍天师15
道教盛行,哪怕是名声不显赫的道派中的大师在外行走,都是被人捧上天的存在,在场的几位没一位大师级别的道人。
人类天性慕强,修道之人尤其,对高人钦慕向往,若能有幸结交,畅所欲言论道,或得其点拨一二,当真是美事一桩。
道人们心头不免火热,频频引颈张望。
在一众人望眼欲穿中,那位对他们态度平平的荀斋主,此刻面上是发自内心的笑容,殷勤地邀请一位妙龄少女迈入正院,她后头还跟着一位年纪更轻的少年。
竟是不足双十年华的年轻人?
道童嫩娃,竟敢自称大师!
好生大言不惭!
荀斋主定然是被骗了!
“大师,此处就是我与荆妻的起居院,前有踏道,您小心提步。”恭敬谨慎的态度,当真是与对待他们这些道人有云泥之别。
在厅里久等多时的道人纷纷不忿,这荀斋主莫不是教邪祟吓痴,破了胆,中邪了才信这黄口儒子,再看那位所谓的大师,两袖空空,莫说法器,连个基础款的罗盘都没有,愈发笃定,她就是个货真价实的骗子。
风气使然,民间不乏坑蒙拐骗的江湖术士,但至多诳诳蒙昧的老百姓,而且那些混子出来行骗,会装扮的比他们更像道门中人,一身捯饬得有模有样,很有职业道德。
这姑娘倒好,随便披件道袍就敢堂而皇之冒充,未免太敷衍,荀斋主好歹是精明的生意人,怎会甘愿吃这诈?
在场众人交换眼神,坐在上首的虚无道长徐徐开口:“不知荀斋主请来的这位小友师承何人,出自哪门哪派?斋主应当清楚,做法事一道最忌不懂装懂瞎搞一通,最后还得我们这些人为你收拾烂摊子,届时酬金可就不一样了,还请斋主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