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新婚:糙汉老公宠妻入骨(437)
这样,既解决了农场的销售问题,又给计经局增加了一项业务,自己也凭借着这一业务赚的盆满钵满。
完美实现三赢。
新盛农场凭借这条销路,彻底打开局面,不但自家农场发展的红火,还兼并了附近多家已经衰败的农场。
到八四年时,马小璇已经身家百万,个人资产在申城能排到前十。
她也由最初的单打独斗,逐渐发展到十七个人的工作团队。
这十七个人,多数成为她创业初期的元老。
第316章
与计经局的交锋
马小璇的成功,是所有人没有预料到的。
尤其是她所在的单位计经局,更没料到这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小女子,会如此的精明圆滑,居然能靠着计经局的便利,赚到了百万身家。
所以一个个懊悔不迭,早知道这项业务利润这么大,当初就该自己来担任这个特派员。
马小璇的成功,引起了计经局上下的妒忌与针对。
也有人提出想分一杯羹,还威胁她,如果不配合的话,就要撤销她的职位,把她调回来,断了她赚钱的路。
但是,谁能占到马小璇的便宜?
马小璇知道自己羽翼已丰。换句话说,就是她翅膀硬了,不必再留下来受计经局的气,已经到了离开的时候了,所以她毫不犹豫地选择辞职。
辞职后,凭着她这些年积累的人脉关系,自立门户,在特-区成立一家贸易公司。
并且,她很狡猾地带走了之前自己辛苦开辟出的销售路线,就是从东北农场往南方运送大豆玉米的销售渠道。
不仅如此,还顺便带走了团队所有人,把每个人的工资提高到原来的六倍。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团队的小伙伴们被高薪工资吸引,自然心甘情愿地跟着马小璇走。
他们看出来了,马小璇野心勃勃,头脑聪明,跟着她发展,肯定比待在死气沉沉的计经局更有前途。
马小璇把人和大豆玉米的销售路线带走了以后,计经局的人大动肝火。
她这一招,又狠又绝,可以说把计经局在特-区这些年的根基全挖走了。
虽然这个根基,是马小璇一手创立出来的,但计经局的人以为,这都是背靠计经局的功劳。
没有计经局,她一个没有背景的人,能翻出什么浪花?
计经局的人咽不下这口气,决定给她捣乱。
捣乱的办法又原始又笨拙。
她不是把从东北农场的销售路线带走了吗,那就破坏这条路线,通过各种手段给航运公司施加压力,让航运公司不再帮她运输。
在计经局的压力下,航运公司妥协了,不再帮马小璇运送玉米大豆。
计经局又让其他运输公司联合起来这么干,一起抵制马小璇,就是要逼着马小璇把这条销售路线让出来。
这条路线,绝对是一只下金蛋的母鸡,而且是无可替代的母鸡。
因为没有哪个农场有那么大的产能,能源源不断提供数量巨大的大豆玉米,只有新盛农场有这个实力。
所以必须把这条销售路线抢到手。
他们就不信胳膊能拧得过大腿,马小璇一个没有背景的人,能有多大能耐?
但他们还是低估了马小璇的手段和韧性。
面对这次危机,马小璇没有被吓到。
她先稳住了新盛农场那边,让农场把大豆玉米压一段时间,她想办法解决运输问题。
她瞄准了一家即将破产的航运公司,这家公司面临破产或改制两条路。
破产的话,似乎不太可能,因为公司还有不少工人。
如果破产,这些工人就彻底断了生计,直接下岗,到时候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只有改制这条路可以走。
马小璇通过中间人,打进了这家公司的领导层,跟领导层商量,如果改制的话,她愿意购买百分之三十的社会股,而且会为公司提供一条航运路线。
航运公司的领导们已经走投无路,马小璇的出现,就像突然递过来一根救命的绳子。
没想到他们公司都惨成这样了,居然还有人愿意往他们公司投钱,所以决定死马当成活马医,接受马小璇入股。
在马小璇的指导下,濒临破产的航运公司很快完成资产清算,顺利改制,由原先的国营公司,转变成股份有限公司。
马小璇持股百分之三十,是最大的股东。
其他股份,都卖给了公司领导与工人。
身为股东,马小璇有决策权。
她当即申请开辟了一条由东北到南方的航线,继续把新盛农场的大豆玉米运到南方。
等计经局发现时,这条航线已经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来回走了好几趟。
此时计经局的人再想通过施加压力,让这家航运公司放弃这条路线,已经不可能了,因为这家公司的老板就是马小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