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与更番纵,全没些儿缝,这回风味忒颠狂
作者已经没了,太难了!!!!
作者有话要说:
聪明人都知道在哪儿
正文乆拾光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后面可能还有1章番外
第101章
乾元七年, 帝后大婚,普天同庆。
自七日之后,萧行衍与苏瑾在清和宫呆够了七日, 萧行衍便以凤仪宫尚未建成, 将苏瑾留在了已经重新修建完成的昭阳殿之中。
而自此之后,一直到苏瑾和萧行衍百年之后, 原本属于皇后寝殿的凤仪宫都没有建成过。
乾元帝更是对皇后宠爱至深, 夫妻二人从未红过眼,拌过一句嘴。
后世流传下来的野史曾写到,乾元帝英勇一世, 曾经统一七国,征战天下, 更是开创了乾元盛世, 其在位期间海晏河清, 四海生平,乾元朝的不论是版图, 还是人民生活水平,开放程度,以及国家富强程度都是前后千年绝无仅有的盛世。
只可惜,乾元帝如此英明的一个男人,竟然惧内。
怕老婆怕到后宫之后再也没有一个妃子,甚至是伺候的宫女也不曾有过,甚至在昭阳殿之中也是太监巨多, 所有宫女和女官都是伺候皇后的, 乾元帝自己身边的全是太监。
野史感叹, 不管是多么英明圣武的伟人,在他的功绩背后总有一些无法抹去的小污点。
可后世百姓却从来不这么觉得。
无数女子将皇后苏瑾作为榜样, 甚至于倾慕乾元帝和皇后苏瑾之间的爱情故事,认为女子追求的爱人应该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因而乾元帝在位期间,一夫一妻甚为流行。
自然,这其中也有当时的皇后苏瑾兴办女学,提倡女子读书,女子亦可在相夫教子之外有自己的作为。
使得女子的思想解放。
而对此,乾元帝也十分赞同皇后苏瑾的做法。
于乾元十二年,乾元帝改年号为天圣元年,封皇后苏瑾为天后,许其帝后平起平坐,令天后与帝同朝听政议事。
自此之后,女子亦可入朝为官。
一些可官位也对女子开放,甚至科举考试也准许女子参加。
甚至还有女子习武,在战场之上一度出现数位名震天下的女将军,皆以兵法诡谲,出其不意闻名于世。
帝后同殿议事四十七年,从未因有政见不同而吵过架。
而天后亦为乾元帝生下二子一女。
自天后苏瑾圣驾登仙之后,乾元帝萧行衍甚是悲痛,与昭阳殿抱着天后尸身痛苦三日。
第四日,朝华公主闯入昭阳殿中,却发现乾元帝已经躺在龙榻之上,抱着天后尸身没有了呼吸。
帝后双双离世,朝局一时间风起云涌。
更叫人吃惊的是,乾元帝竟然留下圣旨,让自己最小的女儿朝花公主登上帝位,令两个皇子辅佐妹妹。
这是自古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即便是先帝遗诏,朝中仍旧是有不少大臣对此觉得荒唐,甚至是暗地里连同两位皇子手下的心腹,想要推两位皇子其中的一位上位。
谁也没有想到。
这时候最先站出来表示支持的,却是早已经告老还乡的云永清。
云相赫然入宫,表示对于皇太女的支持。
紧接着表示两位皇子。
他们像是早就知道了乾元帝的安排一般,站出来表示一定会辅佐妹妹尽心尽力。
与此同时,一向来柔弱的朝华公主却也是显露出了她的凌厉和爪牙。
刚刚登基便肃清了一部分不服自己,心有旁骛的大臣。
而后颁布几道政令,皆是有益于天下百姓。
渐渐的,所有大臣都发现,这位女皇陛下竟然是三个孩子之中性格脾气甚至于手段最像乾元帝的那个。
之后一生,女皇陛下都没有迎娶皇夫,而是将自己的一生一世都投入了社稷之中。
女皇也如同她父皇所料想的那样,非但守住了江上,甚至又将国土拓宽了五分之一,留下了铁血女皇之名。
而女皇死后,则是将自己的皇位留给了她大哥的第三子。
苏瑾在那个世界和萧行衍过了一辈子。
她没想到,先死去的那个人竟然会是自己。
那场重病最终没能痊愈,系统告诉她,她的时间已经到了。
而那天晚上,萧行衍似乎也感受到了她的时间到了尽头,屏退了所有人,只留下他们两人静静相拥。
萧行衍一直一直在和苏瑾说话。
似乎试图用这种方法迷惑时间,能够将她留下更久一些。
可是,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的,无论怎么躲都是躲不掉的。
最后的最后。
在苏瑾的时间倒数的最后一分钟里。
萧行衍深深地望着苏瑾,低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