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末圆满人生(122)
学姐哈哈地看着老师痛心疾首的样儿,下了结论,“都是好吃惹得祸!”
“就是,需求决定供给,要是没人买,也就不会有这种投机取巧的小贩了!”
老师吸了一口气,“嗨!老师教你读书,是读了好来挤兑我们的?”
“老师,我们这叫活学活用!”
“举一反三!哈哈哈哈……”
--
作者有话要说:
打个补丁:
上章的充话费骗局(我自个儿是一六年遇见的,网上百度是一二年就有记录了。)
文中大概往前提了几年,以便对应女主年纪小。其他的不影响~
第066章
这次的作文大赛陈芳圆只拿了个参与奖,回了班级后,老师和同学们纷纷安慰开解她,陈芳圆也想的比较开,没觉得多大点事儿。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是真的,出了东阳镇,陈芳圆才发现自己是几斤几两,与其他人相比自己也就那个水平,所以也不觉得多失落。
相反,这一趟出行对陈芳圆来说,还是有意义的。除了去市里走了一遭长了见识,另外一点儿就是碰见了胡胥文。
虽然现在两个人还不认识,但陈芳圆心里头还是有些唏嘘,想起来当时从水果店阿姨口中听说他父母意外逝世的事儿,只是听了一嘴,也没追问是哪一年的事儿,也不知道他现在情况怎么样。
不过看他在街上摆摊来看,应该过得也不是很好……
陈芳圆突然冒出来一个念头:胡胥文脑子转的快,有很多主意,而且能说会道,脸皮还厚,说直白点儿就是个销售界的鬼才,如果把他找来一起合伙卖自家的香菇,那不就不愁销了?
不过想归想,还是有点不实际。
一来现在两个人也不认识,就匆匆见了一面,陈芳圆也无从联系,对方也未必答应。
二来,就从那天见面的场景来看,陈芳圆感觉对方的反应有点过激,仅仅是叫了他的名字,立马就炸毛像是换了个人,也不知道是遇上了什么事儿。
所以,这个想法也只是在陈芳圆脑子里冒了个头就搁置了。
托胡胥文的福,陈芳圆也受到了一点儿启发。车站人流量大的地方有那么多卖零食小吃工艺品的小摊贩,她们的香菇为什么不能去?
仔细想想,就连菜市场都会划一块自产自销区。没了中间商赚差价,东西便宜是一方面,还能保证是纯天然!
之前陈芳圆和她爸说的是自个儿做香菇贩子,不受香菇贩子的压价。想法是没错,但眼光不够远。
她爸收了香菇,最终还是要往干货站卖。那何不让她爸自己办个干货收购站?
干货收购站的干货最终还是被更大的收购商收走,这中间还是有层层的差价。既然无论如何都要被人转手倒卖,何不自己直接找销路?
她们现在不是顺藤摸瓜,反过来,应该是顺瓜找藤根。
农户种出来的香菇,最终的归宿都是送到餐桌上,也就分了自吃和饭店两种。自吃的购买途径是菜市场和超市,饭店那种也是,不过多数会有固定的供应来源。
这么一分析,陈芳圆发现他们的机会其实是很多的。不用只把目光局限在东阳镇上的这一个小小的干货站,他们也可以直接去县里或者市里,只要质量有保障,产量能跟上,也就不愁销路。
陈芳圆放假回家后把这主意给她爸说了,她爸和胡艾梅都觉得有道理。若是想把香菇当一个长久挣钱的事儿,确实要考虑长远,光她爸当香菇贩子,也挣不了多少。
不过唯一的问题是人手不够,或者说时间不够。
她们家现在已经扩大了种植规模,平时管理袋料还好,一旦到香菇生长起来,光陈忠文和胡艾梅两个人根本忙不过来。稍微空闲点儿陈忠文还得去四处跑收香菇,至于陈芳圆提到的在县里租个门面当干货站,是没人去照顾留意的。
就不提和饭店超市联系,另找销路的事儿了。
“我有个主意!”陈芳圆思量一会儿开口,“爸,如果咱们决定走香菇这条路,不如干脆直接往大点做,弄个香菇种植基地,忙得时候可以雇点人来帮忙,也不用全年都在,就像是种地,还分个农忙和农闲。”
“这样你也有时间去准备干货站的事儿,等渠道稳定下来,也不愁卖了。与其现在这样,一棚几千袋的种着,人都在这儿耗着,时间也过了,产量也没跟上,小打小闹似的。”
陈忠文点点头,“你说的对,不过这种植量也不能一下子就突飞猛涨,总得先试试水。而且你说的销路,我和你姨也想过,我们确实要试着拓一下,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到时候很容易被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