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记事(444)

这两个孩子,只有一个是李槐的,另一个可是蝉娘之前那个卖了她的丈夫的孩子啊!

曹氏变得这样大方,老李家全家人,都表示极度不适应。

庞家的产业和财富都被楚军给接收了。

勾结蛮族的男丁被斩首,女眷和未成年的孩童被发卖为奴。

庞家老太太受不住这份打击,在楚军上门抄家的时候,直接一口气没上来,就过去了。

庞太太的娘家人把她赎买了回去,李景福和乔细妹,把李云珠赎买了回去。

但李云珠的两个儿子,却被别人给买走了。事后李家人仔细一打听,发现是被潘家人给买走了……那他们的命运,自然可想而知。

老太太乔细妹实在是心疼李云珠,背着全家人,求到了潘家门上,但却被潘家人毫不留情地拒绝了:

“老太太,我们能不迁怒李家,不迁怒你这孙女,已经是看在于老爷的面子上了!

庞家人害我满门,但凡是姓庞的,我们定然是一个也不能放过的!”

话说到这份上,老太太乔细妹也死了心,回去后花了更多时间陪着李云珠,只盼望能让这孩子多少想开些。

至于说李云珠的奴籍,老太太倒是不十分担心的。

她知道于青梅和楚明泽的婚约。

而于青梅既然嫁的这样好,李云心若是求到她头上去,让她赦免了李云珠的奴籍,想必也不会很难。

只是,这事儿得等风头过去再做。

眼下那些遭过庞家祸害的人家,一个个都在气头上,众怒难犯哪!

……

时光荏苒,忽忽如白驹过隙。

转眼间,李云心已经十六岁了。

她已经基本适应了在大楚朝的生活。

如果不是金手指还时不常地跑出来,秀一下存在感,她几乎都要忘记了,自己是个来自异世界的穿越客。

开国皇帝楚轩的侄儿媳妇儿于青梅,是李云心的铁磁闺蜜。

俩人还一直合伙做生意、开铺子。

单单是只在李云心自己名下的产业,就有罐头厂、卫生巾厂、饲料厂,特殊动力小型机械厂……这几棵日进斗金的摇钱树。

除此之外,李云心还跟于青梅合伙做了制糖厂,和贺长安合伙做了药材行,和程周合伙开了兵器厂……

最后这个其实有点犯忌讳,好在程周不知到底立下了什么功劳,竟然得了楚轩亲自背书。当然,李云心也没敢搞太过划时代的,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些适度的改良而已。

天长日久,李云心自然而然地成了整个大楚朝乃至周边国家都知道的著名女富豪。

李云心一母同胞的哥哥李希贤,已经成了大楚朝最年轻的进士。

虽然李希贤没考中状元榜眼探花,只是二甲进士出身,但这个成绩,也已经远远超过全家人的预期了。

大楚朝有沈赢这样的女战神,有李云心这样的女富豪,有于青梅这样的女校长,女人的生活环境,也随之宽松了许多。

没错,李云心一直惦记着的女校,终于办起来了。

不过跟她之前的设想,还是有些出入。

女校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

初级班是最基础的,只教基础的识字和算数两门课。算数除了珠算,也教口算、心算、笔算。

中级班还教授其它技能课,比如种田、草药、绣花,厨艺等等。

高级班教授的技能更高端一些,也更难毕业,往往需要比较长期的投入。比如医术,就是高级班的课程之一。

老两口儿都还活着,身子骨儿也还算硬朗。

老爷子李景福还在坚持干农活儿,老太太乔细妹也一直忙活着家里家外的事儿。原本老两口儿都是闲不住的勤快人,人老了,怕遭子女嫌弃,就更不愿意闲下来。

李槐和李希文安心在家务农了,不过他们对李烨寄予了厚望,希望将来李烨能把科举这条路走通。

在大房的父子俩看来,毕竟李希贤这半路出家的、都中了进士,李烨这从小就早早开蒙、打好了坚实基础的,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李云珠在得了赦免,去了奴籍之后,又嫁了一次。

老太太心疼她,不舍得李云珠远嫁。但镇上的许多人家,都跟庞家有或深或浅的仇,对李云珠的感情,就比较复杂。

最后,还是李云柔拜托了蔡家老太太帮忙牵线搭桥,给李云珠说了一户不显山不露水,但家境殷实的中等人家。

李云心一直没有嫁人。

为了躲避被逼婚的命运,甚至跑到京都置了产业。

不过事实证明,逃避是没有用的。

连一直奔波忙碌、陪着李云心做了好久单身狗的程周和贺长安,都已经娶妻生子了,李云心还是不紧不慢,对自己的婚事一丁点儿也不上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