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槐两口子半个不字都没吐,这事儿啊,看来有个七八分准了。”
庞老爷闻言哈哈大笑,暂且放下了报复李家人的念头。
庞家的小少爷庞耀祖,昨个儿醒过来了一回。醒来的时候,意识也不大清醒,嘴里一直叫着“珠姐儿,珠姐儿”。只没叫几声儿,就又昏死过去了。
一开始,庞老爷还以为小少爷叫得是春眠楼的花魁一斛珠。
但后来想想,庞耀祖出事儿的那个点儿,一斛珠正在春眠楼里补觉呢。这庞耀祖嘴里的名字,跟一斛珠怕是扯不上什么关系。
那,就只能是李家的大娘子李云珠了。
庞老爷在庞耀祖出事儿之后,查凶手的时候,就已经把李家查了个底儿掉。
因此,庞老爷知道,李槐在镇上的粮铺子里做账房。
也知道,李家有两个孙子,都在行知书院读书。且李家四房的李希贤,在行知书院,深受山长顾先生和业师丁先生的喜爱。
而且,四房这一家子,似乎有几个孩子都很得于家小娘子的欢心,尤其那个六丫头李云心,几乎成了于家二娘子的跟班,两人隔三差五就会聚在一块儿,不知鼓捣些什么东西。
因此,庞老爷觉得,这个李家的大娘子,抬进家里来给耀祖做妾,也不算辱没了自家孩子。
但他却从来没想过,李家人竟然会不同意。
……
李槐跟粮铺那边告了假,雇了辆马车,将刚买的高粱米和白面各拿出来一半儿,装到车上,带着曹氏是一块儿回了靠山屯儿老李家。
他心里是非常矛盾的。
若是让珠姐儿跟庞家结亲,怕是爹娘都不会乐意。
但若是不让珠姐儿跟庞家结亲,珠姐儿现在这样子,她的前程,几乎就是死路一条了。
可是,即便是正经做亲,爹娘都不能乐意,更何况还是要纳妾?
做妾可是要签卖身契的……
李槐怀着这样不安的心情,到了老宅。
就见乔细妹正带着李希义,在晾晒做豆腐用的包布。
这做豆腐的包布得天天清洗,还得及时在阳光下晒干。
不然做出来的豆腐味道不对,砸了牌子事小,把客人吃出毛病来事大。
李槐费劲巴力地把粮食卸车,李希义连忙上前帮手,乔细妹的态度,却有些冷淡。
自打李云珠出了事儿,李槐两口子和乔细妹的关系就有些紧张。
李槐明显是带着粮食,来赔礼道歉来了,只是乔细妹还是不想那么快就原谅他。
李槐沉默着卸完了粮食,给车夫付了车费和赏钱,就一瘸一拐地跟在乔细妹身后,径直掀了帘子进了屋。
乔细妹听到李槐一瘸一拐的脚步声,心下不忍,却依然不乐意搭理他。
李槐沉默了一阵子,到底还是硬着头皮,把花媒婆提亲的事儿,结结巴巴地跟乔细妹说了。
乔细妹等他期期艾艾地说完,拧过半截身子,瞅着李槐,瞅得他忍不住低下头去,方才叹了一声:
“槐哥儿,你怎地变成了这样?”
第161章 跪门
“我怎么了我?”
李槐装了半天孙子,发现乔细妹竟然没有像往常一样,只要他一表现出愧疚、表现出知错,就原谅了自己,顿时觉得装不下去了。
他直着脖子,对乔细妹嚷嚷起来:
“我怎么了我?”
“珠姐儿出事儿,我这个当爹的难道不难受吗?
可是那庞家小少爷,已经把生米煮成了熟饭,不把珠姐儿嫁给他,那珠姐儿还能嫁给谁?
就算有那小门小户的光棍穷汉愿意娶了珠姐儿,就一定能对珠姐儿好吗?
到时候日子过得也穷,人心里也郁闷,珠姐儿的嫁妆花完了,说不定就被人磋磨死了!
娘家人再怎么帮衬,难道还能管她一辈子吗?”
“槐哥儿,你想得可真周到啊……
那你为啥不想想,你这样做,珠姐儿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儿?
你要把珠姐儿嫁给那样一个畜生,你怎么也不想一想,珠姐儿她心里,得有多伤心?多难过?她心里不会害怕吗?”
乔细妹说着说着,就哽咽地说不下去了。
她很少流眼泪,很少哭出声儿。
眼泪有什么用?
哭喊有什么用?
这一回,她却忍不住了,心里的伤心、失望和酸涩,都让她控制不住自己的声音和泪水。
珠姐儿这孩子,从小就聪明伶俐,长得又好,又跟着她爹学了书,会写字,会打算盘,比多少人家的爷们儿都强!
就凭珠姐儿这模样、这本事,不说去给官宦人家子弟做当家主母,起码要支撑起来一个薄有田地的手艺人家,或者做一个小生意人的正头娘子,都是绰绰有余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