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确实相当僻静。
等到东西都运进了院子,搬进了库房,李云心泰然自若地给李梅结算了银子,李梅才真正相信了李云心的说辞。
李梅个性十分好强,在乔细妹面前尤其不愿意说自己的难处。
她为了给乔细妹面子,虽然不信李云心能给她拉来活儿,却已经决定吃下这个哑巴亏,宁肯自己偷偷拿私房钱,把这里头的亏空担下来了!
万万没想到,李云心说的竟然是真的!这丫头竟是真的长本事了!
毕竟,别的可以不真,这银子总不会是假的!
就老四李榆和老四媳妇儿冯氏那德性,李梅才不信他们两口子会舍得拿出五两银子给心姐儿,随便让这孩子买些坛子酱缸来玩儿呢。
心里的大石头一落地,李梅顿时眉花眼笑,看李云心也是越看越爱,豪气顿生,从袖口里掏出来一个荷包递给了李云心:
“好孩子,难为你遇事儿惦记着老姑,拿去买糖吃吧!”
李云心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还能挣到自己的回扣,笑眯眯地收下了:
“谢谢老姑,下回要是有这好事儿,我还找你。”
这话一说,更是让李梅笑得合不拢嘴。姑父也一直憨憨地笑着,看着李梅的笑容,挪不开眼。
看来这两口子的小日子,过得还挺琴瑟和谐。
李梅两口子再三谢过了李云心,赶着空车走了。
李云心进了院子,把院门儿从里面别上,一头钻进了屋子里,按计划鼓捣起她的那些设备和工具来。
……
两个时辰之后,李云心揉着酸酸痛痛的手臂,看着自己劳作了足足四小时的成果。
之前那满满一锅的甜菜疙瘩,此时已经成了小半锅甜菜渣,和两小罐白砂糖,两小罐糖蜜。
自己的记忆没有出错,每一个工艺步骤,都是正确的。
做出来的成品,品相和口感,也都相当不错。
心头百感交集。
首先就是满满的成就感!
她竟然真的做出来了!用甜菜疙瘩制糖,从最初的异想天开,已经变成了现实!
她既不会造玻璃也不会造火药,但她会熬糖了!
哈哈哈哈!
李云心的笑声太大,也太狂放,这笑声一响起来,顿时惊飞了好多只栖息在附近树上的麻雀。
大笑一场之后,就是惆怅了。
只是,一来这出糖率太低了,远远比不上后世的工业流水线。
二来,这劳动效率,也实在是累死人不偿命啊!
三来,锅里剩下那么多甜菜渣,要怎么处理,也是个大问题。
再者说,糖蜜其实应该也可以转化成砂糖的,但她一时想不起来怎么弄了。
不过,总的来说,都是好消息!
算算成本,只要产量上去了,这买卖做得!
第122章 惊喜
李云心的脸蛋热热的,她跑到院子里吹了吹风,等到脸上的温度降了下来,就又回了灶间。
她把大灶底下的柴拿出来,用灶灰将火压灭,然后把灶坑门关上,锅盖盖上。
紧接着又拿了个带提梁的大食盒,把四个装成品砂糖和糖蜜的小罐子,稳稳当当地塞进食盒里头放好,把食盒拎在手上。
施施然地锁了屋门、仓房门、院子门,拎着食盒就往外走。
嘴里还哼着欢快的小曲儿。
如果凑得足够近,就能听到她在低声哼唱的是:“咱们老百姓呀,今儿个真高兴……”
走到于家庄子门口的时候,李云心已经累得全身酸软,都快不会动弹了。
足足走了半个多时辰的路呀!感觉鞋底子都快磨破了!
庄子大门口附近的空地上,停了两架马车。
一架装饰得极其华丽,一看就是那种富贵人家太太用的。
另外一架马车却是用了低调的青色帷幕,外观也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不过车身宽大,拉车的马也很不错。
李云心站住歇歇脚,顺便好奇地看了两眼,等歇过一口气,她就敲了敲角门,进了于家庄子。
于青梅见李云心来了,十分开心:
“我这正无聊呢,可巧你就来了。
对了,昨个儿我让人送去的风筝,你看着可还喜欢?”
“喜欢!那么大一个蜈蚣风筝,把两个小的给乐得呀,都找不着眼睛了。”
李云舒和李希杰自打见了那个硕大的蜈蚣风筝,就喜得见牙不见眼。
连吃饭都不舍得上桌,非得要端着碗筷,守着那风筝吃。
“哈哈……”
于青梅听李云心说得有趣,忍不住开心地大笑起来,笑过一阵,方才去看李云心手上的食盒:
“这又是柔姐儿做的?”
自打上回李云心把柔姐儿做的鞋子送给了于青梅,于青梅又表示自己很喜欢之后,李云柔像上瘾了一般,隔三差五就要做些小东西,让李云心颠颠儿地跑一趟,给于青梅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