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福感慨地说道:
“细妹,你说得对,俺都听你的!”
乔细妹笑意盈盈地看着李景福,浑然忘了屋里还有个李云心:
“咱们也不能太张扬了。
亲戚朋友之类的,倒是可以告诉一声儿,给他们提个醒儿。
但千万不能透露咱们的情况,更不能让人知道咱们手头有钱,也不能让人知道咱们囤了多少粮。就连家里这些人,最好都别叫他们知道。
对了,咱家那个旧地窖,还能用不?”
李云心:……
“我这么大一个人站在这儿,您老都看不见吗?”
不过这话,她只敢在心里嘀咕一下,可不敢真说出来。
其实老太太忘了她最好,省得她为了知道点消息,还得苦练听墙根儿的技术。
李景福也跟没看见李云心似的,对着乔细妹一脸的情意绵绵:
“成,我都听你的。咱那个旧地窖封上了,但只要把上面的盖板拆了就能用。”
乔细妹摇摇头:
“这样还是不太保险。最好能有个比那旧地窖更隐秘的地方存粮食。而且还得防着耗子。唉,过两天跟梅姐儿的婆家,订做几口大缸吧!”
俩人说得热火朝天,三言两语,就敲定了买粮食的策略。
看起来,老两口短时间内,是不会想起来自己在这儿了……
李云心不知这会儿,自己该做个什么表情。
算了,还是别在这扰人清净了。
李云心把水瓢轻轻地放在桌子上,转过身,踮起脚尖,打算静悄悄地撤离。
“心姐儿,你干啥去?”
撤离失败。
李云心忍不住在心底疯狂吐槽:
“这会儿怎么又能看到我了?您二老这是青蛙的视觉吧?”
李云心转回来,对着老两口儿不好意思地笑笑:“我这不是不想打扰您二老说话嘛……”
乔细妹指了指那面盆:
“把这个拿到大厨房去,盖上块湿布,把它放到碗架子第一格儿。回头我给你们下面条吃。”
“好嘞!”
李云心开开心心地应了一声儿,抱着面盆,果断撤离。
刚走出没几步,李云心突然想起来之前在她脑海中闪过的念头是什么了!
育苗!
不过,育苗的过程也不简单。
好像要建大棚,还得用到一种叫做育苗基质的东西。
在育苗基质上面种了种子,可以提前培育出根系很发达、整体很强壮的幼苗,然后再种到地里去……
可惜,不论是塑料大棚、还是育苗基质,这年头儿都整不出来啊。
不过,这里头的道理,应该是相通的。
大棚主要是用来控制温度和光照的。
没有大棚,应该也可以像阳台种花种菜那样,拿个木头箱子之类的容器,装上泥土,在烧了火炕、有一定温度保障的室内进行。
没有育苗基质,这个可以自己琢磨着试试,用些泥土,配上点肥料,再抓几条蚯蚓放里面,大概也就差不多了。
虽然比不了上辈子那些专业的,也值得小规模试一试。
即使不成功,也不过就是搭上几碗种子而已。
怎么也比直接把种子种进地里去,等着它们慢慢发芽,要更有优势吧!
万一要是成了,不就能解决补种太迟,误了农时的问题了?
李云心想得很是乐观。其实这也不能怪她。
毕竟在上辈子,她只是个外贸公司的小白领。
大学学习的专业和毕业后的工作,都跟农业生产扯不上什么关系。
所以对这方面,她只是模模糊糊地有个印象。
细究起来,就说不清了。
毕竟她那点儿有限的农业知识,基本上都是来自于电视节目、穿越小说,网上的讨论帖之类的。多半都是一时兴起、走马观花。碰上了就看一眼,看过了也没往心里去。
嗨!人生难买早知道!早知道自己会穿越成一个农村小丫头,咋地也得先看看怎么种地呀!
第102章 宝贝
说干就干。
李云心综合评估了一下,发现自己有做实验的实力。
家里有炕、有柴火垛、有空地方、有破旧的柳条筐子、有田土、有种子。
最关键的是,她手上有钱。
如果家里的种子不让她用,她也可以自己买一些回来。
如果她的想法能实现,那就可以跟爷爷奶奶说,用到自家地里。
甚至还可以推广一下,让整个靠山屯都能受益。
如果效果好,那么下一回,这种法子也会被推广到祥云镇上,甚至县城、府城,乃至整个渤海郡吧!
李云心雄心勃勃,小脸儿放光,兴冲冲地按照老太太的要求把面盆放好了,就去忙活自己的计划了。
第二天,雪粒子和雹子都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