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市,部队番号是秘密,肯定不能告诉你。”其实是她也不知道。
珍珍现在关心的是房子问题,“言归正传,四百块可以吗?”
本来是不可以,可一想到她是光荣的军嫂,张胜利话到嘴边就变了,“行!”
是这样的,他今年刚二十三岁,一直以来最大的愿望就是当兵,可他因为心脏有点先天毛病,验兵没验上,一直郁闷到现在。当不了真正的军人那拥军优属是谁也挡不住的,四百就四百,反正二姨生前都说了房子卖掉他和表哥一人一半,大不了少的钱从他那一半里扣。
一瞬间,珍珍看这房子就不那么碍眼了,已如囊中之物。
但因为手套没卖出去一双,身上又没钱,双方只能约定,缓她半个月,如果到期拿不出钱就自动退出,让他们爱卖谁卖谁。
“小姨,半个月时间上哪儿弄四百块来啊?”赶美愁成个小苦瓜脸,他们家还欠小姨一千多块呢,他们已经很努力的做毽子和手套了,可还是杯水车薪。但进口药的好处就是,哥哥现在已经基本不喘了,要是喘起来,压着喷雾喷上几口,他就舒服啦!
小赶美第一次意识到,有钱真好。有钱能让哥哥健健康康的,下学期就能复学啦!
有钱还能给小姨买她喜欢房子!
珍珍也不知道上哪儿搞这么多钱,但她天性乐观:“没事,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林赶美:“……”
第二天,雪终于停了,俩人又照着张胜利说的,去了趟市里,城南大垃圾场。那可是个了不得的地方,场地宽敞,旁边就是铁路,火车一经过,大包小包往下扔,真正走南闯北的倒爷们就来了。
珍珍还没来得及看清来了多少人,袖子就被人拉住:“手套多钱一双?”
原来,她顾着看稀奇,身边已经围了好几个中年妇女,赶美却没闲着,叭叭叭给她们展示了一圈鸡毛手套的妙用,“小姨,怎么卖?”
来的路上,她们商量好是三角钱一双,可现在有这么多人围着,珍珍忽然脑袋一抽,“五角。”
话刚出口就后悔了,她不是坐地起价的人,而是脑袋抽风,刚要补救说错话的时候,一群妇女立马“哎哟”一声,“给我来四双!”
???
“这么厚的手套,真暖和啊,我昨儿在百货商店看到的薄薄一双也得八角。”
“就是,这年头除了工资不涨,啥都在涨价。”这已经是1974年的一月底了,闹.革.命的人没那么多了,老百姓们更关注的是吃饱穿暖问题。
一交流,妇女们各自扒拉几双搂进怀里,生怕这俩小姑娘反悔似的。
这几天雪下得大,出门买个菜上个班冷得人抖抖索索,尤其是骑自行车的男人们,双手冻得又红又肿,妇女们给男人和孩子置办东西可不含糊,一下子就卖出去十二双。
别说赶美迷糊,就是珍珍也反应不过来,就这样就把坐地起价啦?三角一双还觉着太贵了不敢开口,这居然……得嘞,下一拨生意又来了。
只能说她们今天运气是真好,这几天正是横西市最冷的时节,恰巧倒爷们卖的手套都比较薄,全靠同行衬托,她们的鸡毛手套供不应求,不用一个小时五十双手套全卖光。
俩人一商量,赶紧往满月生产队跑,“妈,我爸还没去搬砖吧?”
“还没呢,你们咋回这么早?”
“哎呀别问这么多,赶紧的,今晚咱们熬个通宵,让我爸别去了。”赶美咕唧咕唧灌下一碗温开水,“手套全卖光了,趁着天冷,咱把所有手套都填满,明儿全卖掉。”
林丰收一愣,“你们不刚带去五十双,全卖光了?”
“对呀。”
丰收大姐咂吧咂吧嘴,“城里人可真傻,不就几根鸡毛填的嘛,三角钱一双也舍得,真是……”
“五角。”
“啥?”丰收大姐差点一个踉跄摔地上,幸好超英扶了她一把。
等再次确认她们真把手套卖到五角钱一双,她可就精神咯,别说熬一个通宵,就是熬三个八个的她也能!要填手套可太容易啦,她闭着眼睛都能做出来,而且随着手艺的娴熟,她做的也越来越好看,一点儿也没有修修补补的痕迹。
得嘞,看大家都这么努力,珍珍也就放心了。她还得专心想四百块的办法,接下来几天卖手套就让丰收大姐和小赶美去,她得先回婆家了。
当然,对于小二十斤的鱼肉,季家人可是高兴坏了,就连季老太听她绘声绘色讲赶美抓鱼的故事也是听得一会儿紧张,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又阿弥陀佛的。“你这外甥女可了不得,这么大的鱼王都能抓到,就是渊明也不一定能抓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