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福气包女主的死对头+番外(182)
他以为他们是在怀疑地笼网的威力,拍着胸脯说,“这个真的很厉害,我们昨晚五个地笼网就收了一百多斤鱼,鱼就在外面,我们全都带来了。”
公社干部中有个和他比较熟的不忍心见他继续出丑,说道,“赵村长,照说你不会做这种蠢事啊?这次怎么?嗯,你知道昨天已经有人在镇上的供销社卖这个地笼网了吗?一元二一个,据说可以先赊回去试用,用的好再给钱,昨天好多人赊回去用了都说好,现在供销社已经脱销了。不仅这个地笼网脱销,网片和铁丝也脱销了。”
这人说的有点夸张,其实江祁只让刘顺以物易物放了二十个地笼网在供销社试卖。
其他的都投放在黑市了。
供销社之所以答应试卖,是因为刘顺照江祁的意思告诉余主任,这个可以带动网片和铁丝的销售。
二十个地笼网,先用后付钱,昨天一下子就卖完了。
见过效果的人,今天都涌到黑市,把剩下的抢购一空。
当然,镇上的黑市只有一百个,其他的都去外地流通去了。
没有买到的人也不急,地笼网看着很好做的样子,大家立刻买了网片和铁丝回去自己做。
这件事今天在镇上传的沸沸扬扬。
公社离镇子近,这些干部想不知道也不行。
当然,一些个离镇子远的村子并不知道这件事。
公社领导正打算照上头的指示把这个消息扩散开,让大家一起捕鱼。
他们知道十溪村潭多,准备重点扶持一下,万没想到赵檩子会闹这么一出。
不过,大家都是聪明人,冷静下来,发现这件事有蹊跷:且不说赵檩子不笨,就算是个笨蛋,也不会做这种傻事啊?
他们忙问原因。
赵檩子很是蒙圈了一会儿。
一开始甚至不愿相信,觉得是公社的干部在逗他玩,直到公社干部拿出几个地笼网给他看,“这是我们让镇上的工匠照供销社的地笼网照做的,准备每个村子里发一个做参照,然后你们自己多做些捕鱼留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交到公社换工分。”
看到比自己做的那些还精巧的地笼网,赵檩子沉默了。
好久,他才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然后一五一十把他手上这些地笼网的来历说给了大家。
公社主任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赵檩子同志,如果这件事属实,你就是犯了大错,还有那个郑重书,更是错的离谱。
现在,你先回去写份检讨,顺便把郑重书看押起来,,其他的,等我们调查清楚了再说,当然,让村民捕鱼的事不能耽搁。”
受到批评的赵檩子冷汗淋漓,他只希望,没有更多的惩罚。
回去后,他先把公社关于用地笼网捕鱼的事交给村委会,然后亲自带着赵知恩把郑重书收押在村委会专门的看管室里。
没有说原因,就这么简单粗暴的把人关着了。
郑老太太想哭不敢哭,怕村干部把她也看押起来。
她不知道原因,胡乱怀疑,以为是他们算计白沐晴的事发了,立刻找去白家求情。
第259章 都是美人了
白小玖正好在。
她明白,郑老太太揪着这件事不放的话,会毁坏白沐晴的名声,一颗药让郑老太太暂时哑了。
郑老太太当即吓得病倒了,家里只剩下郑秋月和郑诚实还是清白人。
因为这件事,白沐晴和郑秋月又公开来往了。
卧床不起、口不能言的郑老太太见状,明白郑重书被关押的事与白沐晴无关,却更加惶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难道是他们老家的事?这表示他们家平反无望了?
郑秋月从白沐晴那里知道真实原因,一点也不为他们难过,每天规规矩矩的伺候郑老太太,但绝不说半句安慰的话。
恶毒的人,不值得安慰,也没法安慰三观不合。
郑重书和郑老太太倒了大霉,十溪村的村民却看到了曙光。
捕鱼换工分吗?
他们村的潭多,屋后还有一条通海的大河,以前是没有办法捕鱼,上头也不让捕,现在
呵呵,他们要发财了。
村民们干劲很足。
尤其是第二天用二十个地笼网下了五百多斤鱼之后,更是喜气洋洋。
村干部说了,这些鱼,每家分两斤小鱼自己吃,其他的都拿去公社换工分。
三个工分一斤,平均每人可以分到五个工分,小娃也有,比蘑菇换的工分差不多了。
虽然不可能天天捕到这么多鱼,但每人靠捕鱼赚五十个工分肯定没问题。
这可是笔大收入。
因为,娃们都有。
还有以后,就算不能拿鱼去换工分,时不时捕点鱼加餐也好啊。
大家一致感谢发明地笼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