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逸鸣:“……”不是,我说这女人,咋这么不近人情?
听着那均匀的呼吸,男人无奈的笑了笑。
起身吹了油灯便挨着她躺下,小心翼翼将其捞进怀里,这才嗅着她散发的馨香入睡。
……
“夫子,好久不见。”
第二天早饭后,凤吟夫妻准备出门转转,正巧遇到帮着监工的唐河渡和许若谷。
凤吟笑笑:“里正好,村长好。”
许若谷和唐河渡异口同声:“张家弟妹好。”
说话间,两位老人目光落在张逸鸣身上:“我说老弟,你们咋这会儿回来了?”
“若再迟几天回来,这院子保证就给你们建好了。”
“里正老哥,村长老哥,有劳了。”
面对这两位合作伙伴,张逸鸣态度比起以前好了许多,“两位老哥用过早饭了吗?”
“用过了,这不知道你们昨儿回来,今儿一早就过来找你了。”
唐河渡笑眯眯看着夫妻俩,“不知张老弟是否有时间给我们聊聊府城的事?”
张逸鸣与凤吟默契的对了个眼神:“吟吟,我不能陪你出门了。”
凤吟笑:“没事,你招待里正和村长,我去许李氏家走走,看看最近收山货情况如何?”
“行,那你自己小心些。”
她的回答让张逸鸣松了口气,“有事派人回来说声。”
第671章 乡亲们的反馈
“嗯。”
凤吟颔首,对许若谷和唐河渡客气道:“两位进屋用茶,我就不打扰你们说话了。”
“弟妹只管去忙,我们这边有张老弟即可。”
张逸鸣又看了凤吟一眼,这才带着两人转身回家。
凤吟送给男人一个安心的眼神,笑了笑独自往外走。
经过自家宅院建造地,众人均忍不住停下手头活看过来。
有人还低声议论:“我怎么看着张夫子的娘子越来越年轻了呢?”
旁边有人接话:“人家本来就越来越年轻,还用你看着?小心张夫子听到收拾你小子。”
“不用张夫子收拾,他家几个小子就能让你脱层皮。”
“哈哈哈……”
男人们低低的笑声传来,凤吟唇角微不可察的扬了扬,却并没理会他们。
在这时代,女人高冷才是常态,否则,被人灌上个水、性、扬、花的恶名就不值了。
只是她没注意,有双眼睛一直死死盯着她远去的背影,直到她消失在视线,才收了回去。
谁都没注意到的目光里,有几分意味不明的东西在闪动。
凤吟沿着村里小道朝许李氏家去。
由于有山货这份收入,凤吟这一路都看到各家院里晒着刚清洗干净整理出来的物品。
老人孩子在家照看这些山货,年轻女子和男人们纷纷进山继续寻找山货。
当然,多数男人此刻正在张家干活。
每天二十文收入的体力活,才是男人们最稀罕的。
虽然山货也能卖钱,可进山寻找采摘加上回来清洗摘取晾晒等等工程算下来,赚的还是相对有限。
但好的是只要是个会喘气的,就能进山采摘,对体力要求不算特别高。
因此才会有那么多人跟着进山。
见原本没事就东家长西家短的媳妇婆子们都找到了事做,凤吟心情轻爽了不少。
到达许李氏家外,远远就看到他家门前排着长长的队。
他们每人手中或提着篮子,或背着背篓,期待的伸长脖子往里看。
见此,凤吟深吸口气,略一犹豫还是迈步朝那边走去。
“呀,这不是张凤氏吗?你啥时候回来的呢?”
凤吟朝说话的人看去,一位三十余岁,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衣服,头上包着块同色头巾。
此人她认识,许李氏娘家的堂弟妹李金氏。
曾经原身在许李氏家见过她,是个性格开朗大气的妇人,原身对她评价不错。
不过凤吟这还是第一次见对方。
“啊,是弟妹啊?”
面对这人,凤吟态度十分随和,目光落在她面前的背篓上,“你也来卖山货?”
“是啊。”
李金氏笑得特别真实,眼睛都看不见了,“最近因为你们这边收山货,我们各自家里日子都好过多了。”
“可不是,每天都能赚钱,日子确实比以前好过多了。”
李金氏身后一位年龄相仿的妇人连忙接过话头,“我当家的都说等下半年,送家里小子念书去。”
“对,我家也是。”
“有了这些钱,我家闺女的嫁妆可以丰厚些了。”
“我家也是如此。”
……
有人开了头,这些妇人们便七嘴八舌说起来。
总之就是一句话,有了这山货买卖,村里人都有盼头了,家家日子都过得比以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