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会卖得稍贵一些。
夫妇俩这一通话说下来,就毫不给人讲价的意思。
景文看了看何君,何君朝他点点头,景文便对这夫妇说:“我们既然铺子开在这,就不打算挪窝了。
你这铺面,我们决定买了。
但我们要回去跟家人再说一下,然后明天把银票带来,请您二位就不要在外面贴告示了,也不要把铺子卖给别人。”
夫妇俩见何君与景文很有诚心的说要买,便也笑着点头答应了。
景文与何君回到鹅湾村,便跟徐慧芝与琴儿说想把那铺子买下来的事。
琴儿也是很赞同,而徐慧芝却觉得铺子卖的有些贵。
“我以前听别人说,那最繁华的地方也不过三四百两银子,为啥他这铺面就要五百两银子?
我觉得有点贵。”
何君便开导徐慧芝。
“娘,这铺面虽然看上去贵了些,但我觉得还是挺值得的。
首先他这位置落得好,以后这里绝对会越来越热闹。
以后这铺面会卖得更贵。
还有这铺子是两层的,以后咱们还可以住到二楼去呢,就算不住过去,以后那二楼也可以改做铺面的。”
徐慧芝听何君这么一说,便觉得挺在理的。
她去房内取了银票过来交给了何君。
“行,你俩都更有眼光。
听你这样说,我觉得买下来也不错。
这银票是前几次做生意赚的,你们全部都交到我手上来保管了。
你俩拿去就把这铺子早点买下来。”
第139章 来自异域的珍稀药草
因为一晚上俩人都记挂着这买铺子的事,因而第二日俩人都起的比平时还更早些。
大家驾着马车,拉着满满一车的果蔬去县里卖。
景文与何君则去了那对夫妇的家里。
何君是怀着激动的心情敲门的。
那对夫妇开门见他二人便笑了:“你俩人可够早的呀。”
景文:“我们一晚上都记着这买铺面的事,所以早早的就来烦扰你们了。
我们现在把银票带来了。
我们可是第一次买铺面。
我记得以前他们说在这县里买房子,需要去官府的,是这样吧?”
男子点点头。
“我们先双方自行签买卖契约,然后再到官府盖章留底。
然后官府在签订契约的时候,会让我们双方签字画押,最后再把这房子的地契给你们。”
何君知道这买卖房子的事一定是要经过官府才有用的,便说:“行,咱们就按章程来办吧。”
景文对那男东家说:“那我跟你去官府办吧。
这衙门离这里挺远的。
何君你就去咱们的蜜饯铺帮忙,等我的好消息就行了。”
何君知道景文是怕这些繁琐的事让自己累着呢,便笑着点头答应了。
于是景文驾马车跟这男东家去了官府。
何君回蜜饯铺帮着晨阳一起卖货。
何君心里想着这铺子就快是自己家的了,他就越瞧着这铺子,越觉得舒心。
大概过了两个多时辰,景文终于驾马车回来了。
何君见景文下马车,就欢喜地迎了出去。
景文从怀中掏出铺子的房契递给了何君。
“君,咱们现在可是这铺子的主人了。
这是房契,你可收好了。”
何君接过房契喜滋滋地打开看了一会儿,又小心地把房契收好放在怀里。
这时来了一些客人,有一个是家里老人要过寿的。
他们一口气买下五十多罐的蜜饯跟青果鲜,因买的太多,何君便让景文驾马车把这货送到那人家里去。
景文刚一走,苏林带着几个下人手里捧着两盆花草过来了。
何君便向他打招唿。
“苏林,你咋有空过来了?
这个月的衣服我们已经做好了,都让人送到周府去了,衣服在玉昆城还好卖不?”
苏林对他笑笑,然后朝下人挥挥手。
那些下人便把手中的两盆花草放在何君眼前。
“那咋能不好卖呢?
你想想你那衣服的款式又好看,而且那刺绣可真没得挑。
玉昆城的那些富太太们呐,个个喜欢的不行,都抢着来买呢。
那些有钱人家的夫人们,谁不想把自己的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照这样下去,以后那做衣服的数还得要增加呢。”
何君听了心里是一阵欣喜。
“那敢情好,原以为在这阳岗县衣服已经卖不动了,没曾想在那玉昆城又卖得红火了,这还得感谢周老爷给了我们这个机会。”
苏林只是很客气地笑笑。
“大家互相照应,互相提携,一起发财嘛。”
何君瞧见地上那两盆花草问:“苏林,你们端来的这几盆是啥花?”
“我正是为这事来找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