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战乱年代后(243)
凡是称王之辈,其皆不可小觑,这位汉王有一特点就是喜欢示弱,可突起之时却是扼人咽喉。
刘夫人接着说道:“我想为大王解忧。”
府中虽有许多女人,可刘夫人能说上话的并不多,郑文知道对方是在向她问策,可她摇了摇头,却是说道:“文并无良策。”
天下大势的事,她不会轻易参与,一则能力不够,二则她如今身份特殊,最好不要显与人前。
刘夫人看着郑文。她其实心中不止为这件事烦忧,而是她收到了消息,大王身边有一位极为宠爱的美人已经怀孕数月,这次出征,汉王也把对方带在身侧,无非就是怕受了她的残害。
她娘家家境不显赫,如果大王最终登临高位,她的位置恐怕也很危险,而且她绝对不允许惠儿的地位受到威胁。
郑文想了一下,问了一句话:“刘夫人,你可知当年秦国战神耳东神为何会被清陵除名?”
刘夫人摇了摇头,世间对此有许多猜测,可并无一个具体的说法。
“因为他屠杀了城池。”城中住着大多都是国人。耳东神之举无疑是在挑战郑文当年对那群少年说过的话。
“夫人,你阅读史书,你会发现清陵山丘虽择君主,可他们大多都不奉行杀道,不参与战争。”
这其实也是郑文看了很多史书才发现的,历代在青史上留名的清陵山丘郑家人大多都是为变法而死,或者说是为民而死,有好下场的人并不多,像是耳东神以杀入道的极少,其他那些郑家人他们奉行的君主大多都是仁义的好名声。
郑文看见那些斑驳陆离的史书时,就想,当年她对那群少年说的话,他们一定铭记在心,奉行百年也未敢忘,还传给了后人。
她看向刘夫人,不管面前的女人再过要强,可是有些事情男人做惯了,而女人却是第一次做,她找不到助手,找不到方向,于是会彷徨,会无措。
刘夫人这是因为那封来自关中的信心乱了,或者说是慌了。
刘夫人在郑文的平淡面色下渐渐地也放松下来,看着远处的黑夜说:“我初来汉台,就发现府中多名美人,她们都是正值年华之时,每一个人都美得像盛开的花朵,我却已经人老珠黄,因为过去数年受过牢狱之灾,还下地干活,手上都是一层老茧,我留不住大王的心。”
她终是怕的。女人这一生就依附在男人身上生存,如果失去大王的心,她会失去更多。
郑文听闻此话,却只平淡地说了一句话:“花终会败的。”再美的花终会零落成泥。
刘夫人听闻此话,愣了一下,才笑了笑。是啊,花终会败的。
那些美人诞下孩子又如何,能不能熬过一年又一年的寒冬还是一个未知数呢,她家惠儿已经到了外傅之年,再过几年就要成年,他的地位不会被动摇。
和郑文说了一番话后,刘夫人就离开了,比之来的时候,心情似乎安定了许多,那股来临时的浮躁不见了,浑身的气势也足了不少,精气神都高了许多。
而在此时,郑文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被重重黑暗淹没,忍不住想,那些在历史河流中执掌权力的女子是否最初都会有过不安焦虑,然后才坚定着一步步走下去。
最后,她在院中站了很久,等院中灯火都暗了,才回到了内室。
接下来的日子里,郑文开始教授郑林剑术,这孩子一向对这些刀刀剑剑的感兴趣,郑文有一次偶然听闻这孩子和惠小郎君说自己想要当一名大将军。
郑文对此没有发表看法,可开始加重了郑林平时的课业,既然要当大将军,文化课也不能落下,要不然变成一个傻大粗,她以后可不会成为这孩子是她教出来的。
惠小郎君却记着当时对郑林的承诺,在一月后的下午上课时,给郑林了一份书简,明显也是古卷,上面历史的气息都遮掩不住。
郑林拿到后翻开看了一眼,差点都要跳起来,“先生!先生!这是兵法,战神耳东神写的兵法。”
郑文拿过来看了一眼,是她熟悉的篆体,她摸了摸竹简,目光移到最左边,看见最下方有一个很小的私印,上面好像是郑什么,不过年代太过久远了,上面的印记有些不太清楚。
“是真卷。”郑文对着开心地要跳起来的郑林说,“好好保管。”
就这一卷兵书在这个时代恐怕可以价值一座小城,拿出来都会被争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