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先前见过的那帮青壮年从四面八方敢来,来到二人面前跪下:“多谢恩公出手相救。”
于清婉不自在地往旁边跨了一步,不受他们的大礼,裴常安看了她一眼,前去将青壮年们扶起来。
他从怀里摸出一个信物交给为首的青年:“今日之事,一定会惊动矿主,你们若是再留在此地已是不妥,不如大家伙收拾东西去往江东吧。”
江东……
于清婉看向裴常安的眼中多了一份怪异。
若她记得没错,江东曾是故去献王的封地,当年因献王谋逆,连带着江东一带都成了成帝打压的地方,年年赋税繁重,赈灾从来都是最后一个被记起的地方。
裴常安察觉到她的目光,毫不闪躲地对她笑了笑:“于姑娘怎这般看我?”
“没什么。”
她移开视线,若这裴常安和江东真有关系,那她和他合作也不是不可。
青年接了信物,面上不小心露出了狂喜,于清婉看到后轻轻拧紧眉头,目光在裴常安和青年之间来回扫动。
就这么一会儿这两人之间就能生出猫腻来,不自觉的,刚对裴常安生起的那份好感,又变成了警铃在心中作响。
此人敌我不明,手段非常,还是提防为主比较好。
稍作休息,旭日从天边冒出头来,于清婉又接着踏上去京城的路。
这一回裴常安起码走在她身边,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她聊天。
“姑娘此去京城所谓何事?”
不知是否因为昨晚一起经历过生死,这人莫名的熟络了不少。
于清婉驾着狮子雪离他远一点,不温不冷地应付:“杀人。”
“哦。”
他竟没有追问,于清婉反倒感觉有些意外。
“你不问我为何?”
谁知,裴常安一展逍遥扇,自在逍遥地摇了摇,淡淡的笑道:“既然是姑娘要杀的人,那一定是该死之人。”
“呵,你倒是会说话。”
路过一茶寮,二人下马歇息,就听见,旁边的茶客有一搭没一搭的在闲聊。
“听说了吗?边塞的小于将军,亲自护送其妹上京来成婚了。”
于清婉的瞳孔立即紧缩,难以置信地看向茶客。
第11章
于家一支人丁凋落,其中女儿更少。
于清婉这一辈里只有她一个女儿,如今她在这里,于清和护送的“妹妹”又是谁?
似有人拿了羽毛在她心上挠,她此刻着急得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刻飞到京城去,等候送亲队伍抵达后一探究竟。
就像是坐在砧板上一样坐立不安,想了想于清婉一口干完碗里的水,同裴常安说道:“你慢慢休息,我先走了。”
她立刻去找小二哥补充干粮和水,就要离去。
裴常安一把拦下即将上马的她,看着她脸上的倦容劝道:“你已经一夜没睡,又匆匆赶了一上午的路,再不休息我怕你路上撑不下去。”
但心似在火上烤的于清婉哪儿来静得下心来休息,她又检查了一遍整理好的背囊确定无误后,转头对他说:“你留在此地好好休息吧,我赶时间。”
说完她便翻身上马,留下裴常安在茶肆里,独自踏上征途。
看了看她远去的背影,裴常安摇摇头,只能去找小二补给干粮和水,驱马跟了上去。
哒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于清婉回头看去,就见裴常安从远处疾驰赶来。
他行到于清婉身侧才降下速,垂在胸前的两束发丝都略显凌乱。
总算是追上了她,裴常安幽怨地看着她说:“姑娘可真是无情,都不给在下说话的机会便抛却在下独自离去。”
于清婉瞥了他一眼,默默策马离他远了一些。
“你继续修整便是,何必同我一起遭罪?”
却不想身畔的人轻勾嘴角,展开逍遥扇在胸前轻轻的摇:“与姑娘同行甚是有趣,在下暂时还没有要和姑娘分道扬镳的想法。”
这人!
真是不知该说他什么好。
默认他要同行,于清婉不再对他有异议,他自己要跟上来,不怪她没给他休息的机会。
看看日头,她感觉时间愈发紧迫,于是握紧马鞭驱狮子雪再快一点、再快一点。
在天黑前他们赶到了落脚的小镇,在一家客栈办了入住。
吃过晚饭后,裴常安提着茶壶来敲响于清婉的房门,于清婉开门堵在门口无声看他,不知道他有何事。
裴常安冲她举举手中的茶壶,向客栈外面的露台示意:“闲来无事,聊聊?”
于清婉跟他一起到露台坐下。
裴常安慢条斯理地开始烹茶,但行如流水的动作,看起来特别赏心悦目。
他说:“还有一日便要到京城,姑娘此行是要去往京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