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宋徽宗+番外(422)

现在经筵的讲师开篇就讲大禹治水。

三皇五帝就是政治正确,要是说秦始皇修郑国渠、隋炀帝修大运河那就是政治错误。讲师显然是支持治水,支持苏轼疏通山路水脉的思路。

饱学鸿儒和上上一届的榜眼作为皇帝侍读,在经筵上好一顿煽动。

林玄礼放空大脑听了一个时辰,期间专心致志的想蒸馏酒,回头一封草诏发往中书省,下令先在 ()等几路按照苏轼的计划开始动工。

中书省直接驳回了这份草诏:恳请官家与群臣商议,厘定征调民夫人数、调拨款项、动工先后顺序再发诏书。

官家直接吃了半只羊腿,修身养性,准备明天把这件事彻底定下来。

吃撑了,得知皇后今日要斋戒,叫值班的史官过来陪自己下棋。

史官:“臣的职责不在此。”

林玄礼调侃道:“没关系,朕叫人给你做了方便随身携带的笔,笔里还要带墨水,你先把笔墨纸砚搬过来,一边和朕下棋,一边打谱。”

史官:“……”官家真风趣,手里还不停笔。“臣记言记事,官家如果不说话,臣什么都不用记。”

林玄礼做了一个涂上浆糊沾上嘴巴的姿势,也懒得说话,指了指棋盘。

史官:“……臣遵旨。”

刚厮杀了一刻钟,喝了一些安神助眠的甘草花茶。

内侍急切的奔进来:“官家,出大事了。”

林玄礼拈着棋子:“嗯?多大事儿?”

内侍气喘吁吁的说:“水部衙门走水,有一名主簿将苏相公的《治水条陈》整箱……付之一炬。”

史官震惊的站起身抓起笔,沾了点墨,开始记录。

屋里的气氛近乎凝滞。

谁都知道那是苏轼两年心血,十几箱资料汇总出来的一箱条陈,就放在水部允许人翻阅,一旦被烧毁,恐怕很难再完整的恢复如初。

而官家刚刚令中书省拟旨,按照计划行事。

林玄礼微微一笑:“呵呵,不要紧,我有备份!童贯,你去苏府一行,告诉他不要担心。”

第130章

轼得知消息时正在和弟弟、朋友喝酒,瞬间醒酒,差点昏倒。

苏辙大为心痛,极力劝说:“哥哥,传言不可信,先去水部看一看。或许救火及时,还有残存的稿件图纸。这放火的主簿楚润是什么人?和您有仇吗?”

苏轼也顾不得此时临近宵禁,哪怕丞相违反宵禁是重罪会被弹劾,立刻踉踉跄跄的站起来:“备马,快,快,去水部。”也想不起来楚润是什么人,心乱如麻,痛心疾首了一会,把脸埋进热毛巾里擦了擦。

在爬上马背时,已经开始思考怎么再把治水的细致条陈整理出来,一箱子完整的条陈,十一箱资料中有三箱搁在水部供那些懂得治水的官员翻阅研究。多亏最近议论治水条陈的人太多,倒是能从他们引用的部分中找回来不少。但那些尚未公开的地形图样,恐怕很难再去找。

被苏相公撇下的客人没有半点怨言,只是在暗中议论:“楚润,楚儿,呵呵。”

“这名字,难怪品行不良。”

“不可说这样的话,名妓的品行倒比这主簿强上何止百倍。”

“看来楚家家风不良,没什么学识。”

唐朝有个名妓,名叫楚儿,字润娘,楚润后来就成了代称之一,通常用来押韵。

另外两名丞相和宫中同时得到消息。

章惇大为惊惧,对妻子儿孙说:“有人害我!要栽赃嫁祸我!老夫这就进宫自辩。官家必然盛怒,老夫在官家眼里睚眦必报,唉,恐怕凶多吉少。幸好十天前已经命令沿岸的府城,派遣衙役插柳,或许可以稍加转圜,直到查出真凶。”

立刻起身更衣准备进宫。他是反对苏轼的治水条陈,不是反对治水。而且经过这两个月的议论和对治水经验的学习,已经逐渐让步到觉得《治水条陈》中有九成内容合情合理,但希望苏轼不要冠名,改称《宣德治水条陈》,理由也很充分,因为官家大力支持他公费旅游两年多,才写出这箱条陈。

范纯仁本来在练气功养生,虽然没有真气内功,还被吓得差点真气逆行。

老头连声催促:“快,备马,备马,准备进宫。”

……

林玄礼在屋里踟蹰了一会,越想越生气,三尸神暴跳五灵豪气腾空,气的太阳穴冒火,七窍生烟。“备马,朕亲自去看看。”

高蜜慌忙劝阻:“官家,已经到了宫禁、宵禁时分。童贯去开解苏轼,肯定能劝的他不紧张。”

“我要亲自去看看这烧书的主簿,什么个东西,胆敢公然对抗朕,”林玄礼咬着牙发怒,随手摘下墙上挂着的清霜宝剑,抻出来一瞧,宝剑光寒:“直接杀了反而便宜这朝廷败类。还不快去备马?谁敢多劝半个字,明天把你送到边关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2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