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玄学大师总想离婚(152)
两人一块儿回去,走到家门口的时候,丁颜对顾成全媳妇说道:“婶子,我还得去小学看看大宝,他今天头一天上学,学校还要考考他,考不过关,学校还不叫他去上学呢。”
“你家大宝那么聪明,肯定能考过关。”
“借婶子吉言。”
丁颜跟顾成全媳妇告别后去了县小学。
丁颜以前来过两回,因为她长的好看,说话又好听又客气,再加上她是陈忠和儿媳妇,所以门卫大爷已经记住她了,直接就叫她进去了。
丁颜听陈忠和说过,会在校长办公室考大宝,校长会亲自出两张卷子叫大宝做,只要大宝能做及格,就叫大宝插班上一年级。
丁颜到校长办公室的时候,看到办公室就仨人,一个是大宝,正趴在桌子上做题,一个是马建国,手里拿着一张卷子,估计是大宝已经做好的在看,还有一个是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在大宝跟前站着,看大宝做卷子。
马建国显然对大宝做的卷子很满意,一边看一边点头。
丁颜怕影响到大宝考试,没敢进去,站在外面等。
大宝很快就把手上的卷子做完了,旁边那个年轻的女老师拿过卷子,大致扫了一眼,然后很高兴地把卷子递给马建国:“校长你看。”
马建国接过卷子,连连点头:“做的不错,张老师,你把两张卷子都改一改,看最后他能得多少分。”
说完把手里的两张卷子给了张老师,张老师接过卷子坐到另一张办公桌上开始批改,马建国问大宝:“都是你爷爷教的?”
大宝:“我妈也教过我。”然后就看到了外面的丁颜,站起来就跑了出去:“妈。”
丁颜看他已经考完了,这才拉着他去了校长办公室,先给马建国鞠了一躬:“马校长好,我是陈伟康的妈妈,丁颜。”
马建国:“陈伟康同学学的不错,插班肯定能跟的上。”
小学一年级考试的题目都简单,张老师已经把两张卷子都改好了,然后拿给马建国看:“校长,陈伟康同学的成绩已经出来了,数学满分,语文要稍差点,96分。”说完又感叹道:“这成绩,比正经跟班走的学生考的都好。”
马建国很是高兴,一向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考的真不错,是个读书的料。”说完对丁颜说道:“陈老师去上课了,你给办一下伟康同学的入学手续吧。”
马建国也是看丁颜不象是目不识丁,所以才让丁颜办入学手续。
这么顺利的就入了学,丁颜很是高兴,也没有多想,点头道:“行。”
马建国便对张老师说道:“张老师,你带着伟康同学的妈妈去办下入学手续。”
其实就是把钱交了,然后在入学表格上登下记就行了。
办完这一切,张老师就领着大宝去班上了。
丁颜叮嘱大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不许跟同学打架。”
大宝的心早就飞到教室里了:那么多同龄的孩子,多好玩啊,他胡乱应答了一声,然后就跟着张老师跑了。
丁颜向马建国道了谢,然后也回家了。
丁颜前脚刚走,后脚刘会计就来了,刘会计手里拿着丁颜刚才交钱时签的单据,一脸激动:“校长,刚才交钱那个家长呢?”
马建国奇怪道:“她已经走了,怎么了?”
刘会计把那张单据往马建国跟前一放:“校长你看看她签的名,字迹,是不是有点眼熟?”
马建国拿起单据,仔细看了看丁颜的签名,眼睛一下子瞪大了,把丁颜填的那张入学表格又拿了出来,然后又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几封信,打开信封,把里面的信拿出来,然后都摊开了。
刘会计凑过去,然后激动地信纸和表格上比划着:“一样一样的,校长,刚才这位家长,肯定就是给咱们学校寄钱的那个人。”
马建国又拿起表格和信,拿到门口比对了一下,然后确定道:“确实是同一个人写的。”
刘会计:“她不是陈老师的儿媳妇吗,问问陈老师不就知道了。”
完了又奇怪道:“要真是陈老师的儿媳妇寄的钱,陈老师会不知道?”
马建国:“陈老师好象确实不知道,不过还是等一会儿他下课了我问问他。”
下课铃响了,陈忠和刚拿着课本出教室,就看到马建国在教室站着,看到他出来了,叫他:“陈老师,麻烦你跟我去趟办公室。”
陈忠和跟着马建国去校长办公室,路上还问马建国:“伟康考的怎么样?”
“数学满分,语文96,是个好苗子,好好培养培养,以后肯定能考个好大学。”
陈忠和脸上露出笑来:“希望如此,那他能插班上学吧?”
“能,已经办好入学手续了,他妈妈办的,陈老师,我问你件事,你可要跟我说实话。”
陈忠和茫然道:“你要问我什么?”
“以前给咱们学校寄钱的那个人,是不是就是你这个二儿媳妇?”
陈忠和奇怪道:“你听谁说的?”
马建国把丁颜填的入学登记表,还有以前寄到学校的信都拿出来摊到了陈忠和跟前,然后指给他看:“这张登记表,就是刚才给伟康办入学手续的时候,他妈妈写的,她写这张表的时候,张老师就在一边看着,确定就是她自己写的,还有这张单据,是她去刘会计那儿交钱的时候写的,这上面的签字也是当着刘会计的面儿签的,你再跟这信上的字比一下,是不是一样?”
陈忠和把这些字都比对了一下,然后就震惊了:因为确实是一模一样。
然后他就想起了,老二跟他说过,丁颜一直偷偷的练字。
他上次只知道她毛笔字写的好,没想到钢笔字写的也这么好。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大家一直在找那个给学校寄钱的人,没想到就在他身边,他竟然一点儿都不知道。
马建国:“陈老师,你真不知道?”
陈忠和:“我真不知道。”
马建国感叹道:“这才是真正的做好事不留名,我一定要当面向她表示感谢,然后向教育局申请,对她的行为进行表扬。”
陈忠和:“还是先问问她的意见吧,可能她不愿意张扬出去。”
“你说的对,这样,陈老师,你代表学校问问她的意见,如果她真的不愿意张扬出去,我们也尊重她的意见。”
陈忠和答应了。
中午放学回家,陈忠和丁颜叫到一边:“以前我们学校收到的钱,是不是你寄的?”
丁颜:“……”
陈忠和:“你给大宝办入学手续时不是填了一张表嘛,马校长就是根据这张表比对出来,跟以前给学校寄的信上面的字一模一样。”
丁颜:“……”她早就忘了还有这出了!
见瞒不过去了,丁颜承认了:“是我寄的,爸,你跟马校长说,这钱来路清白,他只管给孩子们花。”
陈忠和:“刘局长跟他说过钱的来路清白,马校长的意思,一是想要当面向你表示感谢,二是想上报教育局,然后对你的行为进行表扬。”
丁颜连连摆手:“千万别。”
陈忠和点点头道:“马校长说尊重你的意见。”
下午上班的时候,陈忠和就把丁颜的意见跟马建国说了,马建国又是一番感慨,感慨陈忠和的家风正。
虽然没有上报教育局,但马建国还是亲自登门向丁颜表示了感谢。
大宝和小宝都上学了,田秀芝的裁缝铺也进入了开业倒计时。
陈瑞找人把裁缝铺简单装修了一下,然后李师傅那儿定做的家俱也都做好送过来了。
因为现在私营经济还不发达,基本上还都是国营企业,裁缝铺很难进来布料,所以裁缝铺基本上都是不提供布料,想要做衣服,先去百货大楼买来布料,然后拿到裁缝铺里做。
裁缝师傅就是赚个手艺钱。
金萍给丁颜出主意:“我跟我们百货楼里的采购说一声,叫他去进布料的时候,帮着你们进一些过来,你们卖的比百货大楼里的稍微便宜一点,不比光做衣服赚的多?”
丁颜担心道:“会不会对他有啥影响?”
金萍小声道:“他早就借着工作便利倒腾东西,我们都知道,你放心,有我在,他也不敢给你胡乱要价。”
“行,那就拜托你了。”
“你就放心吧,都包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