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思辞之卫子夫(149)

作者:苍栮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因为一次偶遇,她完成了麻雀到凤凰的转变,成就了一场独霸天下的传奇。 他给了她无与伦比的爱情和荣耀,也给了她刻骨铭心的痛苦和绝望。 她陪着他成长,辅佐他开创盛世,也看着他一步步自我毁灭,走向深渊。 五十年的风霜雨露,一辈子的爱恨情仇。她这一生拥有了太多,也失去了太多。 点击展开

和亲的头天夜里,我给她送嫁衣,她正在寝殿里练习新学的曲子,边弹琵琶边唱:“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①

哀婉的琵琶曲调配上她凄凉的歌声,让身旁的人听了都忍不住要落泪,她身旁的两个孩子也是蔫耷耷的,静静的看着她不说话。

我悄悄进屋,打断了她的曲调,说道:“嫁衣改好了,你试试,看合不合身!”

她忙放下琵琶过来给我行礼,说道:“妾是罪臣之女,怎敢劳烦皇后替妾做嫁衣,妾愧不敢当!”

我上前去扶她,看着她眉眼间浓得抹不开的愁绪,心疼不已:“你记住,以后你不是什么罪臣之女,你是大汉的公主,也是我的女儿,母亲给女儿做嫁衣,理所应当,快,去试试吧!”

她眼中含泪,点了点头,跟着宫人去了里间换衣裳。

“阿母~”阳石过来抱着我道:“细君姐姐明天就要走了吗?”

“对呀”,我坐下来将她抱进怀里:“细君姐姐明天就要出嫁了。”

“那她以后还会回来吗?”阳石又问道。

我想了想,说道:“也许吧,不过要等到你父亲彻底把匈奴消灭了才行!”

阳石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又指着她新的玩伴道:“那阿缭也要去吗?”

阳石的新玩伴冯缭,是细君年前和据儿出宫时碰到的,原是一个杂戏团的小学徒,在街上表演踩绳时,意外跌落,为据儿所救,戏团的团主不仅不关心她的安危,还因她搞砸了表演,对她鞭笞打骂,又被据儿拦下,细问后才知她父母双亡是个孤女,被族人卖到杂戏团的,细君同为孤女,立时对她生了恻隐之心,据儿便花钱将她买下,让细君带在身边。

“对呀,她要去和你细君姐姐做伴!”我笑道。

她撅着嘴,不开心道:“可是我想要她陪我玩。”

我揉了揉她的脸,哄道:“有那么多人陪你玩呢,不许和姐姐抢!”

她低下了头去,没再说话。

我没有再理她,又去看冯缭,和宫人们站在一起,她始终低着头,没有说话,想起刚带回来的时候,她完全是一副男孩子的模样,这段时间被细君教的,倒越来越有几分淑女的样子了。

不多时细君便从更衣间出来,女子穿上嫁衣的时候总是最美的,细君也一样,在镜子前转了一圈,脸上才渐渐有几分喜色。

我起身上下打量她,问道:“怎么样?合不合身?”

“嗯嗯”,她点头,忽然将我抱住,而后便哭了出来。

我轻轻的拍着她的背,说道:“哭吧,哭了这一次,以后记得要多笑,你笑起来的样子才最好看!”

没有人打扰她,殿内安静的只有她的哭声,慢慢的由小到大,又渐渐的由大变小,直到停止,最后松开我道:“多谢母后!”

整个过程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却已经是她最大的发泄了,我心疼她,又拉她在妆案前坐下给她梳头,说道:“到了那边,照顾好自己,别怕,你不是一个人,你的背后有整个大汉,父皇和母后都会护着你的!”

“女儿明白”,她笑道,想了想,转过身来道:“女儿有一事想拜托母后!”

我放下梳子在她身旁坐下:“你说吧!”

“是阿缭”,细君说道:“我想把她托付给母后!”

“你不让她去陪你么?”我诧异道。

细君摇头:“我救她,只是不想看她被人欺凌,并没想过要她陪我去那么远的地方!”

“姐姐!”冯缭跑了过来,在她面前跪下:“你就让我跟你一起去吧!”

细君说道:“真正救你的人是太子,你不用跟着我!”

冯缭又转过身来给我磕头:“皇后,让我和姐姐一起去吧,她去到那边也需要人照顾,就让我照顾她吧!”

“你先起来”,我吩咐道,又看着细君道:“阿缭说的对,就让她过去陪着你,照顾你不好么?”

“我有人照顾”,细君道:“我救她,就是不想让她和我一样无依无靠的,有母后在,她以后的日子也好过了,没道理还让她像我一样背井离乡,远离故土。”

“行,那就让她跟着我吧”,我握着她的手,又道:“你放心,我会好好待她的!”

细君点头,脸上又有了几分从容。如果可以的话,没有人会想嫁那么远,她这样选择,或多或少都藏着几分无奈,所以没必要再让一个孩子和她背负同样的命运。

注释:

①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出自《诗经邶风柏舟》

☆、和亲

次日,和亲的队伍在未央宫前殿举行告别仪式,刘细君在众人瞩目下朝我和刘彻走来,步履稳健,昂首挺胸,体态窈窕而端庄,目光坚定而自信,温柔恬淡的笑容似乎是在告诉我们,她已经做好了勇往直前的准备。

“儿臣今当远离,拜别父皇母后”,细君捻衽行了稽首大礼:“愿父皇母后身康体健,福寿万年!”

刘彻亲自上前将她扶起:“千里之行,任重道远,今日踏出这未央宫门,以后大汉和乌孙两邦联盟就靠你了,你心里可有后悔?”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①”细君道:“儿臣虽为一个弱女子,但若能为两国邦交尽一份心力,助父皇开疆拓土,荡平四夷,那也算不枉此生了!”

“好啊,不愧是咱们刘家儿女,有咱们刘家人的担当和血性!”刘彻又命人取了酒来,一人一杯,说道:“这杯酒,父皇敬你,你放心去,朕会抚恤你的族亲,也会找人供奉你的亲生父母,以后朕还会经常派人去看你的!”

细君眼眶泛泪,举着酒杯说道:“儿臣谢父皇!”说完一饮而尽。

见刘彻饮完酒,我命人取来了一把琵琶,说道:“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②这把琵琶我送给你,就让它代替我们陪着你,你留在身边做个念想!”

“多谢母后!”细君行礼后接过,几乎要哭出来了。

我握着她的手,说道:“愿言思子,不瑕有害!③”

她将琵琶交给侍女,再次向我们行礼叩拜,而后才抱着琵琶依依不舍的登车离去。

这一别,我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她,虽然我和她相处不过百日,却是真心的把她当做自己的女儿来对待,和亲的路都不容易走,她值得我们钦佩和骄傲。

送走细君后,又迎来了一桩喜事,刘彻下诏给曹宗和霍娴赐婚,而后便带着小李姬去往河东寻幸。得了空,我又让李姬和沈姬带着几个年长些的嫔御去上林苑散心,我则留在未央宫主持宫务,田姬虽然不在了,但其他人的日子还是得好好过。

曹霍两家的联姻,是卫长公主和九儿两人私下早就约定好的,卫长公主这次从封地回来,也是想把这个约定兑现,两个孩子都不小了,也到了该成婚的年纪。

看着卫长公主和九儿在椒房殿内为孩子们的婚事讨论的热火朝天的,旁边还有华英和诸邑两个人插科打诨的当军师,我笑对平阳公主道:“你看看,再用不了两年,咱们就要抱重孙子咯~”

平阳公主叹道:“唉,再过两年,估计我就要走不动道儿了,到时候就得让人抬着来见你了!”

我摆手道:“还早着呢,我瞧你这身子骨硬朗的,我倒下了你都不会倒下!”

平阳公主笑道:“你别看现在还凑合,到了这把年纪,病来如山倒,快着呢!”

“呸呸呸,别胡说!”我嗔道:“到时候你要真走不动道,就在我这椒房殿住下,跟我做个伴儿,别折腾来折腾去的,麻烦!”

“那敢情好,咱们两个就当个老来伴!”平阳公主说完就大笑起来。

“好好好,到时候咱俩就长相厮守,天长地久了,哈哈哈……”我亦笑得合不拢嘴。

卫长公主听见我们说笑,把头往九儿肩上一靠,说道:“要不咱俩这后半辈子也一起长相厮守得了!”

“好啊”,九儿摸着她的脸道:“正好你可以过来帮我暖被窝!”

卫长公主闻言噗嗤一笑,一下笑岔了气,猛地咳嗽起来。

“你看看你”,我帮她添了一杯水过去,说道:“都这么大个人了,还这么大大咧咧,心浮气躁的,就不能慢着点儿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