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装大仙(60)

作者:小蛮无细腰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情有独钟 随身空间 穿越时空 种田文 主角:赵霁,燕云开 ┃ ┃ 其它: 你过来,我不抢你的饭碗 作为外科医生的赵霁一朝穿越到古代,发现自己不仅身无分文,而且还有三十老娘,五十奶奶要养活。 他想要继续行医(混口饭吃),但是古代人民不接受现代医学,所以赵霁不得不装成神棍,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 点击展开

赵霁应允了掌柜的请求,让他自己找管事说,又在账上支了一两银子,就又走了。

赵霁走出去,那个孩子拿着糖饼子还没吃,看到赵霁出来,又迎上来笑着说,“大人,我带您出去吧,这回不要您糖饼了。”

赵霁已经记得路了,但没有拒绝。

一大一小走在路上,赵霁看着脚下的土路,心里想着,等将来水泥产量高了,可以让朝廷出资把西城的路修好一点。

南城是商业街,东城住的是富户殷实人家,北边是皇宫和高门大户,都用石板修路,倒是不用急着修水泥路。

修桥补路,都是朝廷的责任,赵霁知道水泥生产出来之后,最大的买方,肯定是大晋朝廷,而燕云开目前又手握重权。他觉得一定要控制好产品质量,别到时候让人说燕云开以权谋私。

他们生产的东西,不管是油墨,酒精,还是水泥,都是利民的好东西。燕云开为了大晋朝廷,为了回报先帝的养育之恩,无私克己,赵霁可不希望他受到任何的非议。

赵霁正想得出神,突然有个女人从侧面穿出来,拉着前面的小孩说,“扬小二,快回去吧,你娘不行了。”

第五十四章

穿土蓝色布麻裤子的小孩儿跑的飞快, 西城的小巷子错综复杂,一眨眼的功夫,那抹土蓝色就不见了, 反而是跑来通知那小孩的大婶儿还没走远。

赵霁听到有人快不行了的话, 就猜测有人得了急病, 出于职业道德, 他也要去抢救病患,又何况跟那个叫杨小二的孩子相识一场, 更加不可能一走了之。

他连忙追上去,叫住前面穿褐色衣裳的大婶儿问道,“前面那个大婶儿,我是大夫,你刚刚是不是说杨小二的母亲生病了啊, 带我去看看吧。”

那个大婶儿被赵霁叫住,这才疑惑的看着赵霁。因为赵霁的穿着打扮, 言行举止,都不像是西城区的人。一般穿得起赵霁这身衣服的人,如果出现在西城区,就是因为有些特殊癖好来找这里的暗门子, 可是那都是些大老爷。像赵霁这样精致的小少爷, 她可从没有在西城这个地界儿看到过。

这个姓张的大婶儿偶尔会去大户人家帮忙做针线,礼数非常周全,看到赵霁立刻行了礼。

赵霁不想再耽误时间,挥挥手焦急道, “快给我带路。”

“唉唉~”

看到赵霁如此坚决, 张大婶儿不敢在耽搁。在前面带路,三转两转, 就带着赵霁来到了杨小二家。

这是一间泥胚茅草房,只有大小两间房,大房间里一溜土炕,看来是一家人睡觉的地方。因为窗户太小,屋子里非常阴暗。还没走进去,赵霁就听到了杨小二的哭声。

屋里已经聚集了五六个人,看到张大婶儿带着人进来,逆着光看不清楚,里面的人还以为她把杨小二的父亲扬大壮带回来了,“大壮,你回来啦。你媳妇不行了,符水都灌不进去了。”

张大婶儿原本是去找杨小二他老爹的,正巧在路上在路口上看到了杨小二,就把他先叫回来家,正要去另一个方向找出门干活儿的杨大壮,又被赵霁叫住了。

张大婶儿连忙解释道,“大壮那儿我还没去呢,就遇到了这位公子,他说他是郎中,我就把他带来了。”

这时候赵霁也挤进了这间屋子,杨小二先认出了赵霁的衣服,惊讶道,“大爷,您怎么到我家里来了。”

赵霁温和道,“我会医术,所以跟过来瞧瞧。”

杨小二跟了赵霁一路,心里觉得他是一个好人,不是什么拿穷人取笑的恶少,既然赵霁说会医术,杨小二连忙挤出人群,跪倒在赵霁面前,“大爷,求您救救我娘吧。”

说着就要磕头,赵霁连忙把小孩儿拉起来,轻飘飘的,一点分量都没有,这个小孩儿实在太瘦了。

赵霁心里感叹着杨小二的营养不良,却没有说什么,而是忙着出言赶人,“这屋里太挤了,病人需要新鲜的空气,留下一个人跟我说说病人的情况,其他人都出去吧。”

杨小二连忙道,“我知道,我留下来就可以了。”看到赵霁点头答应了,杨小二又对屋里的其他人鞠躬道,“多谢各位大叔大婶儿,多谢大家照顾我娘。”

这些人都是杨家的邻居,杨家两口子平时待人大方和善,遇到事情,邻居们也愿意帮忙。听到小孩道谢,众人也不敢耽搁这位自称会医术的贵公子,连忙退了出去。

邻居们退出了房间,也都在门口瞅着,能够来帮忙的邻居都跟杨大壮夫妻交好,自然希望赵霁医术了得,能够治好扬大嫂的病。

都是老街坊,杨家的事情他们全都门清,杨家老辈早几年都死了,剩下两口子带着两个孩子过活,这位杨家大嫂的身体一直不好,但也不算太坏,只是不能干重体力活儿,但她有一手做针线的手艺,平常也会到一些大户人家帮忙做衣服。杨大壮在南城的轿子店当轿夫,两口子都勤快,日子算是过得不错。

可是一年前,杨家的闺女杨大姐刚刚嫁人不到两个月,就在婆家吊死了。

杨家人丁单薄,但是也叫了些街坊朋友上闺女婆家讨说法。

婆家人说,杨大姐偷吃东西,被骂了一顿,自己想不开吊死的。偷家里东西是媳妇的重罪,婆家最多愿意赔二两银子。

但是扬家两口子却不依,他们只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因为扬大嫂身体不好,将来肯定不会有其他孩子了。而且自己的女儿自家了解,是个很乖巧的孩子,如果不是饿很了怎么会偷东西,何况偷东西只是婆家的一面之词,女儿身上的层层叠叠的伤痕,却显示出并非只是被骂了一顿,而是经常遭受毒打。

当时杨家两口子就后悔的直哭,当初嫁给那家人,就是因为那家是独子,而且在南街有一个卖熟食的摊子,家里条件不错,满心想着女儿嫁过去享福,没想到却把她推进了火坑。

杨家两口子带着朋友邻居抢回了女儿的尸体,看到那些伤口,就打算去衙门告状,不要钱,就要给那家人治罪。

他们两口子,一个出入高门大户,一个当轿夫走街串巷,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当时就告到了管理西城区的安宁县衙门,一场官司打下来,花了十两银子的积蓄,结果判案的县丞只判婆家赔付杨家十五两银子。

安宁县在京城里,芝麻绿豆一样的小衙门,对于这样有人命的案子,都不敢怠慢。但是仵作验尸,杨大姐的确是自己上吊死的,身上有伤,但是婆家声称她顶撞公婆,偷东西,才实行的家法。

婆家拿不出偷东西的证据,杨大姐又是自杀,衙门就在两头和稀泥,判了一个十五两银子的赔偿。

回家过后,身体不好的扬大嫂就添了心痛的毛病。

杨大壮带着人上门闹事,那家人的生意也黄了,终于赔了十五两银子,但是那点钱还不够给扬大嫂治病的钱。

最近扬大嫂遇到了一位江道长,已经有了转好的迹象,不知道为什么又突然发病。

杨小二把邻居们送出去之后,就简单的跟赵霁说,“去年我姐姐死了,我娘就得了这心痛的毛病,花钱治过两回,最近她都好多了,下地走动都没问题了,我们都以为她好了。没想到又犯病了,而且比之前两次还严重,先前人还能醒过来,现在呜呜呜~~”

看来杨小二的母亲是心绞痛的病,现在人已经昏迷了,呼吸困难,脸色发白,嘴唇乌青,显然是血液流通不畅。赵霁判断了病情,拿出速效救心丸压在她的舌头底下,光是撬开她的嘴,就耗费了很大的力气。

之前赵霁还想用硝酸甘油做炸/药,但是燕云开统兵能力太强,根本不用格外的攻击性武器,就把魏王府和董家人铲平了,根本用不到炸/药显示威力的时候。

不过也幸亏燕云开动作快,曲熊很快就跟魏王亲密党羽一起斩首了,如果燕云开动作太慢,曲熊都没机会跟死在徽州府的李素儿做一对鬼鸳鸯了。

这两个人的感情真是让人无话可说,因为他们谋害赵老爹的原因,居然真得只是因为感情因素,赵家的铺子房子都是被钱师爷得了。

就在赵霁给扬大嫂喂了药,开始观察她的病情变化时,杨小二对赵霁仔细讲了他们家的遭遇。一说到官司的事情,赵霁又想起了赵家那场已经了结的官司。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