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囚鸟(91)

而今看明白了,只觉得此人极美甚美,甚至难以用言语描述,连阿桃这般美貌也输在无她那般撩人韵味。若是阿桃要得那种韵味,恐怕得好好修炼十年。

可这妃子年纪极轻,刚值花信之年,就如芙蓉吐露,蔷薇带水,男人敌不过她一眼魅力。

阿桃突然想到原来学过一句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想来杨妃倾国倾城不过如此。

她正发呆,但听景帝唤了声“…宝瑟”。

阿桃整个人怔在原地,正巧燕珩上来,她下意识地望向燕珩,手指不着痕迹地点了点宝瑟的方向。

好笑在两人就算在闹和离,默契竟丝毫不减,只一个动作,燕珩便明白阿桃在问什么。他微微颔首,给了肯定的答案。

阿桃当真孤陋寡闻,直到现下才知道,坊间流言中那让哀帝亡国的宝瑟夫人,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景国皇帝后宫中炙手可热的妃子。

作者有话要说:上京篇开始了,一些之前提到过的夏国人物会慢慢出场,阿桃和燕珩这对小夫妻共同面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多是无奈吧。

明天还是十二点~

第75章 红梅雪

之前阿桃终日在玉芙殿里待着, 从宫女太监嘴里听得了许多夏国旧朝的八卦绯闻,其中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宝瑟夫人承宠。

都道宝瑟夫人本是仙韶院的一名乐工,自幼在入宫中学艺。宝瑟十分争气, 不但出落的一年比一年水灵。若是单有好相貌也就罢了,宝瑟将一把阮琴弹得百转回肠, 哀帝一次路过仙韶院,听过一次后就离不得了,忙叫人把弹琴的宫女请出来,当十五岁的宝瑟婀娜多姿地出现在哀帝面前时, 夏国最后一个祸国妖妃就这么横空出世了。

哀帝治国理政的能力本就稀松平常,既不上心, 也不擅长,反倒在诗词歌赋上造诣极高。玉芙殿内现在还保存的有哀帝为宝瑟夫人谱写的乐曲,时而荡气回肠,时而婉转灵动,听那些懂行的宫人评价唐明皇的霓裳羽衣也不过如此了。

阿桃当然难以品鉴出其中精华, 但只回想那段乐曲,在瞧宝瑟,叹息真真配这等绝色美人了。

众宾客落座, 说起征伐高丽一战, 景帝心情大好,宝瑟夫人主动提议道:“不如我为陛下献上一曲吧。”

其实身为皇帝妃嫔, 于中原礼教而言,绝不会轻易在大臣面前在宴会中献艺的,这算是对皇家的不敬。

但宝瑟夫人貌似从来不知何为低调,常在哀帝宴请宾客时弹琴助兴,这点成为文臣讨伐弹劾宝瑟夫人最重要的一点。但哀帝认为, 礼教森然下教出无数个无趣的女人,而大胆的宝瑟显得尤为珍贵,这与不爱政治爱文艺的哀帝不谋而合,可能放浪不羁的文人墨客间总有心心相惜,哀帝越发宠爱宝瑟夫人,甚至挥金如土开凿芙蕖池,修建宫殿,只为博美人千金一笑。

宝瑟夫人那放浪的性子似乎在景国显然得到了充分的释放,阿桃看她朝景帝盈盈一拜,而后从容地走到雪中,端好宫女送上来的阮琴,手指翻飞,琴音如月光般倾泻而来,靡靡之音撩人心弦,确实让人心情愉悦,忘记烦忧。

阿桃却无心在专心听曲,她打量那白雪红梅中的宝瑟夫人,那般志得意满,没有丝毫亡国之痛,阿桃只觉得闷闷的,不出来上的感觉。

可能她遇到的都是夏国人都是包含深仇大恨的,且不说嘉宁公主和兰翦,也不提高忆柳,就单看燕珩,他不是也憋着阴谋阳谋一大堆吗?

对于亡国之痛,这么无动于衷,甘之如饴的,宝瑟夫人还是头一个。

手边的马奶已经煮好,宫女为阿桃倒了一杯,阿桃满怀心事去拿,却不想拿杯壁十分滚烫,她被烫地撒开手,玉杯倒翻滚落在地,在大理石板上磕成几块,这动静不小,打断了宝瑟夫人的琴声。

景帝道:“怎么还毛毛躁躁的,嫁到了中原却一点规矩都没学到,可见是父母从小没教好你。”

这一句话让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阿桃的身上,她甚少参加宴会,之前到上京她只见了皇帝一面,领了旨就回家待嫁了。

而在东都事事都有燕珩照料,她无需费一点心思,也绝不会感到一点不适。

可这会儿景帝斥责,众人都盯着她,窃窃私语中无非讥笑她上不得台面,也有叹生的好相貌可惜脑袋空空。

阿桃眼睛胀胀的,想要起身赔礼。此时,她身旁的燕珩坐不住了,眼见缓缓起身。

可就燕珩起身的时候,竟看到元皓也站了起来。

两个人的目光彼此在空中交汇,皆是一愣。相对于燕珩不得已的收敛,元皓的厌恶与挑衅真是挂在眉梢,写在脸上。

这本是件很小的事,阿桃自己也能够应付,偏两个男人都冒出头来。众人瞧着,越发摸不着头脑。

不怪旁人不解,连阿桃用不解的眼神在这二人间打个转,燕珩她能理解,元皓又凑什么热闹呢。这两人一见面就明里暗里杠起来,可现在不是时候吧。

连景帝都看出不对劲,皱眉问他二人,“怎么,你们有话要说?”

阿桃扶额,生怕他两一个不对付说出好的来。幸而他们两都没机会说话,倒是宝瑟夫人笑道:“妾这曲子名叫芙蓉玉碎,方才郡主就不小心摔了杯子,真是应景,我还在想是谁这么识趣呢。”

景帝和缓了颜色,招手让宝瑟夫人回他身旁来,拥着美人道:“就你会说话。”

宝瑟夫人笑盈盈地窝在景帝臂弯里,问道:“陛下方才说什么呢?也说给我听听。”

“刚刚啊。”景帝指了指坐在左边的一位中年男子,道:“刚刚完颜说临安小朝廷在招兵买马,准备北伐呢。”

那名中年男子就是景国大名鼎鼎的完颜泰,彼时景国官制不完善,军职基本上是皇帝封给个人,譬如景国第一将领,景帝封他为神威大元帅,统领三军。

甘遂死后,完颜泰更是跻身前位,成为景帝开疆拓土最得力的助手。

宝瑟夫人将话题从阿桃身上岔开,着实让阿桃松了一口气,能让她放宽心听得景帝继续说:“那沈虞不过二十来岁,还是太嫩,我看不足为惧。”

皇帝这么说众人自然附和一二,但完颜泰却正色道:“沈虞虽然年轻,但他能从天罗地网中逃出生天,南下临安,现在更是迅速组织了五万人的兵马,来势汹汹,不可小视。”

这完颜泰连续用了两个成语,阿桃没见识地高看她一眼,要知道景国多数人不会说汉话,不会写汉字,更别提读兵书之类的了。

而在燕珩看来,完颜泰也确实与景国其他将领不同。景国与历史上那些雄踞北方,窥视中原的蛮族一样,骑兵了得,打快仗一流,但目光短视,不会攻城略地,只会抢掠财宝。

到了景帝这一带,能想办法将原始的游猎民族逐渐教化,提升文明程度,并怀着一统天下的想法打仗,已经是了不得的进步了。

可就是稍微有点进步,景帝已经觉得自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想那匈奴突厥等何等凶悍,不也没能入住中原吗。而他却能定都上京,将夏国赶到了长江以南。

上位者嘛,难免膨胀。

完颜泰时常提醒景帝,不要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不要学着先辈们贪恋金银和美女,要趁热打铁,统一山河。

景帝虽然重用完颜泰,但也挺有主见,谏言听一半略一半。就如方才的话,景帝用手中一杯酒搪塞了过去。

完颜泰还要说什么,景帝身旁的大官宦刘利开口了,他道:“如今高丽落败,东北无战事,西凉龟缩,不成气候,蒙古在瀚海,还是蛮人,连刀剑都造不出来。吐蕃和大理在南边相争,那那是临安笑朝廷要操心的事,陛下何不坐收渔翁之利。完颜将军不必劳烦忧心了。”

瞧瞧会说话的人,几句话间分析了天下局势,还下了定论。他是惯会顺从景帝的心思,景帝就吃这一套。

完颜泰碰了软钉子,还被景帝开玩笑地说了句急功近利,一顿酒宴喝了一肚子的气,那瞧刘利的眼光,恨不得把这阴阳怪气的太监抽筋扒皮。

刘利却不管他,从容不怕地在旁侍候。酒过三巡,景帝有些上头,可兴致很好,还能指着燕珩与阿桃说:“你们这样才好嘛,闹什么和离。我看,不如燕平思就在这里给郡主道个歉!元桃不可再气了,我已经给你出过气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