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都走了,程玥便让程瑾行去吃饭。
她跟程文还有大花是在午时前吃了才开门的,所以还不饿。
程瑾行的确饿的慌,闻言就往厨房跑去了。
厨房里,请来洗碗的大娘还在奋战,水井边堆着一大堆盘子碗碟和筷子。
“姑姑,咋突然间多了这么多客人啊?”
吃了午饭之后,程瑾行问道。
“据说是码头现在多停靠了一班船,以前那班船不停咱们这儿的,也不知道怎么的,那客船的主人决定从今天开始每天午时停靠了,这不,就多了这么些客人!”
程玥答道。
“啧啧啧,咱们家要发啊!”
程瑾言摇头道。
“你小子不在家里怎么跑这儿来了?”
程玥笑问道。
“我这不打零工来了吗?没钱啊!姑姑,晚上我还来,成不?还是像以前那样,一百文一天,怎么样?我啥活都能干的。”
程瑾行想到了自己过来的,目的,赶紧说道。
“早上不是才给你银子了吗?”
程玥疑惑地问道。
第509章 生意好起来
“这谁还嫌手里的银子多啊!姑姑,你就答应我吧!”
程瑾行拉着程玥的胳膊撒娇。
“好好好!答应你答应你!小小年纪就钻铜钱眼里去了,这可要不得的!”
程玥无奈地道。
“姑姑最好了!姑姑,我还要回家跟爷爷下地。你借马给我一用,我在酉时准时过来!”
程瑾行又想到了上午答应程顺的事,说道。
“懂事了啊!都知道替你爷爷分担了啊!好吧,去吧!对了,给你奶奶说,晚上不用准备咱们的饭了。我估计晚上的生意也会很好。我们就凑合着在店里吃算了!”
程玥嘱咐道。
“成!那我先回去了!”
程瑾行去后院卸了马车,直接把马给弄了出来。
然后骑着马就往回赶了。
回家之后,先是进屋把给薛含玉买的礼物藏到了自己装钱的盒子里,然后才去找江氏。
“瑾行你咋这才回来啊?吃饭了没?给你弄的冰粉还在井里呢!”
江氏问道。
“奶奶,我吃了。我中午去姑姑那儿帮忙了,今天生意好极了,大花一个人还没适应。我晚上还要去呢!爷爷下地了吗?”
程瑾行一边回答一边往井边去捞冰粉。
“嗯,你爷爷中午骂你呢!一会儿跟他说,你去你姑那里帮忙了,他就不骂你了。你说你晚上也要去,你这下午回来干啥?就在店里跟你爹一起休息啊!这么累!”
江氏又道。
“我没事的。奶奶,那我去地里了。噢,对了,姑姑说,晚上我们都在店里吃饭,你别准备我们的了!”
程瑾行扬头直接把一大碗冰粉喝了下去,顿觉全身舒爽。
“晓得了,晓得了!给老头子也带一碗冰粉去!”
江氏麻溜的装了一碗,盖上盖子,交给程瑾行。
程瑾行抱着就去了。
……
从初一开始,程氏私厨彻底的火了。
还是第二天程玥才知道,原来是之前她做早餐给老太太吃的那家,叶老板的功劳。
叶老板有好几艘客船,货船都是在燕江上面行走的。
他一声令下,以前不在桃源县码头停靠的船,现在只要是午时跟酉时到了这边,都会停靠的。
而且他的船一般很准时,绝对不会误点。
而这客船下客,光顾他们店也是有好处的。
客船上是各处的商人,有一半是云州府的人,他们吃了一顿之后,就回去大肆的夸赞,导致很多云州府其他县的人特意过来吃。
桃源县本县的人一看,哟,名头都传那么远了,作为本地人,是不是要去尝个鲜呐?
不然到时候别人说起程氏私厨,你一个桃源县人还没吃过,那不就是笑话了吗?
贵是贵了一点,但带着全家去吃一顿的钱还是有的。
于是乎,程氏私厨的生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的好了起来。
程玥跟程文每天都很忙,但都很开心。
特别是当没晚上回家在堂屋跟着家人一起数银子的时候,是最开心的时候。
很快,就到了六月初四。
程氏私厨在初三晚上就张贴了告示,东家喜事,休息两天。
第510章 蹭面的
大多数人可是急坏了,专门来吃的,怎么就关门了呢?
这可不行,要问问东家有啥喜事了。
于是,跟左右的店铺一打听,得知东家老爷子五十大寿,住得不远,就在城外的杏花村。
据说办酒的主厨就是这私厨的兄妹俩。
于是乎,有人就动了心思,去尝尝味道了。
人家六十大寿,这礼是要送的吧!
嗯,包个一百文成了吧!
比私厨还要划得来一些呢!
有占便宜的,也有真心想给老爷子贺寿的,都准备初五正酒的时候去吃上一顿的。
反正大家都是云州人嘛!
还有人连初四晚上的寿面都想去吃的。
……
初四一早,就有很多车辆往杏花村来了,都是给程家送食材的。
杏花村的村民们,也一个个的去程家帮忙。
垒灶头,刷锅刷碗刷碟,帮着摆放桌椅,择菜……
巳时,程家就热闹起来了。
程武带着程瑾行还有衙门轮休的兄弟以及村里的大小伙子们进山去弄柴火去了。
村子里离得后山近,程家又各有各的活,所以,都是等到了办事这天才去弄柴火回来的。
张里正作为整个宴席的总管,早已经用红纸写好了帮忙的人该做什么的。
而程玥作为厨房的总管,也安排起了被张里正分配到厨房的人来。
程家的厨房用来蒸饭,一个大甑子,三个婆子。
炒菜炖菜都在程家外面的一颗大树下,现搭的灶台。
顾雪兰忙上忙下的给大家拿东西,拿里缺什么,她就得找出来。
江氏也在忙碌着。
薛含玉就带着宁娃子在外面玩,她不去如意庄之后,晚饭后会跟着江氏一起到村子里散步,也算是认识了一部分村里的人。
村里人都认识她,知道她跟县令关系不错,所以,也没人会为难她的。
初四午饭一结束,程瑾言就坐在堂屋门口的一个桌子上。
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
跟他一起坐的,又张里正的大儿子,还有村里的一个姓刘的铁匠。
三人一个负责记账,一个负责收礼,一个负责给回礼。
回礼最后确定为十文钱,用红封装着,一户十文,昨晚一家人才包好的,准备了两百户,要是超过了两百户的话,就还再让人包了。
午饭吃得简单,但一桌子也有好几个菜。
基本上每一桌都是吃完了的。
到了申时,那些寿面的跟程家并不熟或是根本不认识的客人就来了。
“敢问这位大叔,您老是哪家的?我奶奶那边的亲戚?”
程瑾行看着眼前这位他并不熟悉的人,疑惑地问道。
“嘿嘿,小子,我是你家私厨的客人。这不听你们隔壁店铺说,老爷子五十大寿吗?所以就来了。我家住桃源县东城麻花巷,谢老三!”
谢老三嘿嘿笑道,把手里的银钱甩给刘铁匠。
刘铁匠大略数了一下,五百文。
程瑾行记下了,然后张里正的大儿子就给了一个红封作为回礼。
谢老三笑嘻嘻的结果,然后转头去找位置坐去了。
“嗳!谢老三你这臭小子也来了!咋不叫上我啊!”
“董老五,快点来坐吧,一会儿赶不上头轮了!”
第511章 不在预计之内
随后好几个来上账的人程瑾言都不认识,他有些懵了。
“娘,娘,你过来一下!”
程瑾言叫住了往堂屋路过的顾雪兰。
“咋了?”
顾雪兰正忙着,但还是往记账桌那里去了。
“娘,来了好些不是咱们亲朋好友,但是在咱们家小酒馆吃过饭或是打算去吃饭的人。他们都上了账了。你看,是不是让姑姑再多准备一些寿面和菜,我担心一会儿吃不够!”
程瑾言道。
“程大嫂,瑾言小子说得没错啊!我听这群人的意思是,从你们家馆子左右店铺得知老爷子过寿,跑过来的,不在你们家的预算之内的!”
刘铁匠也跟着说道。
“成!我跟阿玥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