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知青白富娇(11)

谁知人家是扔了锄头拿起坎上放着的水杯喝水,咕噜噜的两口就没了,喝完还见他豪迈抹了把嘴角。

温黎无语,缓了缓蹦跳的小心脏,回头继续跟着邓和平出了田野。

——

二人行走间没什么话,公社离红旗村不远,大概就一两里路,走走很快就能到。

从田野到村口的一段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大多收拾好要准备回家做饭休息了,见到大队长都朝他笑着打招呼,随后视线自然就放在他身边的温黎身上。

有胆子大的人直接上来问她是谁,邓和平都笑着回复人家,说是队里新来的知青,他要带她去公社里办事呢!

一时间大伙儿都对她这个新来的年轻貌美女知青频频投来目光,把温黎盯得不自然极了。

这样的打量一直持续到两人走到村口,便再没了什么人影。

夏日六点的天还是黄昏时候,夕阳照在身上依旧有些小刺痛。

炎热的天加上走的这一段路,温黎好不容易稍稍缓和几分燥热的身体,现在又是出了大堆汗,密密麻麻布满整个额迹。

“温知青啊。”寂静的乡野小路,邓和平突然出了声,她转头抹了几下脑门上的汗,投去疑惑目光。

他看了她一眼,随后继续道:“既然你来了咱红旗村,那就是村里的一份子,以后有谁欺负你都可以来找我!”

说完他好像意识到这话有些过了,忙又补充一句,“那啥,以后有啥事不懂的,都可以来找我!”

温黎楞了两秒,不知道是不是这年头的人都像他这么热情淳朴,不过人家这样对自己,她自然是感谢的,所以。

“谢谢邓队长,我觉得红旗村的村民都还挺好的。”她如是客气道,本来也就才来两三天,什么也不太了解。

谁知邓和平起了兴致,一开口嗓门都变高了不少。

“那是,咱红旗村的人一直都这样,热情又好客!”

在这点上,他一点也不谦虚,看得温黎不禁面露笑意。

两人之间气氛倒是挺和谐,继续聊了些闲话,没多久便走到了办身份的地方。

一座普通白色砖瓦平房出现温黎在视野,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正前方有两道矮台阶,最顶上有一块白色木板,正正方方写了几个大字:人名公社,那便是此次前来的目的地。

邓和平带着她走了进去。

也许是因为他这个大队长在村里以及社里的人缘比较好,办事的人很快就给他们办好了,温黎还看见那办事的男人娴熟地跟邓和平聊了几分钟天,熟络的样子分明就是关系好。

天色不早了,两人迅速办好身份信息邓和平又带着她上了路,路上竟是遇到了下午站在他旁边的两个男人,笑着跟刚办好事回来的两人打了个招呼,相互笑着结伴就走了。

温黎没放心上,继续走自己的路。

本来她是觉得今天让邓和平陪着走了这么多路有点麻烦的,叫他一会儿送到萧家不远处的那颗大榕树下就行了。

他当时应承了一句,但最后还是把她送到门口,又叮嘱她回去好好休息,睡饱了明天好继续上工,才缓缓挪着步子走出了萧家范围。

忙碌了一天又走了这么多路,温黎是连去烧水洗澡的力气都没了,看到床就想扑上去。

但是内心深处的小洁癖拼命阻止她,这才慢吞吞挪着步子去了厨房。

她进萧家院子的时候脚步放得很轻,那时候已经七点多了,外头也已经黑沉了下来,院子里没点灯也没有灯,只余厨房的朱红色蜡烛弥散着昏黄光线,从微启的木门边投出来,土墙上还印了两道颤动的身影。

“萧姐姐。”温黎轻声喊她。

正往灶膛里添木柴的萧燕梅闻声回头,含了笑朝她挥手,“温黎回来啦!我正烧水呢,你歇息一会儿刚好可以去洗个澡。”

她站起身,在腰间擦了把手,“哦,对了,那桌上还给你留了碗粥,你去吃了吧,还有个糙面馍馍,不知道你吃不吃得饱,到时候要是还饿,你就跟姐说。”

温黎听了瞬间不好意思,乡里人的淳朴她今天可算是见识到了,开口拒绝的话挂到嘴边都吐不出来,直接像一团棉絮堵在喉口。

“萧大哥没跟你说吗,我今晚不在家吃的。”虽然感觉这样说不太好,温黎还忍不住问她。

萧贺钦此时正杵在厨房小角落的几个小桶边搅拌着什么,应该又是喂家畜的东西,没回头看她俩。

第9章 换活

“哦,贺钦呀,他说了呀,他说你要去办啥事来着,还说你不回来吃饭了,但是他又不知道你不回来吃饭要去哪里吃,我就寻思着吧,你应该没地儿吃的,就给你留了点。”

语毕她看了眼自顾自蹲地上搅鸡食的萧贺钦,又问了一句,“你吃了吗?”

温黎哭笑不得,看着这个朴素的萧大姐,心里暖流不止。

“吃了,我吃过了,我那屋里还有从家里带来的干粮,刚刚回来就去里面找来吃了。”

“哦,这样啊,那也还成,没饿着自己。”萧燕梅笑笑,听到身后大锅底下传来的响动,又跑去添了把柴,随后揭开锅盖瞅了一眼,对着温黎笑道。

“呀,水刚好开了,你要不先去洗个澡?”

温黎这次没拒绝,忙开口道了声谢,便拿了角落里放着的大木桶来到锅前站好,捞过灶台上倒放着的大木勺开始盛水进入木桶。

哗哗的水流声响彻在寂静夜空的寂静房间,还有热腾腾的雾气不断扑面而来,极高的温度烫得她止不住地眯眼。

萧燕梅还在下面添柴,准备再烧一锅水。萧贺钦依旧保持那个姿势不变,只是等到温黎吃力抬着木桶出来,他才站起了身。

“贺钦,还不赶紧给温黎提提桶!”萧燕梅见自家老弟一点服务女同志的自觉也没有,忙开口提醒。

这温知青柔柔弱弱的,又是刚下乡来他们村,“孤苦伶仃”的一个小姑娘,举手之劳能帮还是就帮帮人家,这点为人处世之道她还是知道的。

就是也不晓得她弟萧贺钦是怎么了,以前瞧着不都挺机灵的,咋就对人温知青这娇弱的小姑娘不上心,且人家长得那副明媚模样,不说多献殷勤,这抬水的小事情帮帮忙又没关系。

萧贺钦本来没有要帮她提桶的意思,但他姐都那样说了,只要不是个厚脸皮的都会上去帮两把手。

那木头本身重量就极重,现在又装了满满一桶水,别说小知青温黎了,就是萧贺钦抬起来也要费点力。

一路拎着木桶一直走到茅房外面,萧贺钦才弯腰放到地上,温黎跟在后面迈着小步子,等他放好后自己拎着木桶走了进去,临走前还柔柔对着他来一句。

“谢谢。”

城里人就是客气。

萧贺钦转头,抓了把短寸头回了厨房继续搅拌他的鸡食,脑子好像魔怔了,无限循环她那句轻柔的“谢谢”。

靠!

正开心吃晚饭的小鸡小鸭被面前男人的凌空一脚踢地扑棱翅膀,随后是一阵“鸡飞鸭跳”,凌乱的爪子尖锐声响彻寂静的夜,连在里头洗澡的温黎都听见了。

……

厨房桌上的那一碗糙米粥,很清淡,水也多,里面加了些不知名野菜,粥碗旁边放着个小碗,装的是一个杂面馍馍。

温黎伸出一只手戳了戳,戳不进去,完全没有现代馒头的那种松软,分明就是一块灰色石头!

所以看着这一幕,她自然是吃不下的,即使这是萧燕梅的一番好心。

累了一天总算是能好好躺倒在木板床休息,温黎喟叹一声,闭目开始思索今后在红旗村该怎么生活。

现在是1976年,距离恢复高考还有两年,距离知青返程还有大概三四年,但是恢复高考的消息一放出来,很多在农村的知识青年都想方设法要回城。

为了一张病退证明,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有乱吃药的,有喝农药制造“心力衰竭”的,也有已经在农村成家的人为此抛妻弃子、抛夫弃子,而这一切的一切,只为返城。

温黎自认为是个比较“自私”的人,若是那一天真的到来,或许也会不惜一切搞到去城里的名额,虽然还有好几年,但这些事情都可以考虑起来了。

且她知晓时代的进程,很多事情做起来事半功倍。

若是想早些回去,其实可以参加高考,但自己现在也二十二了,两年后都二十四岁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