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娇女的古代团宠生活(361)
以免吓着阮氏,楚辞没说燕帝又想搞幺蛾子,浅浅笑道:“阿奶和我一道去吧,我们今年在长安过年。”
去了长安,就能见到叶佋了。
生离十几年,阮氏做梦都想再见到他。
阮氏有些心动,却只是默然,并没有马上答应。
楚辞知道她的顾虑,阮氏是担心会给她添麻烦,便道:“年底我就及笄了,阿奶若是不在,便不圆满了。”
阮氏闻言,果然答应了:“好,阿奶随你一道去长安,今年,我们一家人整整齐齐地过个团圆年。”
宋小弟得知阮氏和苏氏都要去长安,却没打算带上他,瞬间就伤心了,瘪着嘴,泪眼汪汪地说道:“阿姐,我也要去!我要跟你们一起去!”
他不在,怎么算得上是整整齐齐呢!
阮氏原以为楚辞也会带上宋小弟,不由看向她。
楚辞道:“你不是要去书院上学吗?”
宋小弟忽然就被噎住了,然后觉得自己被抛弃了,声音闷闷的,听起来有些可怜,又有些难过:“阿姐,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这惨兮兮的模样,看得人的心都软了,楚辞拭去他脸上的泪水:“怎么会,阿姐最喜欢奚儿了。”
“那为什么不带我一起去?明明阿娘也可以教我的。”
思及此,宋小弟心里的悲伤逆流成河。
阿姐不但不带他一起去,还找借口搪塞他,他真的太难过了。
越想越伤心,眼泪都止不住了,宋小弟哭得鼻涕都出来了。
楚辞哭笑不得,拿着帕子,给他擦一擦眼泪鼻涕:“此去长安少说也要好几个月,要是书院的夫子以为你只顾着玩,而荒废了学业,将你赶去书院,那怎么办?”
哭声顿住了,宋小弟的目光闪烁了一下,低着声音气短道:“我可以去县学。”
竟还想好了退路!
楚辞又好气又好笑:“你不是说要考状元吗?如今却为了去长安,连被书院辞退都无所谓了吗?”
宋.状元.奚表示,他真的是一个好学向上的好学生。
如果只是楚辞一人去长安,他不会这么想去,但一家人都走了,只剩下他一人,心里就委屈伤心得不行。
可是,他又说不过阿姐,更难过了。
宋小弟幽怨地看着她,抽泣道:“阿姐不喜欢我,阿奶和阿娘也不喜欢我了,这个家再也没有我的容身之地了,我,我太可怜了。”
这是要离家出走,威胁她吗?
胆肥了啊。
第953章 有个照应
楚辞丝毫不受他的威胁,甚至还挑着眉威胁他:“你要是敢离家出走,那就再也别回来了。”
宋小弟仿佛听到了心碎的声音。
觉得被伤害到的宋小弟捂着自己的心口,脸上闪过悲痛的神情,仿佛再也忍不住了,顿时放声大哭。
忽然就觉得自己不是人的楚辞:“......”
宋小弟向来都很乖巧听话,这次却哭闹不止,非要一起去长安,也不知道那些眼泪从何而来,简直比孟姜女还能哭,最后还是哭累了,才睡过去的。
可即便是睡着了,也睡得极不安稳,时不时还抽噎两下。
苏氏心疼极了,对楚辞道:“奚儿从没离开过我们,他要去,就带上他吧。”
苏氏还记得,刚把宋小弟捡回来的那会儿,他总是抓着她的衣角,缩在她身边,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怯怯地打量着,满眼都是不安。
楚辞思虑了片刻,点头道:“好,明日我去书院请假。”
宋小弟哭了大半夜,早上起来的时候便起晚了,一双眼睛肿得险些要睁不开,坐在被窝里迷糊了一会儿,哑着声音问道:“阿娘,阿姐呢?”
苏氏好笑道:“你阿姐去书院了。”
宋小弟蓦地坐直了身子,努力瞪大眼睛:“阿姐去书院是,是替我请假吗?”
他昨夜哭得那么惨,阿姐是心软了吧?
宋小弟有些不确定,看到苏氏点头了,高兴地在榻上滚了好几圈。
之后一直坐在廊下等着楚辞回来,一听到马车的声音就跟个炮弹似的冲了出去,仰着小脑袋,两眼亮晶晶地问道:“阿姐,你回来啦,夫子答应了吗?”
“答应了。”
“太好了!”宋小弟高兴地扑过来,抱着她的腰撒娇,“我就知道阿姐最喜欢我了,我也喜欢阿姐。”
楚辞揉着他的小脑袋,微笑道:“不过,夫子也说了,不能落下功课,等你回来,夫子还要考较的。”
“我会好好读书,不会把功课落下。”宋小弟信誓旦旦地保证。
一家人开始收拾行礼,此番一同去长安的,还有云烬和云澈。
为了能呆在郡主府,和楚辞朝夕相处,云烬仍然易容成她的侍卫,至于云澈,见过他的人不多,他又离开长安这么多年,没多少人认得他,住在郡主府,旁人只会以为他是宋家的孩子。
主子都回长安了,晏九自然也要跟着,为防被人认出来,也易容了一番。
明年二月便是春闱,已经有不少学子赶去长安,既然楚辞也要去长安,宋焦跟着她一道走,路上也有个照应。
宋焦和顾子阑向来形影不离,顾子阑收拾了一番,也动身一起走。
番薯的种子已经运送去长安了,她们便也没急着赶路,甚至遇到好玩的地方,还会停下来玩个两日。
一路游山玩水,十二月初才抵达长安。
一行人十分低调地进了城门,顾子阑和几人告别,往顾家而去,并未住进郡主府。
楚辞歇了一日,隔日才进宫面圣,这时,人们才知道她回来了。
第954章 太敢说了
那一万斤的番薯,大半个月前就已经运到长安了,它的高产量震惊了朝野上下,即便都过了大半个月了,坊间仍议论纷纷。
楚辞的名望也跟着往上涨。
这并不是燕帝乐见的。
紫宸殿里,燕帝半是开玩笑,半是冷然地说道:“明安郡主为国为民,功不可没,如今,天下人只知道有你宋楚辞,却不知还有朕这个皇帝。”
罗公公站在一旁,暗暗为楚辞捏了一把冷汗。
燕帝若是改了这爱猜忌的毛病,绝对是个贤明的好君王,无奈年纪越大,疑心越重,总想把所有的事情,所有的人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连他这个服侍了燕帝几十年的老太监都觉得如履薄冰。
楚辞面色如常,淡然道:“臣女有今日,全仰仗于陛下,陛下是天,臣女是尘,尘泥归于土,总是轻易叫人瞧见。”
燕帝的目光依旧犀利沉锐,道:“那番薯虽不如米面精细,但也确实能饱腹,如此高产量的新粮,不知能养活多少百姓,你立此大功,朕该赏你什么好呢?”
皇帝要赏赐是一回事,臣子自己开口讨赏又是另外一回事,通常情况下,都会说不要赏赐,什么为君分忧,臣子本分之类的。
楚辞却不按常理出牌,拱手道:“臣女谢陛下隆恩,臣女喜欢银子。”
话音刚落,殿中随侍的宫人纷纷侧目。
不愧是明安郡主,也太敢说了。
就在众人以为楚辞会惹得燕帝生厌,燕帝却笑了,不但笑了,还赏了她两大箱的银子,且还是黄金。
楚辞拱手谢恩,唇角微微勾出一抹笑意。
以燕帝的性子,若什么都不要,反而会惹他猜忌。
一个有欲望的人,难道不比直臣、纯臣更容易掌控吗?
燕帝不是喜欢掌控一切吗,那她就给他这个假象,满足他。
试探完,燕帝才说回正题:“上等良田栽种,亩产能有多少?”
楚辞估摸了一下,斟酌道:“最多不会超过八千斤。”
五千斤就已经很惊人了,若是能有八千斤......
如此高的产量,就算碰上灾荒年,也不怕死人,最重要的是,百姓家家有余粮,那就不愁没有军粮。
燕帝野心勃勃,自然想一统天下,四方归心,都臣服在他的脚下。
之前之所以会答应西越求和,除了担心西越拼死一战,跟南燕鱼死网破之外,还有便是国库空虚。
楚辞见燕帝目色渐深,似乎另有打算,微微低下头,眼观鼻鼻观心,抿着唇角,默然不言。
之后,燕帝又问了一些其他的问题,楚辞一一解答,燕帝心中有数,没多久就让她跪安了。
从紫宸殿出来,楚辞带着燕帝的赏赐回到郡主府,看见苏老夫人拉着苏氏说话,两人的眼眶都红红的,显然是哭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