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炮灰败家子(穿书)(74)

崔小云赶紧点了点头,道谢后就匆匆离开了。

离开的崔小云并未发现,老村长和崔万互相看了一眼,虽然什么话都没说,可在他们的眼里仍旧看出了狐疑。

……

今年的崔家有些热闹又有些安静。

崔三家是热热闹闹,早早就已经买好了过冬的物什,因为个个手中有银钱的缘故,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完全没不舍得。

而老屋那边就过于安静,崔行仍旧被关在牢中,崔老太许是知道再闹也没用,只能憋着一股气,任谁都不理,家中事物也不插手,所有事都是崔老爷子和崔四家留下的两个子女做的。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崔路跑商回来。

崔路回村的那日在下着大雪,崔小云正陪着芽丫头堆着雪人,听着从远到近的马车,她望去看着赶车的人,有些陌生又有些熟悉。

倒是芽丫头歪着头盯了一会儿,随即大声叫唤:“四爷爷!”

崔路从马车上走下来,双手抱起冲过来的小丫头,乐呵道:“不错,还记得四爷爷。”

说完,对着还蹲在那里的崔小云道:“倒是小云,怎么不认得四叔了?”

“四叔。”崔小云缓缓叫着,这才知道面前这人是她来了半年多都未见过的四叔。

“快一年多没见了吧?小云真是长大了。”崔路笑着开口,看着小云并未做妇人的打扮,心中起了疑惑。

在外一年,他只知道小云与人定了亲,算算日子应该是成亲了,这次回来还专门带了补上的礼,可怎么瞧着,还没成亲呢?

虽然有些疑惑,崔路并未直接问,打算先了解清楚,省得贸然发问伤了小姑娘的心。

正说着话,余氏听到动静走了出来,见到来人先是一愣,随即打了招呼赶紧着道:“四叔你还是先回家一趟吧。”

老屋那边乱成一遭,明明一家人却像是仇人般,而且大伯身世再加上二房和三房不是阿奶亲生的缘故,他们都不好劝阿奶,现在四叔回来,倒是最好说话的人选。

“出什么事了?”崔路将芽丫头放下,慢慢拧紧了眉头。

都是长辈的事她不好随意评论,余氏也只是大概的说了下,具体的还得四叔自个问。

“阿叔,到了没?”

而正到这时,马车里响起了脆生生的声音,等人往去,就见到白嫩的小手掀开车帘,从里面探出一个小脑袋。

孩童才睡醒,大大的眼里还带着睡意,刚探头出去,见面外面几个陌生人盯着她,又害怕的赶紧将头缩了回去,还巍颤颤的在小声哼哼。

崔路赶紧走上前,对着马车里的孩童缓缓说了几句,话音特别的温和亲切,等安抚好孩童,才将她抱出马车。

突然冒出一个两三岁的孩子,仍谁都觉得奇怪,而且看着车内也不像有其他人的存在,余氏好奇的问道:“四叔,这是?”

崔路小心翼翼抱着怀里的孩童,对着面前几人解释。

“这是我好友的闺女,叫她巧儿就好。”

第63章

巧儿将头搁在崔路肩膀上, 睁着双大大的眼睛打量着对面几人瞧了一会后许是没什么兴趣,便没再盯着,而是柔柔的道:“叔,我饿。”

崔路听着,便赶紧在马车上翻了翻, 找出糕点给小女娃投喂。

两人瞧着特别的亲切,让崔小云等人总觉得有些怪异, 正要是父女还好说, 可偏偏不是父女却比亲生父女还要来的亲切, 真是……

“小叔,你回来的正好,珏之和莲儿很想你呢。”不怪崔小云提醒着,这都已经到了家门口不去见快半年没见面的儿女,反而在这里磨蹭着, 真是让人想不通。

“不急,先让巧儿吃几口。”崔路一边回应着,一边细心喂着巧儿吃着糕点,丝毫没想起要分给其他人吃。

当然, 现在的崔三家还真不缺这一口吃的,只是这种堂而皇之吃独食,还真有些过分了。

崔家还未分家,崔路的跑商的银子还是从老爷子那拿的,说明白一点他们还是一家人,现在四叔给别人家的孩子吃糕点, 对侄女孙侄女视而不见,这就有趣了。

崔路喂完巧儿,这才将马车赶到老屋门口,崔小云几人没打算去凑热闹,好不容易安静一些,等会儿肯定会大吵大闹起来,他们还是躲远些的好。

朱大英从外面回来,听到四弟回来的消息也没当一回事,倒是对那个巧儿有些好奇,“自家孩子不宝贝,宝贝外人的闺女,你家四弟是不是在外面变傻了?”

崔里悻悻然笑了笑,不知道该说些啥。

“算了,人家的事管那么多做什么。”朱大英嘟哝着一句,也不管老屋那边的事了,她道:“我刚去打听了下,咱们村子能过个好年,外面就有些惨,卖田的人不少,价钱也比往年来得便宜。”

“大概多少银子一亩?”

最先发问的不是崔小云,而是刘氏。

也不知道刘氏和崔庄是怎么商谈的,虽然过后刘氏的脸色不是很好,可好在接受了买田种地的事,如果能稍微便宜一些,最好不过了。

“良田往年最高是九两一亩,听说现在最低的才七两。”朱大英去外面转悠一天也不是没收获,打听来了不少事,她道:“不过这些都是散户卖得,田地都分散开,有些位置就离得有些远。”

田地离得远,到时候干起活来肯定不方便,不说耕种和秋收,就是平日里有事无事都要去田地里巡视几次,离得远确实不好。

“咱们村子里真就没人卖田了?”刘氏有些不甘心。

朱大英摇头,如果不是最困难的时期,谁又会愿意卖田。

不过朱大英此时眉眼带笑,她道:“虽然村子里没有,可我打听到个事。”

“何事?”

“你秀婶的娘家还有印象么?她娘家村子隔壁有个庄头再出售,一座四进别院,周边有良田五十六亩,还有一个小池塘,因为离你秀婶娘家村子近,那周边的坏境也挺不错,旁边还有个小山头种满了桃树呢。”

有山有田有池塘,多好的一个别庄啊,崔小云立马感兴趣,“那得多少银子?”

朱大英摇了摇头,“还得去问问才知道,不过五十六亩田,最多也不会超过五百六十两吧。”

五百六十两他们一个人拿不出来,可几家凑凑拿下这座别庄也不是不可。

集中到一块很好耕种,而且还能养些鱼或者种些藕,周边的山头多是桃树,桃花能酿酒,果实能吃也能做蜜饯,简直再好不过了。

“那就定这里?”刘氏听着也有些心动,别庄的地址她不知道,可她知道秀婶的娘家在哪,虽然有些距离,可到时候买头牛,路上也不会太耽搁事,更别说那里还有个别庄,平日里住在那也行。

朱大英见都有些意动,便决定下来:“就定在这!”

一家人都有些兴奋,买下庄子那可是能当地主了,一想想还真有些兴奋,甚至有人还开了口,商量着来年刚种些什么。

“要不种棉花吗?今年棉花上涨这么多,来年说不准还这么高得价。”

“别,地里哪有不种粮食的,还是主要种粮食的好。”

一人一个主意,都快争起来。

然而……

有时候事实永远没有想象中来得好。

别庄确实是在出售,只是价钱比他们想象中高得太多太多。

面对着牙人喊出的价钱,朱大英有些不置信的道:“八百两?怎么这么贵,不是才五十多亩良田么?”

“崔夫人,这种成片的良田本就贵一些,更别说有还有些其他的物什,如果您亲自去看看,便知道这座别庄值八百两。”

听着牙人的话,哪怕再值朱大英都没打算去买,八百两啊,换算下来能有八百亩良田了,比起五百多亩足足少了两百亩呢,怎么算都划不来。

朱大英摇了摇头,她道:“再看看其他的。”

“行,那我再带您看看其他地方。”牙人咧嘴笑着,他翻看着手中的册子,边找合适的地方边道:“其实这庄子挺走俏的,已经有人定下,好像也是你们村的人。”

“山沛村的人?”

牙人点了点头,“好像是个姓张还是章的吧,不是我经得手,也不知道具体是哪个。”

“章?章涡吗?”崔小云赶紧着问着,难不成章涡已经回来了?“知道是什么时候签订的单子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