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不可挡[快穿](64)

作者:甲子亥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打脸 系统 快穿 爽文 关键字:主角:孟则知┃配角:很多┃其它:末世 神操作征服世界! 作为命运之子,却总是被各类重生穿越配角夺取所有,轻则妻离子散重则家破人亡,而孟则知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打脸复仇。 世界一:在现代当首富(已完成) 重生富少想要逆天改命?你爸爸还是你爸爸,重活一次该跪还得跪! (第一个世界无cp) 世界二:在古代做名师(已完成) 恶毒嫡母想要贪财害命?吃了多少统统吐出来,不够的敲骨卖血来偿! 世界三:在娱乐圈做全民公敌(已完成) 骂人是种恶习,可我似乎戒不掉! 世界四:重立地府(更点击展开

第一、封建守旧者的反对,这样的人绝不在少数,甚至于现在天底下有多少读书人,就会有多少反对的人,毕竟他们读了几十年的圣贤书,念叨了几十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齐党的人再多,能有天底下的读书人多吗?

毕竟想要革新的从来只有齐党的人。

第二、皇室和勋贵世家的反对,皇室就不用说了,对那些勋贵世家而言,他们世代都是特权阶级,怎么可能容忍自己一朝失去权势。

他们要是抱团反抗,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第三、在民生没有发展起来之前,如何保障官员和平民拥有同等权利,富商和普通平民拥有同等权利,普通平民和偏远山村村民拥有同等权利。

做不到这三点,自由民主就是一场空谈。

因为通信不便,早期选举势必只能在官员之中进行,如此一来,新的特权阶级就出现了,一旦上层晋升渠道被新生的特权阶级把持,中下层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场改革也就走到头了。

想想就知道,这里面的任务有多繁重。

要知道孟则知原本只是想好好地养个老而已。

但他现在能怎么办?

只能是叹着气,答应了下来。

谁让儿女都是债呢,学生也一样。

他问:“所以你们第一步打算怎么做?”

梁省身两眼猛地迸射出一道精光:“调边军入内地,驻防各省。”

大乾有五十万边军,个个都是骁勇善战之人,只要每个省派上一两万人,加上各地的地方官本就大都是齐党的人,大乾就乱不了。

孟则知:“边军跟着你们造反能得到什么好处?”

谭正当即说道:“一旦造反成功,我们将废除贱籍。”

大乾的民籍分为良籍和贱籍,其中士农工商为良籍,奴仆及娼优隶卒为贱籍。

但贱籍的卒一般只指边军,毕竟京军和拱卫皇帝的侍卫亲军要都是贱籍,谁会去做呢。

而唯独边军是贱籍,是因为边军的来源很复杂,大部分是前朝和割据势力投降的归附军和因犯法而被流放的罪犯,乾太|祖立国之后,将他们编为军户,军户需要屯田自给自足,但土地却不归军户,也就是说军户明面上是佃农,实际上是农奴,而且军户父死子继,世代为兵,不打仗的时候还好,一户只抽一丁,一旦打战,那就是有多少男丁抽多少。

世代为奴,前途渺茫,近二十年来,边军军户的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六岁,大乾苦军户久矣。

毕竟初代军户绝大多数其实都是平头百姓出身,即便是罪犯出身,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他们身上的污点也早就洗干净了,更何况他们这么多年来为大乾抛头颅洒热血,所以大乾的军制早就该改变了。

梁省身等人想得很好。

等废除贱籍之后,他们会改军户制为募兵制,原本的军户要是想继续当兵的可以继续当兵,不想当兵的可以去做其他的行业,他们还会兴办专门的学校培养军户子弟,他们原本耕种的土地,也都会分给他们,谭正还让谭老爷等一众富商募集了上千万两银子,用以奖励他们。

如此,这些边军一定会听从他们的指挥的。

孟则知点了点头,至少梁省身等人的努力方向是对的,而后他话音一转:“但这还不够,因为这些短期的利益,你们能给,其他人也能给,所以你们还应该让他们看到一个长远的未来,一个让他们心甘情愿拥护你们,拥护新朝的未来。”

梁省身当即说道:“请老师赐教。”

孟则知说:“你只要告诉他们,一旦新朝建立,军士年满三十就能退伍,服役十年以上的,退伍之后每月可以拿到他们以往一半军饷的养老银,而且朝廷还会从退伍的军士里面挑选小吏,比如衙役和驿站的驿夫……,如果他们不幸战死,朝廷除了发放一笔丰厚的抚恤金之外,还会优待其家眷,他们的孩子年纪小的可以免费入学,年纪大的,国家安排工作……”

毕竟古代人的平均寿命一半都在三十上下。

当然了,现在有了火炮技术,他们战死的几率已经很小了。

“这——”

听见这话,梁省身两人却是一惊,无他,因为这份待遇已经和致仕官吏相差无二了。

任谁也给不出这么丰厚的条件出来。

当然,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这得多花多少钱啊。

毕竟大乾上下拢共才八万文武官员,士兵却足足有九十万。

相当于每年要额外支出六百多万两白银,要知道大乾一年的赋税也才不到三千五百万两。

孟则知只说道:“短期内朝廷肯定挪不出这么多钱来,但既然你们都决定造反了,大乾的皇族你们想必不会留下来吧……”

要知道大乾立国一百多年,光是王爷就封了六七十个,大部分都散居在全国各地,虽然这些王爷没有实权,也没有封地,但历代皇帝总不会亏待了自己的亲叔伯,亲兄弟,亲儿子,可以说,大乾每年八分之一的税收都用来供养这个皇子皇孙了,更别说他们平时欺压百姓捞了多少钱了。

听见这话,梁省身等人眼前一亮,明白过来:“老师说的不错。”

而后他们越想越觉得可行。

以前士兵愚昧,加上前途渺茫,所以得过且过,上面的将军说什么,他们就干什么,而将军又都听命于皇帝。

将来皇帝没了,将军手里有兵,万一他们心生野心,想要造反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但如果下面的士兵都从新朝身上看到了未来,从而自愿绑在了新朝这条船上,甚至于他们的家人都成了新朝的一砖一瓦,那么将军想造反,底层的这些士兵还会答应吗?

事情就这么敲定了。

两天后,孟则知跟着谭正回了京城,梁省身则快马加鞭赶去了边关。

当天,内阁召开大朝会,梁省身的岳父、内阁首辅当着文武百官和在京所有王爷的面,只说事关皇位继承,身为臣子自然不便插手,不如将所有皇族都召集起来,由皇家自行决定皇位归属。

一听说齐党竟然不准备插手皇位的事情,一众皇族顿时欣喜若狂,即便有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的,也被这份惊喜砸蒙了。

于是他们纷纷给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王爷写信,让他们立即回京。

也就在一众宗室为了皇位的事情争吵不休的时候,另一边,到了边关的梁省身先是联络上了自己的心腹,然后当着全体官兵的面,将自己的条件全都说了出来,一众军士果然心动了,即便有反对的,也被梁省身的人当场拿下了。

几天后,各地的王爷纷纷赶到了京城,皇位之争也终于落下了帷幕,安王(原三皇子)以绝对的优势获得了一众王爷的支持,不仅是因为他是高皇帝唯一的儿子,更因为他许诺登基之后,就分封诸王,而且会从诸王的孩子里挑选继承人,这是先皇帝的那群没有断子绝孙的亲兄弟万万不敢许诺的。

得意之下,他迫不及待地要求举行登基大典。

却没有注意到一众文武百官看他的目光都不是一般的意味深长。

因而两天后,就在安王意气风发,祭告完天地,率领一众王爷踏进太和殿,准备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时候,就看见孟则知高高坐在龙椅上。

安王等人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虽然孟则知已经离开京城二十多年了,但安王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他失声喊道:“齐廷业?”

孟则知心情很好,他笑眯眯地说道:“安王爷,多年不见,你看起来……更蠢了。”

安王哆嗦着手,指着孟则知:“你、你想干什么?”

孟则知:“谋反啊,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吗?”

毕竟他都直接坐到龙椅上去了。

“你、你……”

安王又气又急,当即便想命人将孟则知从龙椅上拉下来。

结果转头一看,就看见一众文武百官像是在看耍猴一样看着他们。

“都到这个时候了,你们居然还没有看清局势?”

谭正说道:“我就特别喜欢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你这幅蠢样子,配做皇帝吗?”

“不过也幸好你们都是一群蠢货,这么容易就上了我们的当,要不然我们想把你们一网打尽还真就没这么简单。”

一众王爷也终于反应过来,原来什么让皇家自行商量皇位归属都是假的,为的就是让他们这些王爷全都聚集到京城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