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这么晚才回来?”韦王妃殷切问道,南知意出门前是说好了申时前回来的。
南知意将路上发生的事说了一遍,引得众人大惊。
“阿绡下次出门可要多带些护卫婢子,莫给人冲撞了。”娄夫人说道。她也有女儿,南知意要是在外面有危险,哪怕不是她的错也会对女子名声有损,肯定会影响到她的女儿。
韦王妃也道:“是该如此。”
见南知意一直在吃水盆羊肉,韦王妃叮咛道:“绡儿,你别总是吃这么热气的东西,好歹喝点汤吧。”说着示意身侧仆妇给她舀了小半碗玉带羹。
南知意不敢违抗,整个都喝完了。山笋鲜美,莼菜爽滑,那股鲜甜的滋味直钻入喉间。
娄夫人笑道:“像阿绡这样什么都吃最好了,歌儿这孩子就挑食的很,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的。”
韦王妃淡淡道:“她爱吃什么你就多做些她爱吃的,府上只绡绡跟她两个女孩,你跟老三就她一个女儿,还怕养不起?”
娄夫人同丈夫南寺生有二男一女,南歌是她的幼女。
用过晚膳,众人又坐在房内陪韦王妃说笑,看着南知意已经开始打呵欠,韦王妃搂着她说:“绡儿困了?早些去睡,明日你阿兄他们要从书院回来,你要不要出去迎他们?”
“好。”南知意确实有些困了,想要回去洗澡睡觉。再一想到明天兄长他们要回来,更有些兴奋,也不知道上次托大哥帮忙找的书找到了没有。
南知意的鹤鸣院就在正院旁边,蓟北郡王长子南垣与夫人杭榛二人常年在外,一年才回一次,她是蓟北王夫妇养大的。小时被韦王妃带在身边睡,连南弘都要退一射之地。等她满了五岁,韦王妃便命人在正院旁修了个小院,让她过去住,她也是府中这一辈唯一一个从小就有自己院子的人。
等出了正院,南知意听到身后有人小声唤了一句“姐姐。”
“什么事?”南知意挑眉望向身后。在外时不觉得,现在回了家里她只觉得身上因骑马染了不少灰尘,只想尽快洗澡。
南歌绞着手指踯躅半晌,问道:“阿姊,你今日把那人送去衙门,没什么事吧?”
她说话时声音小,气又弱,南知意恨不得凑到她嘴边听她说话,“没什么大事,府尹已经接手了,想必很快就能出结果。”她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南歌,“你胆子能不能大一点?”有这么个胆小的妹妹,简直是有辱她的名声!
南歌支吾道:“我、我......”
南知意叹了一声,也知道她多年形成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南寺是庶出,还是滥妾生的,韦王妃素来不喜欢三房,作为她养大的孙女,南知意同三房自然不算亲近,顶多是关系尚可。
“喏,给你的。”南知意从侍女手中拿过桃花糕,递给南歌。
南歌眼前一亮,“谢谢姐姐。”娄夫人对她管的有几分严苛,不像南知意可以肆意出去玩,对外面的一点小玩意都新奇的很。
南知意回房后,侍女早已准备好热水,她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顿觉身上轻松许多。
累了一天,她一沾枕头就睡着了,醒来时天色已然大亮。由于担心时间来不及,在侍女的服侍下迅速换上崭新的衣衫,前往正院用朝食。
到了巳正,仆妇来报郎君们已经到了,南知意从榻上跳下,急匆匆的要出去迎。南歌也跟在她后面往外院去。
“绡绡儿,你慢些。”韦王妃担心她摔了,让人在后面跟着她,又让婢女们将糕点等物端上来。
外院中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仆役们正引着南家儿郎往里走。
“阿兄!”南知意兴奋到脸颊红扑扑的,高声唤着面前人。
南何维揉了揉她的百合髻,笑道:“绡绡今天怎么没穿曳撒出来啊?”
南知意气恼道:“大哥!”她哪有天天穿男装!
“这样也好看。”南何维怕她着恼,急忙出言安抚。
南知意今日穿了一身兰草纹檀红花罗短袄,下罩团练纹梧枝绿马面裙,清新活泼,与这春日相互辉映,确实好看。
作者有话要说:南知意:听说我喜欢打抱不平、乐于助人?我那么多坏事是白干的???
雍淮:小姑娘又软又娇气又可爱~
第5章
南何维是蓟北郡王长孙,也是南知意的亲兄长。
蓟北王长子夫妇生有三男一女,长为南何维,在府中行一;次为南何经,行二;再次为南何纪,在府中行四,近年两人带着次子和三子在应天供职。南何维比南知意大了六岁,今年已有十八,平常他带南知意玩的最多,两人关系也是同辈人中最好的。
“进去吧。”南何维柔声对南知意说。
南知意点点头,“好,阿婆一早就起来等你们了。”
南何维低头看她,“听说阿绡昨日干了件大事?”他一回府便听下人说了南知意昨天拎了人去衙门,被她这大胆的举动给吓了一跳。
南知意哼道:“那可不,我可厉害了。”
“再有两月阿娘他们就要回来了。”南何维温和的看着她,“要是让他们知道了,你可要小心些。”
南知意瞪大了那双杏眼,“我才不怕呢!”她长这么大怕过谁?
话虽如此说,胳膊却已经抖了起来,显然是有些害怕的模样。
南何维莞尔,也不再逗她,一行人往正房而去。
南弘同韦王妃坐在上首,正在同儿子儿媳说话。看到进来的人,赵夫人同娄夫人脸上都露出笑来。
赵夫人同南圭生有三子,分别是三郎、五郎、六郎。娄夫人同南寺有两个儿子,分别是七郎、八郎。整个府中只有八郎和南歌比南知意小,南歌比她小一岁,八郎则比南歌还要小一岁。
“阿兄在书院是什么样的啊?”南八郎仰起头,好奇的问着。整个府中只有他一个男孩没有去书院,不过他到下半年也要去了,现在正焦虑的很,对书院的情况也十分好奇。
南何维想了想,“书院么,自然是用功读书的地方。”
南八郎听他说了一通,便有些泄气了,这答案,有跟没有,有区别吗?
韦王妃关切道:“你们在书院过的可好?有没有什么不习惯的?要不要再带些东西去?”
一串连数个问题,听的人都有些头晕。南何维答道:“在书院一切都好,没有什么短缺的。”他与人说话时嘴角总是挂着一抹浅笑,令人如沐春风。
南弘嗤笑道:“在书院就应该好好用功读书,是给他们去享受的吗?想当年我打仗的时候,那才叫真的苦,我何曾说过半点?”
当年是当年,你当年要是有条件不想过得更好吗?因孩子们都在,韦王妃不好直接说他,准备等晚上再跟他算总账。
南三郎道:“大哥还被山长亲自夸了,他说让大哥去参加今年的秋闱呢!”他眼中满是羡慕和惊叹。
南知意惊道:“哇!大哥可真厉害!”想到平日里的事,她又说:“宋四成日吹嘘她兄长是举人,那是不是很难呀?不过我阿兄肯定会比她阿兄厉害的。”宋四娘的兄长排名是在最后几个,不是她自夸,她大哥的才学那是有目共睹的,从小谁见了都要称赞。
南何维从小便在顺天府有神童之名,四年前,以文章自幼扬名天下的中极殿大学士路过顺天府,在蓟北王府借住数日,见了南何维的文章大加赞赏,又令其拟作《六国论》,看后称其为“南家苏明允”,随即将他收为门下弟子。
韦王妃拍了拍南知意的背,“你大哥还没考呢,可别给他压力,更不许出去说。”要是外人听了这么猖狂的话而他又没考上,那就是佳话成笑话了。
“我知道的!”,南知意赶紧点头,衣襟下的小手紧紧交握着。
南弘已经兴奋到搓起手来,“是不是真的啊?”他打了半辈子仗,年纪大了才开始读书,也读不成个样子,不过囫囵学了点东西而已,三个儿子都不是读书的料,哪成想孙辈竟出了朵奇葩!
发现自己过于激动,他又劝道:“山长让你去试试你就去试试,你还年轻,考不上也没关系。”就算考不上他也是郡王长孙,将来要承爵的!不过这话他没敢说出来,因为韦王妃一定会当场揍他。
南何维沉吟道:“三年才有一次大比,机会难得。孙儿是准备去试一试,不管能不能考中,至少能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水平。”他从小生长的环境都是在夸他,院试时更是毫无压力的考过,在书院中成绩遥遥领先。乡试肯定难上许多,他想过去试试,也见识见识其他出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