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算了,你还是在这吧,反正我睡足了。”看好友这样,大胡子心里有点愧疚,是不是说重话了,别看是春天,这兵舍漏风,边上是真冷。
没去边上,青年也睡不着了,两条胳膊放到脑袋后,盯着屋顶沉思。
那年他在战场醒来,什么事都不记得了,身上穿的军服上也没有标志,只能看出来是朝廷的兵。
镇南将军优待俘虏,战场上俘虏的兵都不杀,别说他还是穿着朝廷的衣服,所以就顺势加了镇南军。因为脖子上有个小银牌,一面写了沈一面写了六,所以一直被人喊沈六、沈六儿。
但是又因为他来历不明,所以一直没有多少晋升的机会,不过在战场上挺拼命,所以熬了一年多才熬出来个百夫长。别人对他的称呼也改成了六郎,沈六郎。
中间因为一些原因被派去了京城,那段时间真的是多折多难,不过好歹是熬出头了,然后又被派回来了。
因为拼命,受过不少的伤,不过都有惊无险。最严重的一次是去年冬天,听别人说那天眼看就要活不成了,就等第二天给他收尸呢,没想到晚上突然就醒了,烧也退了,军医都说没想到,白捡了一条命。
只是从那天开始,他就经常在梦里莫名闻到一股饭香味,有时候是肉,有时候是鱼,还有时候是青菜,或者其他的菜,各种各样,什么都闻过,还有些他说不上来的东西。每次被香醒了,睁开眼什么都没有,只有一股兵舍特有的臭脚丫子味。
后来还梦到过有人对他说话,说的挺多,但是醒来就不记得梦里说过什么。只隐隐约约记得好像有人嫌他欺负她,但是他真不记得什么时候欺负过别人。
也有时候梦到有人在哭,他还是看不清人,不过能看到对方脸上的泪,伸着手想去替她擦泪,结果每次都是打到别人也没有擦掉泪,醒来发现还是什么都没有。没有人哭,只有一群呼噜声此起彼伏。
又思考了许久,还是睡不着,可是外面也黑了,出去也不方便,又开始回想这段时间的梦,虽然具体内容忘记了,但是梦里人的声音他还记得,想着以后见到她一定能认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徐芷:认出来了吗?
沈六郎:没有
第17章 十七文
深思熟虑去买地,明竹逃课挨惩罚
手里有了余钱,徐芷和婆婆商量了下,打算买点田,沈家以前有不少好田,因为各种花销不够都卖的差不多了,徐芷醒来的时候家里就剩十亩地,因为必须留点家里吃才没卖。
这个年代,田和牛是一家人最值钱的财产,所以一般不会有人卖,沈家村的地都在村子附近,倒是可以开荒,但是村子附近的好点的荒地都已经被开了。再往远开垦也不现实,徐芷买地是想租出去的,离得远开荒不容易,租给外村人以后收租也不方便。
买地的事不了了之,倒是另一件事情可以提上日程。沈家的房子挺大,房间不少,但是明松几个以后大了,到时候娶了媳妇,刚开始能住一起。往后估计有些矛盾,徐芷实在是被现代那些婆媳剧和各种贴吧上的婆媳问题给吓怕了。
为了自己的自由,也为了未来的侄媳妇,徐芷决定给几人每人都准备房子,到时候想搬过去也可以,想在老家住也行。
虽然快但也要过几年,所以不用买现成的房子,可以先把宅基地划下来。
村里的规定是一家一子可以划一块宅基地,多的也可以,价格就有些高了,徐芷觉得可以把他们兄弟几个的都要过来,稍微种点东西也是可以的。
找了村长,沈家下一辈五个男孩,能低价划出五块宅基地,本来准确来说应该是四块,因为现在住的地方也算一块,因为徐芷帮了村里不少,村长也就没在这点小事上为难人。
沈家村现在的布局是个以祠堂为中心的椭圆,沈家在祠堂南边,离村子口不远,村子东边靠北是田地靠南是一片山坡,村子西边外姓人比较多,再往西也是田地。
徐芷把宅基地选在了村子南边往东的位置,离山近,虽然附近没几户人,不过山坡上也没什么危险的动物,安全不用担心。
选在这个位置是徐芷早就想好的,只是原来的打算是包个山头,因为徐芷想要多养鸡,当然不是漫山遍野的养,山里虽然没有豺狼但是黄鼠狼还是有的,她可不想给黄鼠狼送大餐。她想的是圈起来一块地地给鸡养蚯蚓养草用,村里每家养鸡都是去山上割点草完事,但是徐芷想多养,如果把草都割光了别人肯定会有意见的。
其实蚯蚓在家也能养得开,只是徐芷有些受不了,虽然一般爬不出来,但是万一呢,想想就浑身起鸡皮疙瘩。于氏惯着徐芷,知道她的矫情劲,也就随她折腾。
现在把一片宅基地圈起来,因为偏了点,划出来的地方都很大,五个加起来快两亩半了,单劈出来一小块养蚯蚓,其他地方就种草吧,别想用这的地方种粮食,不说碎石头什么的好不好打理,单拿地面的硬度来说种粮食就不比开荒容易。
草的话就不用纠结这些,去山上撸些鸡牛爱吃的草种,撒到地上就行,比其他的容易多了,而且这片地本来也长了不少各种各样的杂草,只是种类太多有些鸡不爱吃,所以需要锄一下。
等宅基地的手续办好,又托村里人帮忙垒院墙,现在已经是四月份了,于氏在西屋放的种蛋也已经孵出来了,第一批试试,就没孵太多,一百个种蛋出来八十多个小鸡,去掉被踩死的两只还剩八十一只,分别放在四个订好的没盖木箱里,前几天用小米养着。
另一边养蚯蚓可以准备了,养蚯蚓最好是用发酵的牛粪,沈家三头牛,两头小的也长大了,母牛也怀上崽了。虽然家里牛多,村里也有人打听过价格,徐芷一直没打算卖,一方面是母牛怀孕了,两头半大的牛犊的轮流拉车免得累坏了,一方面是沈家十亩地全靠牛耕,农忙的时候人力太贵,自家用完还能借给别人家,也是一种人情,而且不是白借,牛粪也是上好的肥料,所以这几头牛完全能自己养活自己。
牛粪有发酵好的,蚯蚓却没有,好的是村里整天没事干的小孩好几堆,让明杉去跟村里的小孩说,拿一竹筒蚯蚓可以去沈家新宅换一个大馒头,找的多了还会给菜,顿时引得一大群小孩去山下挖蚯蚓。
徐芷给帮忙的人做的饭,菜是猪油炒的,离得很远都能闻到香味,馒头平时没人会蒸着吃稀罕东西,虽然不是纯白面的,也是家里不舍得吃的。反正玩也是玩,去挖蚯蚓还能赚点好吃的,何乐而不为呢,小孩的长辈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没人说不好。
因为店里那边还要人看着,徐芷没过几天又去镇上了,村里的事情都是于氏看着,大伯母也帮忙看孩子,堂哥堂嫂还是在店里帮忙,只是堂嫂的肚子越来越大,过几天估计就得回家养胎了,再往后生了的时候大伯母也要伺候月子,所以还得物色帮忙的人。徐芷早早的跟于氏说了,于氏说会找两个踏实的。
镇上还是那样,快餐式用餐适合在镇上做生意的和手里有点闲钱的,前几天又加盖浇饭,每天随机供应两个菜,一荤一素,价格五到十二文不等,看当天的菜,刚开始徐芷想的是能卖掉就卖,卖不掉就留着自己吃,没想到反应还不错,虽然是家常菜没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但架不住味道好呀。
今天店里供应的素菜是香椿拌豆腐,荤菜是糖醋里脊。香椿是徐芷在家拿来的,沈家后院有棵香椿树,每年都有不少香椿芽,都是分给邻里,还剩下不少,自家也吃不完,徐芷就拿了一些过来,没想到还挺受欢迎,看来现代香椿卖那么贵不是没有理由的。
明竹挨打了,原因是逃学,还不止一次,而且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了,明松和明柏不和他一起,两人在另一间屋里听课。学堂分成两个班,一个是有一定基础的可以去参加童试的,另一个是刚启蒙没认识多少字的。明竹因为年龄太小就先在后者,徐芷也想着再让他轻松两年,而两个哥哥在隔壁,所以明竹逃学一直没人发现。
每天早上三人一起去学堂,学堂辰时开始早读,先生会在两间屋来回转悠,一个时辰后开始上课,因为就一个先生,所以会先给刚启蒙的学生布置功课,一般是练字,然后去隔壁上课,讲完以后布置一下功课再去回来。因为都是要参加科考的,科考班讲课时间长,启蒙班时间短点,这样一上午就过去了,下午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