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安平侯(793)

甘泉县衙内院,司徒静正安静坐在卓案前,专心致志的抄写着《平安经》。

一百遍《平安经》,到现在司徒静还没有抄完,但她没有放弃和松懈,依旧每日早起抄写,一直会写到傍晚。

门外的游廊上,小环端着刚熬好的汤水走了过来。

很快,小环就来到了房间门外,轻轻叩门唤道:“小姐。”

“进来吧。”房间里很快就传出了回应声。

小环慢慢的推开门,端着汤水进了房间,道:“小姐,我刚熬的乌鸡汤,你来喝点,顺便歇歇手。”

“嗯,等我写完这篇……”司徒静回答时依旧目不转睛的书写着。

小环端着乌鸡汤放在桌案旁的一张小几上,然后才看向了正在抄写经文的司徒静。

司徒静抄写经文的速度不算快,每一笔都写的非常端正,没有丝毫的敷衍和赶工的感觉,纸上的字迹让人看了就觉得非常赏心悦目。

“小姐,你用这种速度抄,一百遍得抄到明年去了。”

小环一边说一边就往砚台加了点水,然后匀速小心的研起了墨。

司徒静没有抬头,一边写一边道:“明年也好,后年也罢,又有何妨!总之我不会敷衍了事的抄完这一百遍,不诚心便是对佛祖不敬。”

小环再了解司徒静不过了,她决定的事情别人一向是很难劝住的,于是便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了。

“小姐,你还差多少遍才抄完呀?”小环问。

司徒静道:“大概三、四十遍吧,没细数……”

“啊,还有这么多呀……”小环看着都觉得累,但又没有办法,只好继续的研墨。

过了一会儿,司徒静总算抄完了这一篇,她将笔搁在了笔山上,轻舒了一口气后便活动起了手腕和脖子。

小环见状马上端来了乌鸡汤,放在了司徒静的面前,揭开碗盖道:“小姐,快喝汤吧,再凉就不好喝了。”

司徒静笑了笑,端起乌鸡汤便用汤匙小口的喝了起来。

趁着这个时间,小环便在房间里四处整理,一边同司徒静聊着闲话。

也不知那句话勾起了司徒静的心思,喝着喝着就停了下来,轻声道:“也不知道他那边怎么样了……”

小环一听便知道小姐是在想程九了,便宽心道:“小姐,上次跟葛大叔去送石灰的那些人回来不是说了吗?程大哥一切都好,什么事都没有呢。”

司徒静点头笑了笑,继续喝汤了。

小环手里的活儿不停,嘴里说道:“小姐,我真希望程大哥他们立刻回来,这样你就不用整日的担心、挂念他了!”

“胡说,谁整日担心挂念了?”司徒静假装嗔怪后,说道:“哪有你想的那么好,说回来就回来了?”

正在这时,外面便传来一个丫鬟的声音:“大小姐,小环姐姐……”

小环马上跑去门边,开门正好看见了这个丫鬟,便问:“怎么了,大呼小叫的……”

“小环姐姐,他们回来了!”丫鬟着急的叫道。

小环蹙眉,问道:“谁回来了?话说清楚点。”

丫鬟道:“是柴大人和葛大叔他们回来了!”

“是嘛!”小环心头顿时大喜,刚才自己就是随便说说,没想到居然成真了!

小环十分高兴,忙问:“那程大哥呢?程大哥也回来了吗?”

这话问出来的时候,司徒静也已经来到了门口。

“回来了,程大哥也回来,还有关大哥,于大哥,他们都回来了。”丫鬟一次数了个清楚。

小环听说程九回来,顿时心中便是一阵激动,兴奋的回头道:“小姐,程大哥他们……他们真的回来了!”

“好啦,我都听见了……”

司徒静说话时虽然面色平静,语气镇定,但实际上内心已经开始起了波澜。

小环又问丫鬟:“他们现在在哪?”

丫鬟道:“柴大人和几个人被老爷请去了花厅,葛大叔和程大哥他们都去了屋舍。”

丫鬟说的屋舍,就是县狱旁的那排平房,一直给葛洪五人居住的屋子。

小环马上看向了司徒静:“小姐,你看……”

司徒静出声打断了小环,对丫鬟道:“这事我们知道了,你去忙你的吧。”

“是,小姐。”丫鬟躬身行礼后,退下了。

随后,司徒静便转身向桌案缓步走去,小环不由一愣,急忙跟上去问道:“小姐,你不去见程大哥吗?”

司徒静回头看了一眼,平静道:“我都不急,你急什么?”

小环着急道:“可是……”

“别可是了……”司徒静打断了小环,道:“既然人都已经回来了,便用不着那么心急了,总是有时间见面的,倒是我这一百遍《平安经》,还差了许多呢。”

说完,司徒静便又拿起了笔,蘸了蘸墨坐下,继续认真的抄写了起来。

小环不理解小姐为什么这么沉得住气,可自己又不好催问什么,于是暗自思考了片刻后,便以收拾东西为借口,端起盛鸡汤的碗退出了房间。

等小心把房门关上,小环便突然加快了步子,沿着游廊走远了。

当小环的脚步声走远不见后,房间里桌案前的司徒静忽然停下了笔,此时她的脸上才露出了欢心喜悦的笑容。

司徒静提着笔看了看窗外的天空,然后暗暗的提起了一口气,再次专注在了抄写《平安经》上。

第1049章 喝酒比我家小姐还重要么?

甘泉县衙,花厅内。

柴彦、杭白秋、常丙堃,以及司徒舟四人正在商讨着重要事情。

赵雄赵武带着几名护卫把守在厅门外,无关人等一概不允许靠近。

四人商讨的正是“脱籍”这个话题,就临台山的情况进行过一番详细的说明后,常丙堃便向司徒舟提出,希望此事能够得到他的帮助。

司徒舟想了好一会儿,面色认真的拱手道:“常大人,下官一时之间很难想到合适的人选,可否给下官一些时间,让下官仔细的思考思考?”

常丙堃马上道:“司徒大人不要误会,此事没有强迫的意思,主要是因为司徒大人是本地的知县,最是了解和熟悉情况,所以本官才会前来求助。”

柴彦也道:“是啊,司徒大人,这事也不用太过着急,毕竟建立矿区,扩大城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常大人一同前来,主要是想早做准备,未雨绸缪。”

“下官明白!”司徒舟拱手道:“下官一定会仔细想清楚,尽全力帮助常大人。”

“如此,便谢过司徒大人了!”常丙堃客气道。

“常大人客气了。”司徒舟忙道。

接着,常丙堃便叮嘱道:“司徒大人,今日我们几人商议的内容,只有我们几个人知道,千万不可外泄出去,你……明白吗?”

司徒舟赶紧面色严肃的点头道:“下官明白!”

柴彦微笑道:“常大人,司徒大人的嘴我还是放心的,呵呵……”

听柴彦这么说,常丙堃才露出笑容,缓缓点了点头。

感觉这会儿继续聊下去也不会有什么进展了,常丙堃便提出离开,先去找一间客栈住下。

柴彦马上提出,自己过去一直住的客栈就不错,虽然旧了些,但是很干净,离县衙也非常近。

常丙堃便问柴彦是不是也住那间客栈,听柴彦答“是”后,常丙堃便立即答应了下来。

随后,司徒舟便陪同众人离开县衙,往附近的客栈去了。

……

就在司徒舟和大家离开县衙的时候,小环独自一人便来到了县狱前的屋舍前。

此时葛洪兄弟五人正聚在一间屋子里,大家一边喝酒一边高声谈论着这些日子里所发生的事情,什么剿寇呀,寻找金矿呀,对抗瘟疫呀,统统都没有放过,说的是津津有味,口沫横飞。

程九、关茂春、于铁三人切身经历过一切的,葛洪被派去壶口镇送过生石灰,也算是参与进去了,只有赖胖子一直留守在县衙里,所有的事都跟他没关系似的,一边听一边难免会有些失望和遗憾。

不过赖胖子“心宽体胖”,听着听着便想开了,他还不停的问这问那,听到关键的时候还会激动的叫喊,说要是自己当时在,会如何如何之类,当即换来程九的一通鄙视,惹得其他人笑声不断。

“笃,笃,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3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