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后(136)

作者:周凯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她,十七岁入宫为‘兰贵人’;十九岁晋为‘懿嫔’;二十一岁晋为‘懿妃’;二十二岁晋为‘懿贵妃’;二十六岁尊为‘圣母皇太后’;后宫禁地,步步惊心,大型宫斗小说,讲述了平凡女子成为皇太后的传奇人生历程点击展开

咸丰指指旁边:“怎么还站着,坐下说话。”不禁嘟囔道:“太平军气焰之盛,朕心中实在烦闷,不想把这烦闷倾泻给皇后,只得来你这里坐坐。你不会不愿意吧?”

玉兰应道:“怎会不愿意?皇上倾泻是臣妾的福气,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臣妾觉得受之有愧。”

咸丰点着头:“你阿玛如何,到京了吗?”

玉兰应道:“多谢皇上关怀,还没呢。”

咸丰又点着头,抬头看了看玉兰,又低下了头。接着道:“朕来你这里,会觉得踏实,因为你懂得朕心里烦闷,也能给予朕一定的宽慰,很好。”

玉兰笑着:“皇上不觉得臣妾嘴欠的话,那臣妾愿意永远多嘴,只求皇上宽心。”

咸丰忽地抬头唤着:“张修德!”

张修德进来了:“万岁爷?”

咸丰接着道:“你去钟粹宫告诉皇后,朕今晚歇在储秀宫,明个陪她用早膳。”

玉兰赶紧说道:“皇后娘娘初有孕,皇上还是多陪娘娘比较好。”

咸丰挥着手,张修德去了,他应道:“无妨,皇后才不介意这个。她如今又遇喜了,巴不得朕去旁的地方,明天再去看她也是一样的。”

玉兰点着头:“是,臣妾也觉得娘娘不会介意。”

咸丰点着头,抬头看着玉兰,问道:“兰儿,朕......朕很是恐慌,太平军挥师北上,势如破竹、锐不可当,我军却从未传来捷报。朕......朕会不会像前明的崇祯皇帝一样,是个末代皇帝......大清真的会葬送在朕的手里吗?”

这话一出,惊了玉兰一下,可她没有像以前似的慌忙站了起来,而是静静心,赶紧宽慰道:“皇上事必躬亲,兢兢业业,不会的,一定不会的,一定不会落得这样个结果。”

咸丰没有听见玉兰的话似的,顾自道:“朕若是个昏君,那亡国就亡国了,这是活该,朕也不会有任何怨言。可朕一心治国啊,虽不能说是呕心沥血,可不敢有一丝懈怠,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即使如此,却国不将国......”

玉兰赶忙说着:“皇上不是昏君。”

咸丰点着头:“朕不是昏君,是个庸君,无能啊......”

玉兰站了起来,走到咸丰跟前,咸丰抬头看着她,无力地笑着。玉兰跪了下来:“‘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皇上,您万不可自暴自弃啊!”

咸丰笑着:“兰儿安心,朕不会自我放弃的,只是有那么一点点倦罢了。”伸着胳膊:“起来。”

玉兰没有起身,继续道:“‘当世之务,一曰立志,二曰责任,三曰求贤......’立志为本,就是至诚一心,以实行圣人之道为己任,不被规则习俗所束缚,不被众说纷纭所迷惑......只要皇上一心治国,坚定信心,不颓靡、不沉沦,就一定会得偿所愿,恢复我大清气力。”

咸丰点着头:“除了师傅,从未有人对朕说过这些,多谢爱妃。”

玉兰磕着头:“臣妾又口无遮拦了,实在罪该万死,可臣妾实在不忍看皇上难过。”

咸丰站了起来,把玉兰扶了起来,拉着她一起坐着。深情地看着她,问道:“朕的确不甘沉沦,却有一问,若拼了力气也挽救不了大清,那该怎么办呢?”

玉兰搂着咸丰,紧紧地揽着他的腰:“自古风云多变幻,不以成败论英雄,君无须问此,只问己心,问心无愧......”

咸丰也搂着玉兰:“问心无愧......”

…...

如雅骤然遇喜,众妃嫔日日都聚在钟粹宫,一是恭贺皇后大喜,侍奉皇后,二是沾沾喜气,让自己也尽快遇喜。中宫嫡子,咸丰自然更加重视,一刻不停地让人送东西,钟粹宫的库房都堆满了,好像内务府开在钟粹宫似的。

玉兰比以前来得更勤快了,来了之后,先扶着如雅去御花园转转,散散心,然后再陪她闲聊,帮她整理着皇上送来的东西,这一天也就这么过去了。

这日咸丰又让人送来许多名贵手串,玉兰拿起看着,念道:“小叶紫檀、黄花梨、沉香、金丝楠......皇上恨不得把天下奇珍都给娘娘送来。”又一一嗅着,一副享受的表情:“好闻,很舒服。”

第219章 兰贵人可得擦亮眼

玉兰闻着闻着手串,忽地心一紧,赶忙道:“这香料虽有宁神的作用,但使用不当也会损害肌体。臣妾听说雍正爷的妃嫔善用麝香,不知害了多少龙胎,娘娘定要仔细一点。这外面送来的任何东西,都要让冯太医查看一番,特别是吃得。”

如雅点着头:“知道,小心着呢,暂时没发现什么不对。”

玉兰接着道:“依臣妾看,娘娘什么香料都别用了,平常的檀香也别用了,改用新鲜花果,花香果香总不会有大问题。”

如雅笑着:“只要想害你,那法子是五花八门,你根本招架不住。”

两人说说笑笑,李修田过来了,说道:“皇后娘娘,您遇喜又加上恭福晋遇喜,太妃格外高兴,便请众妃嫔听戏。您和兰贵人若是有空,就过去畅音阁吧,太妃等着呢。”

如雅赶忙应着:“本宫和兰贵人即刻就过去。”

两人到畅音阁的时候,太妃和恭福晋、云嫔等已经到了,都互相行着礼。太妃见玉兰扶着如雅,心里的事不免泛起,上下打量着玉兰,问道:“兰贵人的腹痛可好全了?”

玉兰只有装作不知道方子的样子,应道:“此等小事也劳烦太妃挂心,臣妾好多了。”

太妃笑道:“这些日子你也忙,哀家也就没唤你问问,好多了就成,省得哀家一直挂心。”叹着气:“兰贵人可得擦亮眼啊,免得又喝错了酒,可喝错一次也没什么,怕得是鬼迷心窍,分不清黑白,一错到底啊。”说完不理玉兰了。

玉兰含糊应着:“多谢太妃指教。”

妤妃领着妍嫔进来了,妍嫔看到玉兰,心里的事也浮出来了,可她还没做好打算,就不敢多说什么。瞅着如雅道:“娘娘,皇上说让您去圆明园养胎,何时去啊?”

如雅应着:“太妃的慈寿节就要到了,往年都是在宫中举办,皇上说今年福晋有喜,要好好操办,就去园子给太妃祝寿。内务府已经在打点了,过几日就过去。”

太妃点头应着:“皇后有心了,园子里最适合养胎,分明是皇帝心疼你,哀家有什么重要的。”

如雅笑着:“皇上知道太妃常常思念福晋,现如今福晋有了身孕,也一起去园子里养胎吧。”

恭福晋赶紧起身行礼:“多谢皇上、皇后娘娘。”

太妃笑着:“哀家一下子有两个皇孙,真好。”看了看星沉:“开唱吧。”

这边燕儿激动地不行了,对着玉兰小声说着:“主儿,要去圆明园了,要去圆明园了!”

玉兰苦笑着:“高兴吧?别急,圆明园大得很,有得逛呢。”越说燕儿越激动。

太妃转着眼珠子,又盯着如雅道:“妤妃、云嫔伺候皇上那么久了,就是没动静,皇后才来了一年便有了,可真有福气啊!”

妤妃接话道:“中宫得天独厚,又有神佛庇佑,是臣妾们无能。”

如雅应道:“众姐妹同沐皇恩,早晚都会有的。”

太妃接话道:“是啊,早晚都会有的。现在看来,早是不能早了,晚是一定的了,那到底有多晚,全都在于皇后的心意了。”

妍嫔转着眼珠子:“太妃这是什么意思?”

太妃扭头扫了一眼妍嫔:“别人不知道什么意思,你一定知道是什么意思。”

妍嫔立即回应道:“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太妃不搭理妍嫔了,瞅着如雅继续道:“不懂的就问皇后,皇后博学广识,一定知道什么意思。”

如雅不明所以,只得应道:“臣妾会安排众姐妹一一侍寝的,必不遗漏一人。”

太妃点点头:“皇后当家,哀家不多说了。”真的不再说了。

台上唱了一会子,玉兰有些闷了,便带着青锦出去走走,不知不觉走到了宁寿宫花园。笑着:“这地方没来过,听说乾隆爷最喜欢这里,比御花园精致多了。”

两个人缓慢走着,刚进了贞顺门,玉兰忽地听到有人唤她,不禁四处看着:“谁?”

玉兰话刚落音,旁边正在检查水井的宫女,在她面前跪了下来。她定睛一看,惊喜道:“阿奴?是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