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男主的瘸子哥哥(33)
景元帝一拍桌子:“他死了才好,省的一回回让朕遭心!”
“您消消气,”辛贵妃将茶盏递到景元帝手里,“大殿下这是心里苦,说不出来,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哪有不想成家的?他大约是怕耽误别人,态度才这么偏激,还下了那么重的手……唐姑娘也不是真的不懂事,天家福份谁会想推?高兴还来不及呢,只是大殿下做的太过,人姑娘还未出阁,要脸,但凡有点小脾气也受不住不是?她也不是故意闹这么大,话放的那么狠,非要气大殿下,她不知道大殿下病情这么严重呢。”
景元帝哼了一声。
辛贵妃低眉垂首,笑着给景元帝捏腿:“外头的话一会儿一个样,越传越不像真的,这一来一去,不知道生出多少误会,两个孩子都挺无辜,不过臣妾倒是觉得,能信成这样,气成这样,还真不是互相看不上眼,不在意,是太在意了,才会入心。”
“皇上这道旨拟的再好也不过了,真真切切是慈父之心,一心只盼着孩子好呢。”
“谁都不敢在朕面前提这件事,你倒是胆子大。”景元帝哼了一声。
“那皇上可千万别治臣妾的罪呀,”辛贵妃靠在景元帝大腿上,目光柔婉多媚,“可怜天下父母心,臣妾只是心疼皇上……听闻民间有种说法,若身体久久不好,乃是邪祟缠身,运气不佳,有个喜事冲一冲,撞一撞,兴许就能过去,枯木逢春,再展新颜,要不这桩婚事还是……”
景元帝态度坚决:“朕不会再为逆子下旨。”
辛贵妃懂,一朝天子,也是要脸的,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为一件事下旨?凭什么要求你们?再者唐晚宁身份有些特殊,功臣孤女,总不好落个逼迫的名声。
“可若这件事能成,大殿下身体好转,又有了一个知冷知热的心上人,岂不是件大好事?事已落定,他便是再想像上次那样抗旨也是做不到的呢……总归了了皇上一桩心事。”
景元帝垂眸:“爱妃这般热心,不如——领了这桩差事?”
辛贵妃唇角僵了一下,很快恢复自然:“臣妾只是觉得大殿下太过刚硬,总是不懂皇上用心,或许娶了妻,慢慢就明白了……皇上信任臣妾,臣妾便试试看。”
第二天,宫里就传出消息,说要为襄阳王选妃,全程由辛贵妃操办。
朝野内外一片安静。
这么多年,废太子一直未娶妻,当然是有理由的。不是从没有人张罗过这件事,是所有有意操办的,都没能成……
赵琮从懂事起,就一直在打仗,及至十七岁,景元帝宣布登基,他由世子变成太子,也一直没停下脚步,不是在边关,就是在去往边关的路上,星月披肩,枕戈待旦,根本没机会接触女子。
若只如此便也罢了,男人晚两年成亲没什么,不耽误要孩子,偏有回他回京,遇到细作,亲自追击,当街砍了人家的人头,血溅了一身。
那可是闹市,虽情急之下,没别的办法,可现场效果也太吓人了,一身鲜血,还提着人头,废太子一度有了‘冷面阎罗’的外号,可止小儿夜啼,小姑娘们恨不得有多远避多远,怎会喜欢他?便又耽误了。
待天下太平,好不容易有时间慢慢理一理这件事,缓挑人了,结果宫里看上谁谁倒霉,那些姑娘不是病了残了,就是失踪了出家了,更吓人的,有一个竟然直接悬梁自尽,愿意死也不愿意嫁他。
慢慢的,克妻名声出来,这件事就更不好办了。
赵琮本就对娶妻一事兴致缺缺,每每景元帝或大臣提起,都以这个理由搪塞,到了后来,太子位被废,腿脚残疾坐上轮椅,这件事就根本没有人再提起了。
现在又直接毒发,病入膏肓,还选妃,大家避都来不及,选什么选?
宫里号召根本没有人回应,气氛一派萧条,怎么品都有些丢人。辛贵妃还好,大不了不召人进宫,景元帝可是要日日上朝的,他不高兴,朝廷气氛不可能好起来。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敢往前送,个个一出宫门就垮起脸,外面气氛也好不到哪里去,视野里看到宣宁伯府的人,更加阴阳怪气。
都是你家作的!废太子是抗旨了,你家是臣,就不能矮下身段求一下么?还大张旗鼓选婿,瞧把废太子逼成什么样了,都杀人了!府里姑娘也不知道好好教养,太子再凶残,不,不也是另一种层面的情意?闹什么脾气,竟然还敢放豪言说死都不嫁,直接把废太子气毒发了!现在好了,宫里逼着给人冲喜选妃,你家折腾出的破烂事,连累大家帮你填补,凭什么!
世人惯是如此,看热闹不嫌事大,只要故事精彩,问什么逻辑,管是不是流言,乐就够了,烧到自己家房子,立刻就不干了,不敢挑领导的毛病,当然自己也不会有毛病,那就是别人的错,是别人没眼色,连累了所有人,不挤兑你挤兑谁?
逼!往死里阴阳怪气,搞孤立,冷暴力!必须让宣宁伯府自己把这窟窿填上!
第29章 我要嫁他(三合一)
宣宁伯府这几日可谓霉运当头, 从主子到下人,但凡出府,多多少少都得受点气, 宣宁伯本人也没逃的了, 这几日寝食难安,连门都不怎么敢出, 别家小宴也不敢参与, 愁的只能在家训妻子——
“你到底是怎么管的家!得罪了这么多人,以后可怎么办!”
“我哪里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周氏也觉得这件事必须得解决,这都入冬了,待到过年, 儿子就从书院回来了,到时一堆的事,可别给影响了!
“本以为襄阳王那般抗拒, 这门亲事不用想了,宁姐儿变成天家的麻烦,我不得懂点眼色,快点想办法处理了, 给皇上留个好印象?”
可现在好像不对了……周氏眼梢一眯:“要不, 咱们把宁姐儿送过去?”
唐明伦揪下一根胡子:“可襄阳王毕竟……起不来了。”
周氏:“起不来了, 人家也是襄阳王, 这富贵荣华明摆着的!”
结亲的是皇家和宣宁伯府,好处也是伯府的, 为什么不要?回头唐晚宁直接当了寡妇, 跟她有什么关系?还能出一口气,简直不要太妙!
于是她又开始想各种办法劝说唐晚宁,说襄阳王这个男人哪哪都好, 哪哪都妙,嫁过去有多享福,将来好处多多……
唐晚宁病才好一点,就灌了一耳朵垃圾话,有周氏亲自说的,有下面丫鬟小厮传的流言,还有各处妈妈神秘兮兮的叮嘱劝告,连丫鬟小满都被影响了,觉得这桩亲事好像……也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唐晚宁只觉得可笑。说好的是你,说不好的也是你,回过头来说好的还是你,还位置高高,占据各种道德制衡点,价值观升华,直切人性,怎么都有理,您怕不是什么古代内宅主母,您是自学成才的哲学家吧!
她充耳不闻,不管谁问到面前,都是两个字:不嫁!
一路从太子混到现在的残废襄阳王,赵琮是挺可怜,但同她有什么关系?她是和他抢皇位了,还是打断了他的腿,给他下了毒,凭什么要背负这份结果?人家不是一直嫌弃她,不想要她么,怎么可能被她气到病危?明明是太医医术不到位,宫里公关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干脆扣了她的锅!
她自认不是个坏人,可以做好事,行善事,可以有所取舍,有计划的进行自己的人生规划,却不能乱发好心,把自己的一辈子赔进去,就为这种可笑的借口!冲屁的喜,合作不是这么谈的!
宫中选妃,传达的意思很明显,不拘是谁,只想要个人选,但所有人都不愿意,人选当然仍然是宣宁伯府——你家引出的雷,你不扛谁扛?
皇家当然不会明着威压逼迫,周氏却像三天老了十岁,脑子里的弦越绷越紧。她还只能哄,不能来硬的,皇家要的是个鲜活的人,不能有麻烦,可这是个油盐不进的,根本没法哄,怎么办?
唐晚兰在一边看着也着急的不行,甚至为此进了一趟宫,很有心机的探了探辛贵妃的话。
辛贵妃笑得颇为意味深长:“这是她们的问题,该她们自己解决。”
倘若族人齐心,愿意承受灭族之痛,就来呗,反正皇家不会失去任何东西。她端着姿态,一点都不怕,利益之驱,悬剑之惧,足以让人做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