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七零美知青+番外(49)

沈禾无奈摇头。说了这么多,她妈依旧在原地打转。捡着人家的短处挑理,那你可不越看越不顺眼。

哎,只希望时间长了,她能接受吧!要不然就让大哥带媳妇出去单过,否则一直对着婆婆的冷脸,大嫂该多委屈。

洗了澡美美的睡了一觉,下午起来坐在桌前给霍兴华写信报平安。顺带吐槽了一下老妈对媳妇的挑剔。

拿着封好的信,她下楼准备去投递。一楼空空无人,听到动静,大嫂拿着拖布从卫生间出来。看她穿着大棉衣,开口关心的问。

“你要出门啊?”

沈禾点头:“去趟邮局。这地这么干净,不用老拖。有时间到房里休息一会儿。”

姜红芳腼腆的笑笑:“就家里这点儿活儿,一点儿都不累。”说着她低下脑袋“我一天在家闲着,其实挺无聊的。苗苗,你能不能……”

看她忐忑,沈禾接话道:“有事您尽管说,我这段日子也闲着,有的是时间。”

“那你能不能教我认字。”她有些不好意思“我三年级就不读了,想看书读报都认不全。你大哥又忙,根本没时间教。”

“好啊,这有什么不行的。就算我开了学,周末也可以教你。”

“那太好了,我去买支笔,之前的那支不小心摔坏了。”

“我给你捎回来就行。你要什么笔,钢笔行吗?”

“行。要不我陪你一起去?”

姜红芳这话说的极小心,仿佛只要对方露出不愿意的表情,她立马就收回。沈禾对她这小心翼翼的样子挺心疼,赶快就笑着答应。

“好啊,你要没事就陪我去。咱俩寄了信四处逛逛。”

“哎。那我去换衣裳。”

邮局里寄了信,沈禾敏锐的发现大嫂的秋衣袖子早已磨破了边。是以出来后拉着她去了百货商店。大哥也太粗心了,都回来好几个月了,都不知道陪媳妇出来买点儿衣服。

得知是给自己买秋衣,姜红芳说什么都不要。沈禾强硬的把钱票递给售货员,准头跟她说。

“这是我妈给的,让咱俩下午出来买衣裳。”

“真的?”姜红芳有些不信,婆婆明明就是看不上她,觉得她配不上自己儿子。这些日子话都跟她说的少,怎么会给她买衣裳呢?

“是给你的,你肯定听错了。等一下买了秋衣,再买件儿外头的棉衣,或者扯点儿布,买些棉花我帮你做。”

“你会做衣裳啊?”

沈禾这话带着浓浓的夸羡,让姜红芳受宠若惊。会做衣裳有啥了不起的,大字不识的还不是让人笑话。

“会。我看咱家有缝纫机,用那个做更快。你瞅瞅你喜欢啥样式,我照着给你做一件儿。”

沈禾点头,“咱俩一人一件儿。”

“我不用。前年我们结婚,我新作的棉袄。”她指指自己“还新着呢。”

沈禾搂着她胳膊撒娇,“不管,就要一人一件儿。光我自己穿有啥意思啊,咱俩一人一件儿,一模一样的过年才好看呢。”

不管姜红芳如何推拒,最后买的东西都是双份儿的。拿着这从未有过的丰厚物品回家,她心里忐忑极了,生怕被骂败家子。

将东西放到房间,她赶快到厨房去做饭。晚上大家都会回来,可不能耽搁了。

沈禾换了衣服下来,“嫂子,我帮忙做什么?”

正在切菜的姜红芳用胳膊肘子将她往外推:“不用你,就这点儿活儿我很快就好。我之前一个人做二十多人的饭都不耽误,咱家才几个啊。不用你,你快回房去看书吧,或者到客厅里听收音机。”

沈禾被推到厨房门口:“我做饭也可以的,真的不用我帮忙?”

“真不用。”

“那好吧,等一下我洗碗。”

“有我这大闲人在,哪用你干这些。你快玩你的去。”

“怎么就是闲人了,还有咱俩两身衣裳没做好呢。我帮着洗碗,你赶快做衣裳,别误了过年。”

沈禾只是找个借口帮忙,她却郑重的承诺:“放心,误不了。我手脚麻利,加上家里有缝纫机,那东西做起来快得很。”

沈海逸和老大沈枫一进来就看到这姑嫂俩聊的正欢,沈枫见妹妹满脸真诚的笑,心里的担心算是放下了。

妈妈不喜欢红芳,他事先已经料到。如今只盼着单位的住房能赶快分下来,他带着媳妇出去住。

恢复高考后,他又担心妹妹回来给媳妇脸色看。小姑子和婆婆都挤兑她,她在这家的日子就太难过了。

没想到妹妹居然跟他媳妇相处良好,看样子挺亲密。苗苗这几年乡没白下,真是懂事长大了。

他感慨妹妹长大了,沈禾听到动静一回头就撞进了他的眼眸。和前世的哥哥外貌不太像,不过都是一样的神情,一样的温暖。

“大哥,你回来了。”

“嗯,刚下班。你路上累吗,车厢里吵不吵?”

“不累,不过车厢里吵的很。俩小孩一会儿打一架,一会儿又打一架,哭声没完没了。”

“跟我们回来时一样,车厢里孩子的哭声简直吵死。更奇葩的是,有两口子居然在里头打架……”

兄妹俩几年没见,光阴带给他们的一丝隔阂在见面的那一瞬间消除殆尽,开心的聊了起来。

等老二沈岚和妈妈沈雅琴回来,这回家里人算齐了。久别重逢的家人坐在客厅叽叽喳喳的述说别来之情。

姜红芳默默的给他们倒了茶,将洗好的水果放到茶几上,转身回厨房继续做饭。

团圆饭做了六菜一汤,红烧肉、辣子鸡丁、木耳腐竹、鸡蛋西红柿、醋溜白、炒三丝,外加冬瓜排骨汤。

美食满桌,亲人环绕,沈海逸兴奋极了。拍拍老二:“去,把我那瓶好酒拿来。”

沈岚起身去书房拿酒,这边沈雅琴开口问儿媳:“北方人团圆饭必须有饺子,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嘛。你这饺子呢,忘后脑勺了吧。”

姜红芳局促的站起来,低着头赶快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我忘了。……要不,我现在去做。”

女人说着转身要去厨房,被一旁的沈禾一把拉住。“不用,这么多好吃的呢,干嘛非要吃饺子啊。等过年再包就好了。”

沈海逸也开口:“忘了就算了,下回包也一样。不过,以后得记住些,咱家是正宗的北方人,团圆饭饺子必不可少。就像南方人团圆要有汤圆一样。”

一家之主的话语并不重,但那意思是向着自己媳妇的。让姜红芳这个刚进家门没多久的新媳妇更觉抱歉。站起来承诺。

“记住了,我以后不会忘了。”

沈枫拉她坐下,拍拍她后背安慰:“没事,你刚来肯定不习惯,等住几年就好了。保管只要想到团圆就少不了饺子。”

女人点点头,冲丈夫微微一笑表示自己没事,让他放心。

沈雅琴的目光转了几圈,眼神忽的暗淡下来。沈海逸自然明白妻子的心结,伸手拍拍她默默安慰。

“……我想申请出国。”

她一开口,除了姜红芳大家都知道所为何事。一天不找到老三,她一天都不会安心。一片慈母心肠令人动容,姊妹几个都过来安慰妈妈。

沈枫:“妈你别难过,三弟一定能找回来的。”

沈岚:“对,老三说不定跟我一样,现在正当待业青年,愁的不知道该干嘛呢。”

沈禾:“三哥也许在想我们,想我们都长什么样子。”

沈岚呵呵笑:“这点儿我们比他有优势,看我就知道他长什么样儿了。”

大家的目光都落到他身上,好像真的在透过他看那个丢失多年的孩子。沈妈妈伸手将老二搂紧,眼泪滴滴答答的落在他的肩膀。

之前孩子们都下乡,自己也如浪中小舟般战战兢兢朝不保夕,思念还没如此汹涌。如今都安定下来,孩子们都回到身边,她就更牵挂那个只在她身边生活了几个月的儿子。不知他此时身在何方,是否平安?

团圆到底不团圆,因为丢失的老三,大家的情绪不再那么高涨,说着闲话吃完这餐饭,各自去忙自己的事。

————

过了年,沈禾正式入学,开始了第二次的大学生涯。平时住在宿舍里,周末回家。

光阴匆匆,转眼就到了一年最热的时候。学校里放了暑假,她收拾东西回了家,准备买票回柳溪屯。

今年年初,单身的知青开始返城。好多为了回城的知青不惜抛弃妻子,俩都是知青的甚至将自己的孩子送人离婚也要返城。肖亚娟几次写信诉说,怕刘德才意动,抛下她们母女回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