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子的穿越历程(快穿)+番外(79)
为了堵那个八岁的小沙弥的嘴,魏扬还特地找到他,送了他一堆好吃的糕点,郑重的跟他服解释:“当时下人突然来告,家母身体不适,孝道为先………”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堆。
这是王老夫人特意交待的:“一段佳话,插个内急,实在不雅。务必要把这段抹平了。”
其实也不是没人私下里怀疑,这首诗的作者并不是魏扬。
原因还用说嘛,魏扬这么多年,才名不显,怎么突然间,就牛逼哄哄的能写千古绝句了呢?
总感觉哪里不对!
不过既然人家王仲元大人家里说作者是魏扬,还愿意以孙女相许,毕竟诗写的是他家的孙女嘛。他们也拿不出什么确切的证据来,所以,这种说法也只是偶尔有人私下里谈论,并没有成气候。
更多的人还是愿意相信是魏扬的。哪个读书人要是有这么好的文采,肯定不会去给一个破落伯府公子当枪手啊。有这首诗做敲门砖,拜个大儒还是很轻松的。还有就是当时确实只有魏扬一个姓魏的在寺庙嘛。何况,题诗的地方就在他休息的院子旁边。
半月后,周安就打听到,越伯府和御史大夫府上迅速过完了六礼。过完六礼后半个月,王如月的祖母就急病去逝。
周安不屑的撇了撇嘴,前世,魏扬“永不纳妾”的誓言还羡煞了整个帝都的闺秀呢,最后又如何?
呵呵!
根据前世的记忆,四皇子下个月就回来了。
帝都欢迎你哟,四皇子殿下!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艾舞、阿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3章 被公主抢了妹夫(七)
“墙角数枝 梅, 凌寒独立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好诗,好诗。”四皇子此行和王妃来福林寺,是为他早早过逝的母妃点长明灯的 。
办完了正事,难免要在寺庙里转一转。好诗人人都喜欢, 不由的就多停了几步。
“这是越伯府的大公子魏扬为御史大夫王仲元大人家嫡孙女所做。据说,两人就是以此诗定情。”看到自家主子对这诗感兴趣,随行的王长史上前介绍道。
越伯府的大公子和御史大夫家的嫡孙女一诗定情, 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又有两家刻意宣扬, 传的到处都是。他自然也听说了。
他家主子自从回来,皇宫, 户部,兵部, 到处跑, 哪里有闲心关心这种风花雪月的八卦。
“竟有此事?”四皇子微讶。
他心里暗暗奇怪,这首诗,不是写梅花的么, 和一个姑娘有什么关系?
要是突然看到一位姑娘,不应该是夸他貌美?怎么上来就突兀地夸人品质高洁呢?除非两人有什么接触, 然后姑娘什么行为把这位魏公子感动了,才会看到她的内在美啊 。
难道…………两人曾经私相授受?
如果两人当时在寺中并没打过交道,只是一个照面, 那………怎么姑娘就突然高洁起来了呢?
总感觉哪里不对!
他觉得,要是没有这个副标题的话,这首诗可能会更和谐更完美。
四皇子甚至猜测,有可能诗是王仲元写的,然后和魏家小子联合做了个局,给他家孙女以及他们王氏一族抬身价的。
这首诗,很见功力,真的不象魏扬这种年纪能写出来。
“我晃忽听谁说过一嘴子,说王家姑娘曾经定过亲?”难道是他记错了?
“是,定的是王妃娘家远房表姑家的公子,那位公子下官见过一面,人很机敏,小小年纪就考中了举人,只是,天不假年,那位公子年初得了伤寒过逝了。”王长史道。
四皇子叹了口气,点点头。
这不很明显嘛,这位王姑娘定亲的未婚夫没了,婚事上就艰难了一些,这首诗一出,她得了个才子女婿,才子佳人,郎才女貌,越伯府呢,也因为出了个才子,还成了御史大夫的孙女婿,让人高看一眼,王氏一族,也因为出了这么个”品质高洁“的姑娘,成了千古佳话。
简直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啊。
不过这只是他心里的猜测,这种事情,人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谁不是想把日子过好些呢,又没碍着他什么事,他更不会多说什么。
不过王仲元这事办的漂亮是真的。
这时候,侍卫长拿着一封信走了过来。
“殿下。”
“这信哪儿来的?”看到侍卫长手里递过来的信,四皇子不由问道。
信厚厚的,信封上面写着“四殿子亲启”
“是一个穿着破烂的中年乞丐送过来的,他说是一个老人给了他十两银子。”一般这种乞丐送信的,只要交待清楚信是谁让送的,他们都会挥挥手让人走,没必要难为人家。
有时候,有人想传递消息,又不想露面,都是给街上的小乞丐点钱,然后让人家把信带到。
无论哪家高门大户,都不会为难递信的,这也是不成文的一种规定。一来,乞丐就是收银子办事,什么都不知道。二来,你以为人家,也难为不出什么来,反而会被有心人做文章。三来,你难为的名声传出去,乞丐的消息可是灵通的很,万一以后连乞丐都不敢做你的生意,有时候消息反而会闭塞起来,得不偿失。
安全起见,四皇子拿布把手包了起来。慢慢的扯开了信。
信的第一页,有一行大字:不能让将士们流血又流泪。
旁边还画了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底下一行字,写的是:玻璃的制造方法。
玻璃的方子?
看到这几个字,四皇子不由的瞪大了眼睛。呼吸甚至都有些沉重起来。
“殿下?………”侍卫长一看四皇子情绪不对,不由紧张地说道。
“没事,没事。”四皇子一看侍卫长的反应,微微笑了笑,他们皇子,从小都是富贵堆里长大的,讲究喜怒不形于色,看来刚才自己是有点失态了。
不过,能不失态嘛。
他们大辰朝也有玻璃制品的,贵着呢。象一套造型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玻璃杯,一套都上百两银子,要是造型美观点的,甚至上千两银子的也有,都是海外的商人们传过来的。
可想而知,一个玻璃方子价值几何了,黄金万两都不止!
他做梦都没想过,一个玻璃方子,会被白白送到他的面前。
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四皇子从小就是在权谋圈子里长大的,他第一直觉,这事有蹊跷。
按理说,这样的方子,要是献给他父皇,就是不给个小爵位,最起码一套帝都的大宅,黄金万两总会有的。家族也能趁势而起。这样收益才是最大化的。
没想到,对方没这么做,还把方子送到了他这里。
就算是想卖了好给他,好歹也应该露个面,让他知份情才是。
奇怪的是,对方既没有露面也没有在信中署名。
难道是有哪个兄弟来消遣他?
不对,不像!
虽然他不懂这些技术,也觉得用特别便宜的砂子做成那么晶莹剔透的东西有点匪夷所思,但是细看信中好多话,说的都头头是道,有板有眼的。
也许,是真的有人看将士们不容易,想为将士们出份力吧。
-“不能让将士们流血又流泪“,说的好!太好了。
管他的,等他回去,好好试试。
就算不成,也没什么损失,试试也花不了多少银子,他好歹也是堂堂皇子,这个钱他还出得起。
要是方子是真的,他不去试,那不成傻子了嘛,后悔药都没处买去。
四皇子淡定地把信折起来,塞在袖子里。准备回去誊抄一份。他袖子里揣的有可能是价值数十万两黄金……的方子啊。
至于把方子上交朝廷,四皇子压根就没想过。
他也是皇子,少时从军,也不是没血性的。
这些年,随着他在南疆军中威望日隆,太子的母舅,每每对他进行打压,军需粮饷总是一拖再拖,手段实在是令他有些不耻,他不能不早为自己做些打算。
再说,别人把这么贵重的方子送到自己跟前,他也不能让人寒心不是。
总之,这一趟福林寺之行,四皇子是满载而归。
“信送过去了?”周安问道。
“送过去了。”侍卫小方点点头。唉,可怜他今天还要装成乞丐去送信,不容易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