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后成长日记(38)
“怎么?”他十分不解,因为若是旁人,肯定巴不得他有求必应。
蒙亭有些羞涩的低头道“大王对我的好,我心里都知道,却没得让全天下都知道”
“这是何意?”他仍然不明白。
蒙亭掀开帘子看着外面跪了一路的民众又回头看向他,实话实说“大王盛宠,于我是好事,可难免有人寻上我和父兄的路子求你办事,上次我家两个嫂嫂的婚礼就有许多宾客打着这个目的来的,虽然那次我都让父兄们找机会还回去了,可以后难免不会再有,到底难办。你对我凶一些,不留情面一点,他们看我这王后做的艰难,打我主意前也就不会这么肆无忌惮了。”
听着她这番话,嬴政看她良久,明白她想要为她自己也为父兄撇清这些麻烦事的意思,却也看出她安于后宫无意谋求更多权柄的心。
一时心中安稳之余,又为她的懂事感到宽慰温暖,琢磨片刻道“你考虑的很对,可寡人若真这样,你这王后的体面尊荣又在何处?”
蒙亭顺着他的话想想也是,破罐子破摔道“那就该体面的时候体面,能凶的时候也尽可能的 抓着机会凶一点,不好不坏,就,就刚刚好啦!”
“那我这么凶你可会气我怕我?”他坐的距离她近了些,眼中光华闪烁。
蒙亭忍不住笑“既然这事是我自个儿提的,我心里肯定有数啊,只要你私下里不那么凶就好了呀!”
嬴政情不自禁勾起她下巴吻了吻她,嗓音低地只有他们两个才能听见“怎么就没能早些遇到你呢?”
蒙亭勾着他脖子笑靥如花“那个时候不就正好吗?”
听着她的话,嬴政轻笑,霸道的搂住她,眼中神色却带着几分深意“你一天是寡人的王后,便永远都是寡人的王后”
蒙亭顺从的靠在他怀里,琢磨许久,也许是顺着她刚刚的话头表白让她安心,也有可能是一种隐晦的希望她不要辜负他的警告。
纠结许久,她也没有确定到底是哪种。
那就当都有吧?她心中一阵叹息,时至今日,他仍然没有完全信她吗?
第40章 谏逐客
春日大祭回去第二日,蒙亭被过劳后特有的腰酸背痛刺激的倒吸一口凉气,因为如今有了一些闲暇,为了不让自己的身体彻底颓废下去,虽然这注定是个痛苦的过程,还是以莫大的毅力重新拾起了荒废已久的剑术。
紧接着还有由王后主持的亲蚕礼,蒙亭提前两日斋戒沐浴,于吉日率领一众妃嫔和咸阳城中的名门贵妇们一同前往北郊先蚕坛,祭先蚕神西陵氏,行六肃、三跪、三拜之礼。
当时蚕已经出生,次日就行躬桑礼。躬桑前,要确定从蚕采桑的人选,整治桑田,准备钩筐。皇后要用金钩,妃嫔银钩,均用黄筐,其他人则用铁钩朱筐。躬桑当天,蒙亭率先右手持钩、左手持筐,边唱采桑曲边采桑叶,其他人跟在她后面做这一应事项。
最后,蒙亭带领着众妇将采下的桑叶切碎了喂给蚕吃。
后面的事情蒙亭等人便可不管了,但等蚕结茧以后,由负责照看这些蚕的蚕妇选出好的蚕蛹献给王后,蒙亭再献给嬴政、华阳太后。
之后再择一个吉日,王后与从桑人员到织室亲自缫丝织布,染成朱绿玄黄等颜色,以供绣制来年祭服使用。
这亲蚕礼别的还好,就是费时费事,而且蒙亭并不会缫丝织布,只得提前找了织造坊的宫女学,这才没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人。
面对众妇对她织艺娴熟的夸赞,蒙亭唯有保持大方得体的微笑接受。
不然,总不能自己拆自己的台吧?
忙完亲蚕礼就已经是两个月后,蒙亭带着一儿一女在长秋殿的生活仍然安稳,理事之余也会时常带着孩子一同去看望华阳太后,也算是尽一尽身为孙媳的孝心。
偶尔寻着由头在兴乐宫和六英宫办场赏花会或游园活动,配合着歌舞,也让诸嫔妾能够有些打发时间的乐子。
就这一点,大多数人都乐见其成,要知道在她之前可从未有人办过这些。
长日漫漫,能让时间过的快些总是好事。
燕赵两国发生战争,赵国出兵攻燕,而嬴政以救燕为名派王翦等将出兵分别夹攻赵国,漳水流域已为秦所有。
这无疑让他很高兴,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
到盛夏时节,扶桑和扶苏慢慢学着爬了,蒙亭就总是让人在大银杏树下铺了厚厚的毯子,拿着拨浪鼓或别的能响动的东西逗他们爬来爬去。
逗孩子逗累了,就吃两口刚从井里捞上来沁凉的桃子、李子和甜瓜,凉快又惬意。
那几日园子里的青梅熟了,蒙亭还亲自采摘下来泡了几坛子青梅酒,密封了埋在外面一株桃树下酿制。
本想着冬天赏雪景的时候再挖出来喝的,可她到底是没喝成。
九月中旬,长秋殿主院的银杏叶子黄的透彻,纷纷扬扬落的满院都是之时,蒙亭被诊出再次有孕,不得不修身养性起来。
这年十月,吕不韦终究因为与嫐毐之事有关被嬴政罢相,命他返回洛阳封地。
十二月初,又因为吕不韦的众多门客也跟着吕不韦一同前往洛阳,多有激进言辞,传到嬴政耳朵里令他很不快。再加上各诸侯国也多派使者前去拜访,让嬴政忧心他会谋反,便又将他放逐到巴蜀,并下了《逐客书》意欲将六国食客全都赶出秦国去。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蒙亭正在花厅带两个孩子学走路,对于他的做法,诧异之余又能够理解,可她其实是不赞同的。
临睡前她便没忍住提了一句“大王真要将六国之士都赶走?”
“不错”他确认道。
蒙亭沉默了片刻,还是决定劝一劝“百家争鸣,六国之中,不乏有识之士想要投靠大王一展才华,古有商鞅、张仪,修建郑国渠的郑国不也是韩国人?就连我祖父蒙骜当年也是从齐国而来,得到昭襄王赏识立下战功,这才有我父兄今日为大秦尽忠效力的机遇”
“你劝寡人收回逐客令?”嬴政的嗓音略带着些危险的意味。
蒙亭却不怕,恳切道“若大王只因忧虑门客作乱便将所有人拒之门外,只怕会白白错过许多有才华的臣子和良将”
嬴政静下心来思索,发现她所言的确在理,他翻过身来面对着她,却不愿承认他的错误,伸手像安抚孩子一样轻轻拍拍她的背道“寡人知道了,歇息吧!”
见他不置可否,蒙亭也不多劝,柔顺的闭上眼眸入睡。
嬴政却许久未能睡着,重新睁开眼看着昏黄烛火下安睡的蒙亭,动作轻柔的帮她把垂落至鼻翼边的发丝拢至耳后。
目光顺着她的身段下挪,停在她尚且平坦的腹部,柔软的似要化出水来。
他的妻,还不到十八岁的年纪,却已经是个称职的王后了。
丝丝缕缕的甜蜜涌上心头,嬴政轻舒口气。
他不需要太多女人,在他年幼时就知道,女人和孩子有就好,贵精不贵多,因为往往女人和孩子多了就意味着更多的麻烦。他作为一国之君,没空陪她们在利益斗争中纠缠,也不可能亲自管教每一个孩子。
既然蒙亭就能满足他在生理、心理以及传承上的一切需求,他也就没有必要再去自找麻烦。
想着这些从不为外人道的心事,嬴政心中一派轻松,慢慢睡意上涌,陷入了黑沉梦乡。
第二日,嬴政果然下令撤销逐客令,让本就不甘于像这样尚且一事无成就不得不被一纸诏书驱逐出去的李斯松了口气。
又过了几日,谏臣茅焦以“秦王要统一天下,需以孝义为先”为由劝说嬴政将赵姬接回咸阳照顾。
嬴政曾明示与太后断绝母子关系,永不再见,并明令朝臣敢有为太后事进谏者“戮而杀之,蒺藜其背”。
先前已经处死了二十七人并把他们的尸首挂在宫墙示众,本以为这次也不例外,却没想他竟顺水推舟答应了。
“哼,他的意思是寡人若不答应,七国都会骂寡人薄情寡恩,当世桀纣”嬴政背着手在书房里一圈圈的踱着步,同蒙亭说话时冷笑出声。
蒙亭显然也是认同茅焦观点的“人言可畏,三人成虎”
对于她的评论,嬴政冷哼一声,彻底下定决心“接就接吧,还是把她安置在长杨宫,多派些人手看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