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后成长日记(13)
目送柳叶出去,柳絮拿着空下来的茶杯问“姑娘还要不要?”
见蒙亭摇头,柳絮就在床边的脚踏上坐下陪她说话“明日就是新年了,姑娘今年委实太不顺了些,过年定要好好热闹一番,也好去去晦气”
听着她的话,蒙亭失笑“说来,这些事放在别家,该是举族同庆的大好事”
“咱家和他们毕竟不一样的,不说老爷了,两位公子也都勇武上进,哪里需要姑娘您为他们挣前程”
是不需要,蒙亭心中悲戚,然而命运弄人,现在她不需要也不得不需要了。
只有主仆二人的卧室一时沉默下来,直到柳叶去厨房端了小米粥和小菜进来。
蒙亭吃了八分饱,喝完药,又坐了一会儿,到底病还没好体力不支,再加上药里加了安眠的药材,很快便又躺下睡了。
这一躺就躺到了大年三十,宫中照例赐宴,蒙亭派人拿了帖子告了病事。
倒是难得安安生生待在家里守个岁,蒙亭一大早给父兄写了家书,然后命人在后花园梅香苑的正厅备了几桌酒席,下午家里三十余口下人就聚在一起赏梅赏雪。
蒙亭病才好了几分,一个人坐在最上首的卧榻上,身边摆了两三个炭盆,倒也暖和。
看着男人们几人捉对的喝酒划酒令,兴致上来了踩着案桌灌,女人们则围绕着蒙亭互相谈论着东家长西家短,谁的绣花样子做的好。偶尔说着兴起便唱起了歌,抓个男丁表演舞剑打拳。
给蒙亭的感觉,确是比在宫中宴饮自在有趣。
临到黄昏,厨房的便自觉去煮了丰盛的年夜饭,剩下的人把宴饮摊子挪到屋里,等厨房的人回来,一群人继续热热闹闹的玩乐。
王宫中,嬴政依旧应付着种种勾心斗角,忍受着各种让人生厌的殷勤。
他扫视一圈,没在殿中发现蒙氏身影,心情更加烦躁。听说蒙氏自那日回去之后就病了,也不知是真病还是在躲他?
而且,她病的这个时机,真就这般不愿吗?
沉吟片刻,从袖袋中掏出一只漆彩描金花鸟纹的小匣子“把这个给她送去”
那小太监接过匣子,转身离去。
跑腿的这个小太监被蒙府的门房引到梅香苑时,蒙府的下人们正热热闹闹的在院子中央的空地上点爆竹,爆竹声、欢呼声和惊叫声连成一片,好不热闹。
蒙亭一个人斜卧在炕上,见柳枝领着个内监装扮的人进来,便下炕站了起来。
他恭敬的弯腰将那只盒子递到她面 前“蒙姑娘,这是大王特意命奴才送来的”
蒙亭伸手接过,却没有立即打开,反倒问“大王可有说什么?”
“这···”他迟疑了一下“大王只让奴才把此物送到姑娘面前,别的并未多说,倒是很关心姑娘病情”
“不过是偶感风寒,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大冷的天,有劳公公跑一趟,回去替我谢过大王”说着,她冲柳枝使了个眼色。
柳枝心领神会,边客气的带他下去边往他手里塞了个厚厚的红包“这大过年的还要当差,公公真是辛苦,不如留下来喝杯酒暖暖身子?”
那公公手下红包,笑的见牙不见眼“不了不了,谢姑娘好意,都是职责所在,咱家还要赶回宫去向大王交差呢”
“那就不留您了”柳枝一路把他送到蒙府门口才回去。
目送柳枝将那内监带出去,蒙亭躺回炕上,随手将那盒子放在堆满了茶果的炕桌上。
一直注意着这边的陈妈妈进来,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看一眼那盒子“可是大王送的?”
“唔”蒙亭应了一声,兴致显见的不高。
“姑娘为何不打开看看?”陈妈妈劝她“毕竟是人家的一片心意呢”
蒙亭其实不是很乐意,但见四个大丫鬟并张氏都围过来了,便只好拿过那盒子打开。
却是一只白水晶海棠发钗并一只粉水晶的垂丝海棠步摇,水晶晶莹剔透,没有一丝杂质,整体造型又精美别致栩栩如生,一看就价值不菲。
“大王对姑娘真是用心”柳心没忍住打趣了一句。
蒙亭看她一眼,把盒子重新封好塞到她怀里“暂且收起来吧”
知道自家姑娘还别扭着,柳心也不再多说,拿回院子妥善保管就是。
过了子时,蒙亭散了压岁钱便各自回去睡了,虽然是新年,但明儿个毕竟也不是无事。
而王宫中,送东西的内监回到嬴政身边时马上也要散宴了,他凑在嬴政耳边一五一十的把蒙亭的话复述了一遍,又窥着嬴政脸色道“蒙姑娘脸色看着是不大好,虽与下人们一处庆贺新年,却独个儿卧在炕上”
嬴政尽量不动声色的低声问“那盒子她可看了?”
那内监顿时有些紧张“奴才在时不曾”
嬴政含糊的应了一声,不再谈论此事。
第二日是大年初一,蒙亭一觉睡到自然醒,被柳枝几个伺候着洗漱好坐到梳妆台,一眼就见到了昨夜嬴政派人送过来的那只盒子,她顿时羞恼起来,撇过头去瞪柳心一眼“你把这东西放在这里做什么?”
她难得这般生气,柳心吓了一跳,赶紧收了盒子下去。
正在帮她上妆的柳叶劝道“姑娘莫要生气,柳心也是想着姑娘万一要用呢?”
蒙亭掩着心口长长吐出一口气,极力让一颗心安稳下来,才对屋里剩下的柳叶和柳枝、柳絮道“你们待会儿好好和她说,我不是气她,只是没必要让我时时想着要入宫的事”
“奴婢们明白的”柳枝替她挽好发,从妆奁中拿了只她惯常戴的白玉簪子固定好,又找了几朵粉色珠花装点在头顶发髻间,配上桃红的襦裙,衬托的少女整个人都娇俏又可爱。
柳枝最后把她脑后披散着的那部分头发梳顺放开手,便见着外面厨房来人传话说午饭已备好,蒙亭答应着起身,去花厅用膳。
自从用了午膳,她就一直在书房里坐着,说是练字,却大半个时辰都没写下一个字。
终于,她看着沙盘中仍然平整的沙子,心中更显烦躁,扔了笔杆子逛园子散心去了。
第15章 接受
本就还在病中,又在外面吹了一下午的冷风,看着才好些了的病,当晚就病的更重了,连着四五日都昏昏沉沉的在床上睡着。
初三本该回外祖家探望的,这一病,也是没去成,反倒累的外祖母亲自来探望她,让蒙亭颇感内疚。
这老太太是咸阳卢氏的大家长,丈夫和几个儿子有参军的也有入朝为官的,都有出息有前途,却不想身子骨也一脉相承的差,和蒙亭她娘一样去的早,媳妇们年纪轻轻的就没了丈夫,可谁想接下来一辈子就守活寡了呢?于是都陆陆续续的改嫁了,卢氏就只剩下一个老寡妇和几个幼子,凋敝的厉害。
索性这卢老太太是真厉害,守住了家产撑起了门楣,将几个孙儿一一抚养成才,和蒙亭兄妹三个关系甚好。
“好了,快别说了”老太太赶紧把试图挣扎起来的外孙女按下去“你好好在家养着,我这老太婆也没别的事,就在这陪你”
说着心疼的摸摸蒙亭清瘦了许多的脸蛋“你父兄要奔前程,天可怜见的,一年到头也见不到个人影,就是苦了我们小亭亭,过年都一个人”
“姥姥”蒙亭拉着她的手软软唤了一声“亭亭都晓得的,就是贪玩,这才不小心着了风寒”
“一个人就更该好好顾着自己,别学你娘,整日里任性不好好爱惜自个儿的身子,再说了,现在这园子里光秃秃的啥也没有,你在外面有什么好看呢?”她絮絮叨叨的,却都说的是为孩子们好的话。
但反面案例是她亲娘,蒙亭不好接话,便问“姥姥,珊姐姐可归宁了?她在夫家过的可好?”
她说的这位珊姐姐是她三舅舅的独女,今年十六,只比她大一岁,去年六月嫁给了南郑的一户富商。
“没回”说起这个孙女,卢老太太满面欣慰“但是送了信回来说如今已然怀了四个月的身孕不便车马往来奔波,她夫君对她也敬重。若这一胎生了男孩儿,那真是再好也没有了。”
“那等我好了,天气也暖和些,我定要替姥姥去南郑看看珊姐姐和未来侄儿”蒙亭打着精神和老太太说笑“说来,几位哥哥也娶妻生子了,姥姥该养养天年了”
“这哪儿成?”卢老太太虎着脸,又忍不住笑“你们兄妹三个不还得我操心?儿郎们只要能建功立业,多大年纪都不愁娶不着媳妇,倒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