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和尚他有条龙[重生]+番外(13)

作者:辛垣辞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强强 灵异神怪 情有独钟 重生 关键字:主角:司淮,吾念(灵隽) ┃ 配角:尘一 ┃ 大师,皈依我吧 司淮勾引了一个即将功德圆满的和尚从受人敬仰的神龙变成了万人唾骂的妖龙形神俱灭,坟头草一蹦两米高“人们只信仰他们信仰的,一旦圣人犯了错,便不再是信仰,这样的人活在世上,便是错。” 点击展开

“不是小姐,那女鬼有些道行,从哪儿来的我等也不知道。我们并非官府之人,捉鬼拿妖是本分,命案子却不是职责所在。小姐已往,施主也请节哀,今后多多积德行善,为亡人添些福荫。”

“大师,听你这话,难道以为我身上还吊着人命吗?我这双手亲手杀了女儿已是一辈子的悔恨,哪里又跑出来个鬼我实在是不知道啊!”

“阿弥陀佛,双手既已沾了鲜血,便是有了罪孽,贫僧不过是劝施主多行善,用善行弥补曾经的罪恶。老爷府中的丫环无辜惨死,贫僧已让小侄为她超度,还请老爷将她好生安葬。”

“如此……多谢大师。大师为我梅家除了祸患,当以厚谢。回头我让管家准备黄金百两,给大师……”

“施主。”吾念打断他,道:“贫僧此行应施主相托付捉鬼,乃是为行正义事,并非为了钱财。百两黄金不过身外物,贫僧与师侄四方行走带着也不方便,施主若是有心相谢,不妨赠予贫僧一些吃食。”

“自然可以,大师可以自行到伙房取,要多少尽管拿。”

“多谢。”吾念合十双手揖了一下,垂下的眉眼多了一丝得逞的笑意。

/

次日清晨,梅园的大门轻轻打开又轻轻关上,一大一小两个和尚连背带拎地抱了几个鼓囊囊的包裹,步伐愉快地走在了出镇子的路上。

“师叔,我们会不会拿太多了?”

“不会,梅老爷允了我要多少尽管拿,我们也就只拿了一个月吃食,对大富人家来说哪里算多。”

“也是。”尘一仔细想了想,笑眯眯地得出了这么一句总结,一口啃去了手里的大半个包子。

清晨的鸡鸣狗吠间,隐隐约约听见了梅园里传来一声怒吼,“哪个小贼把老子刚正好的一笼肉包子偷走了?!啊!你个杀千刀的穷鬼家里穷疯了来这里偷肉?连吃剩的鸡都不留?被老子逮着非摁到砧板上剁成肉泥!”

胖厨子震天吼般的怒骂声一字不落进了房顶上的司淮的耳朵里,遥遥望着远处街道上消失的两道人影,有些怅然若失地笑了一下。

要不是这叔侄两恶鬼般在伙房里搜刮肉食样子被他在上边看了个真切,他也不敢相信有人会偷肉,还是两个和尚。

和尚不食油荤,以前灵隽总是在他大口吃肉的时候在边上喝白粥煞风景,他也就不知死活地一次次费尽心思往他碗里偷偷滴油想让他破戒,反倒被他发现后取笑了一番。

这一世的吾念,倒是不大一样了。

吃肉的和尚?

司淮浅浅一笑,不知怎的忽而忆起了三百年前,那段尚算懵懂年少的时光。

作者有话要说:看到这个结尾应该有准备了哇,接下来就是回忆了,司淮和吾念的前世发生了什么主要都是回忆里面,所以本文写回忆的地方也会有不少的,预防针先打好*^_^*

第一卷 比较短,梦境相会的故事灵感来自复习的时候看到的《牡丹亭》的故事,看到评论区已经有读者发现啦*^_^*(作者菌习惯结束的时候讲出来)

非常感谢指出不足和投雷的小天使,渣作者会努力写好后面的故事,谢谢支持么么哒*^_^*

第10章 前尘.少年 一

康佑二十三年,连着两年的大旱,致使农田稻谷颗粒无收,百姓民不聊生。

康佑帝体恤黎民疾苦,在护国寺的祭坛上筑起了莲花台,亲往淮阴明华师请得圣禅法师作法祁雨。

彼时的司淮只是一只小蛟,窝在淮河底下修炼,想不到连着两年的大旱晒干了河床,裂成了龟甲似的河滩上遍是死鱼死虾,小蛟也被炎炎烈日晒得脱了水,奄奄一息地盘在了河滩上,被一个小男孩儿救了去。

小男孩儿的父亲是朝中司占卜之事的大臣,康佑帝亲率了三十个大员到护国寺斋戒求雨,其中一个便是他。这大臣清廉得连落脚的草屋都没有,妻子死后便带着孩子住进了卦卜阁,这会儿来护国寺也悄悄把孩子带了过来。

登台作法当日,从祭台前到护国寺山门口蜿蜒向下的山路上,满满的都是求雨的人,里一圈皇帝和大臣,外一圈护国寺的高僧沙弥,再外头都是黎庶百姓,场面比皇帝大赦天下还要壮观。

孩子生性有些贪玩,把“小蛇”藏在衣服里就要出去偷看法师作法,正好被他父亲的随从瞧见了,一把把他藏在袖里的小蛟抢了去。

“小少爷呀,你怎么能把这东西带在身上呢?这蛇可是要咬人的!这好像不是蛇……”随从紧紧捏着蛇头,将蛇身拉长了仔细翻看,忽而“呀”了一声,道:“这东西生了一身鳞片,还长了两只小角,哪里是条小蛇,指不定是什么邪祟物。小公子赶紧扔了,被老爷知道了可不得了!”

“可是……”小男孩儿想要争取一下,可是仔细看那小蛇的脑袋,似乎是生了两个硬硬的小角,不像是寻常见到的蛇,犹豫了一会儿,才点了点头,“那我自己去扔。”

说完不等随从反应,从他手里抢了过来便迈着两条小短腿跑出门去。

圣禅法师已经作完了法,盘着腿坐在莲花台上敲木鱼念经,下边一众的人上至皇帝下至庶人都顶着烈火似的日光在底下诵经,谁也没有注意到石柱子后头藏着的小孩儿。

小男孩儿肉乎乎的小指头摩挲着小蛟头上的两只小蛟,碎碎念道:“小蛇小蛇,我再留着你会被父亲责罚的,会罚我朝《卜辞》还不给我饭吃!所以我只能在这里把你放下了。听父亲说,那个大和尚是个有大功德的人,有度化生灵的本事,你若是有灵性,就去寻他,知道吗?”

小蛟似懂非懂地仰起了脑袋看他,小孩儿咧嘴笑了起来,露出两颗可爱的小虎牙,蹲下身子把他小心翼翼地放到地上,转身跑开了。

禅音渺渺,冥冥中似有什么指引着小蛟往那莲花台去,青色的身子盘成了盘香状窝在莲花台底下,竟巧妙地与石色融在了一起。

第二日,前来跪拜诵经的民众少了半数。

第三日,再少半数。

七日后,康佑帝与一众大臣斋戒结束,返程回宫。

十日后,护国寺的和尚们从祭台前离开,只余下几个小沙弥和坚持着每日前来跪拜求雨农户。

木鱼声一声一声在莲花台上敲响,大和尚仿佛不知疲惫似的一刻不停地诵着经文,静谧的天地间,诵经声与木鱼声混在了一起,成了绝美的乐响,像来自九天的佛梵之音,清澈空明,净化着人心的恶念与欲望。

第四十九日,天空终于凝起了乌云,八百里京华笼罩在了沉沉乌色之中。

祭台前陆陆续续站了了人,巴巴地抬头望着暗沉沉的天。

和尚念经的声音犹未停止,仿佛周遭的风云变化与他无关一般,直到听见了莲花台后传来的微弱窸窣声响,才缓缓睁开了眼睛。

小青蛟难受得全身都在地上摩擦着,浑身的鳞片泛着华光,一翕一合间有蛇皮似的东西从身上掉落,头上两个石头包似的小角长长了一些露出青白色。

天上不知何时起了蒙蒙的云雾,只见莲花台后现出一片青光,什么东西倏然飞到了天上,隐于云雾之间,不断地变大抽长,随着一声石破天惊的吟啸声,天像是忽然被捅了个大窟窿,久逢的大雨终于降了下来。

“龙!是龙!是神龙啊!”

不知是谁最先喊了这么一声,沉浸于下雨喜悦之中的众人一齐抬头望向天边,只见五彩华光闪烁,青色巨龙腾飞于雾岚之中腾飞。

/

大雨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第二日的清晨才渐渐停了下来,湿润的曦光透过云彩,点亮了雨后天青色的长空。

大和尚的紫袈裟湿得透透的贴在身上,可他仿佛不曾察觉,一手撑着伞,一手执着念珠,望着天空那尾巨龙化作一个翩翩少年郎,施施然落到了他跟前。

少年不过十四五岁的模样,生了一张稚气的脸,一双墨色的眼睛倒是十分灵气,额上一对青白色的犄角,乌黑长发垂至脚踝。

凉风吹过他的衣摆,样式繁复的古袍,是和此时的天际一样的天青色。

和尚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道:“看来道行还不够,不能完全化成人形。贫僧法号灵隽,小神仙唤作什么?”

眼睛里透出一丝懵懂,少年眨了两下眼,眼睑上的一点红痣衬得整个人愈发青涩。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