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喜塔腊氏(103)
胤祾和胤祎看着自己额娘竟然一点都不生气,不由惊讶了一会,不过很快就松了口气,他们就是害怕自己额娘气病了。
东珠看了他们一眼,然后说:“你们就放心吧,额娘我啊,心大着呢。时候不早了,你们一路奔波恐怕是累了吧,赶紧回阿哥所休息。”
等两个阿哥离开,她立刻吩咐文月去查一下康熙如何处置这个带回来的李氏。
文月很快打听了消息回来,这次康熙带回来了三个人,其中一个是汉军旗的刘氏住进咸福宫,剩下两个都是纯粹的汉人,李氏住进永和宫,黄氏住进钟粹宫,三人都封了庶妃。
东珠皱着眉头听文月回禀,这个李氏的出现终于让她更加警醒了,康熙喜欢的不过是她的长相,要是有更年轻貌美的一样会把她抛之脑后。
第94章 端午宴会
结果还没等东珠招她额娘进宫, 李氏就先递牌子了,她在康熙回宫后也从娘家那里得了消息。
“那个李庶妃是李家旁枝的女孩,今年十六岁, 江宁知府找到他们家,然后献给万岁爷的。”李氏说完又道:“江宁知府是纳喇家的门徒。”
这样就对上了, 自从九阿哥和十四阿哥一事发生后,他们两家就变成了对头, 在宫外互相找事, 这次纳喇家是釜底抽薪,特地挑了李氏来膈应舒贵妃。
“额娘您别担心, 就是一个小小的汉女罢了, 我能应付的来。”东珠看李氏十分担忧便赶紧安抚她,她身居贵妃位,膝下还有三个阿哥,若是这样还能被一个庶妃拉下马, 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李氏神色好看了些, 她也是关心则乱。
奇怪的是,这个李庶妃住进永和宫后再也没被康熙招幸过。
五月初一一直到五月初五都是端午节的时间, 康熙颇有兴致的在御花园里设了家宴。
“嫔妾参见舒贵妃娘娘。”端午节宴会摆在御花园绛雪轩里, 只有后宫众人参加, 东珠经过时异口同声的请安声响起。
“都起磕吧。”东珠今日穿了一件胭脂红色的并蒂海棠旗装,外罩银红镶金边的的马甲, 两把头的正中间用一枚赤金红宝石海棠花钿子压发,两边则是点缀着海棠样式的钗环,脖子上戴了红珊瑚珍珠米项圈,垂下来的璎珞在胸前飘动,端的是华贵非常。
脸上也用心化了妆, 结合古代和现代的审美化了个精致柔媚的妆,配上前额的红宝石华胜,一亮相就能看出其他人眼睛里的惊艳。
“舒贵妃姐姐今天打扮得真漂亮。”悫妃羡慕的说,她长相只能说清秀,因此特别羡慕长得好看的人,进宫后更是人人都好看,让她越发有些自卑。
东珠坐下后笑着对悫妃说:“妹妹这件秋香色旗装也好看,这是织金缎吧?绣娘手艺不错。”悫妃虽然情商低,但是确实没什么坏心眼。
“针线局新来了好几位绣娘,其中有一位苏绣的绣娘,她手艺很好。”悫妃分享道:“这衣服就是她绣的。”
宜妃凑近开口:“过几天我也叫她们做几套旗装,库房里的绸缎再放放就卷了。”
正当她们主位聊天的时候,康熙扶着太后到了,一阵请安后坐下,温僖贵妃却看到有一个位置是空的,她皱了下眉,然后直接开宴了。
空缺的位置是李庶妃,总不可能叫这么多人等一个小小的庶妃吧。
宫女们穿着绿色的比甲排着队把手上的膳品放在桌子上,东珠让文月给她倒了一杯雄黄酒尝了尝,味道有点冲,她不太喜欢,因此就把杯子放下,解了个粽子吃,是咸口的腊肉粽子,吃完之后还有点咸,而且粽子不能多吃,这东西很难克化。
她放下筷子,托腮看着舞坊的舞女在灯光下跳舞,搭配着乐坊乐师的古琴声,是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康熙眼睛一扫就看见东珠停了筷子,他吩咐梁九功把碧梗粥端去舒贵妃的桌子上。
东珠接到碧梗粥,起身谢恩后就有一勺没一勺的吃起来,康熙略有些心虚,他收下李庶妃完全是鬼迷心窍,这会回了宫就对东珠十分愧疚。
正当宴会规矩松散,各妃嫔都找身边的人聊天时,乐师奏的音乐突然一变,众人皆惊讶的抬头望去,只见从门口走进来一个身穿红色襦群的女子,她面上覆着轻纱,手腕脚腕上都系着金色的铃铛,动起来叮铃作响。
这便是李庶妃。
李庶妃是被家人卖给江宁知府的,找人仔细调/教过,一颦一笑都是模仿宫里舒贵妃,就是为了给舒贵妃添堵。
她本人则是抱有野心,自认为年轻貌美,万岁爷总会怜惜她,不求舒贵妃的份位,但是一宫主位总是可以的吧,然而万岁爷虽然招幸她但大多数时候都是让她坐在一边,或者询问些江南的生活,回宫后更是把她忘在一边,已经很久没有招她了。
好不容易这次端午宴会惠妃帮她找了机会,让乐坊的配合她跳一曲《绿腰》,她更是下定决心要抓住万岁爷的目光。
宜妃捂嘴掩盖住惊色,侧头跟东珠说:“这李庶妃是真不知道还是被坑了?”满族女子不允许穿汉服,没看到上首的太后和康熙脸都黑了嘛。
东珠端起雄黄酒,“谁知道呢。”她只是跟掌仪司的总管交代了一下不要阻止李庶妃想做的事,没想到惠妃还真让她跳舞了,就是不知道她为何要穿一身汉服,难道惠妃没告诉她吗?嗯,李庶妃这腰可真是又软又细,康熙挺有福的。
她不知道的是,这衣服是李庶妃擅自选择的,本来惠妃给她选的是一件大红色旗装,里头穿着绸裤,但是她觉得跳起来不如穿汉服好看,因此带着宫女赶出来一套襦裙,这一身跳起舞来,裙摆纷飞间漂亮是真漂亮。
最后由一个下腰的动作结束舞蹈,李庶妃却没听见想象中的万岁爷的赞美,而是四下无声,十分安静,她渐渐有了些不祥的预感。
“李氏衣着不庄,擅自扰乱宴会,就罚她用满语抄写三遍宫规,什么时候抄完什么时候再出来。”太后沉着脸下命令,用满语三遍宫规,作为汉人的李庶妃不会满语,什么时候能抄完还不知道呢,“皇帝对哀家这个惩罚可有意见?”
“自然是听皇额娘的。”
“我错了,太后娘娘,嫔妾是真的不知道啊。”李庶妃腿软的瘫在地上,口不择言的哀求道,连自称都忘了,“万岁爷我不是故意的。”
康熙冷漠的一挥手,宫女就把李庶妃带下去了,直接带回了永和宫。
她挣扎时脸上的面纱掉在地上,东珠这才发现她面上与她不过是三分相像。
“既然住进永和宫了,德嫔你就派人好好教教李庶妃规矩,让她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该做。”太后的好心情已经被破坏了,她说完这句话就摆驾离开绛雪轩回了宁寿宫。
众妃不由得同情德嫔,这也算是飞来横祸,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事是惠嫔牵的头,她却遭了迁怒,德嫔实在是欲哭无泪,只好在心里发狠,准备让李庶妃好好“学学规矩”。
这事一出,端午宴会也进行不下去了,东珠叹道:“可惜了这粽子,御膳房估计还没全部呈上来。”
“可不是,这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荣妃话里有话的说,这是在寒碜惠妃。
东珠眼看着李庶妃落下的面纱被宫女们踢到角落里,珍贵的织金纱上面全是黑色的脚印,她转过头不再看它。
康熙看这情况只好提前结束端午宴会,让众妃各回各宫,而自己则是屁颠屁颠的跟东珠回了永寿宫。
“朕就是看到李氏的脸一时鬼迷心窍,想到你刚进宫的时候...就收用了她...现在想想她哪里比得上宁儿。”康熙这解释还不如不解释,东珠淡淡的说:“臣妾年纪大了,自然是已经人老珠黄。”
“朕这事做的实在是不好,你若是不想看见李氏,朕就将她送到感业寺去。”感业寺是皇帝死后无子无女的非主位妃嫔们的去处,去了那也就是整天吃斋念佛,没几些日子人就没了。
东珠这才笑笑,“哪里至于到感业寺呢。不过是少见几面就罢了。”
康熙看到她笑起来这才松了口气,觉得东珠已经不在意这事,便揽着她去安置了,却没看见东珠藏在喜嗔笑颜之下的冷淡。
随后康熙一连宿在永寿宫半个月,直到东珠月事来了才算是开始临幸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