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文主角他弟(快穿)(19)

姬玉衡故意刺激太子,“臣是流言蜚语的受害者,陛下圣明烛照,家父心里有数,臣还愁什么。”

太子确实颇受打击,“孤心里苦,人言可畏啊。”

姬玉衡笑了笑,“自从殿下把臣选在东宫,臣就不大需要看人眼色了。”

太子刚想说“你还因祸得福了”,猛然发现这话不对味儿……他惆怅地歪在椅背上,长叹了一声。

再刺激下去太子怕要恼羞成怒,姬玉衡收起笑容,再调整好坐姿,整个人立时严肃了起来,“殿下,您觉得陛下至今仍无废后之心……是为了谁?”

要不是这信念支撑着我,我也要称病然而请罪了好吗。太子低着头,并不回答,想再听听他这个“狗头军师”又有何高见。

“您心里更相信是元后余泽。”太子最在意的不是父皇缘何不废后,而是现在这局面他该怎么有针对性地讨好父皇,姬玉衡对症下药,“殿下您的婚事没有变化,可见陛下仍把元后的嘱托放在心上,所以您不能……对承恩公府太冷淡。”

我不对他家冷淡,父皇对我冷淡!太子好歹有耐性等姬四郎把话说完再喷回去。

姬玉衡继续道:“殿下换位思考一下,您的结发妻子救过您的性命,还给您生了嫡子,如今妻子的妹妹胡作非为,妻子娘家也时不时犯糊涂,可终究没闹出人命来……您仔细想想,光是这些够让您背弃对结发妻子的承诺吗?会不会希望儿子能点醒儿子舅家,好改邪归正?”

太子已然坐直身子,若有所思,“有道理。”

姬玉衡继续火上浇油,“假若您是父亲,您会愿意让个白眼狼儿子……出事就立即撇清关系,和亲戚朋友一刀两断,这样的儿子接班吗?”

不可能。

太子揉了下脸,语气颇不客气,“你还想说什么,别卖关子,赶紧给孤个痛快!”但表情可和严厉二字半点不沾边。

姬玉衡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轻声道,“其实承恩公府……没那么一无是处。”

这话正说到了太子的心坎上。

皇后都有门路买通肯在京城作祟的刺客,光是这一点就让太子非常惊讶了,所以他承认他之前着实小瞧了舅舅和姨母。

他那战功卓著的外公走了好多年,但外公临走前不可能不给儿孙留下压箱底的“好东西”,也就是说舅舅没对他交底……

太子此时嘴角上挑,好奇地问,“你怎么说起我舅舅家的好话来?真能化干戈为玉帛?”

姬玉衡在心里冷笑,面上却无比真诚,“恩怨暂且放一边,臣与承恩公府总有一点一模一样,那就是……”他故意含糊了一下,“都系于殿下一人身上。”

太子听懂了,而后不可抑止地心潮澎湃:是了,姬四郎不管情愿不情愿,他的前程都在我身上!舅舅一家子又何尝不是如此?

姨母舅舅和表妹她们手段各有不同,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争他,争他眼里第一得用第一信重的位分。

他是得找机会跟舅舅他们好生聊一聊了。

想到这里,太子抬眼望向姬四郎,对方似是满心期待等他回应。太子终于笑了,起身拱手道谢,“受教了!”

姬四郎跟承文侯真的很像,无利不起早啊。姬四郎出了主意——说不定还是替承文侯提醒我,却不提委屈,不过是想换得我一个承诺,让我多许下些好处。

有功当赏,太子并不犹豫,“你的好处,孤铭记在心。”

不得不说,若是承文侯府和承恩公府亲如一家,他反而要头疼仆大欺主了。

姬玉衡面有得色,连忙回礼,“殿下谬赞。”

太子微微颔首,“该说你的就是你的,别人要不了也抢不走。”

姬玉衡惊喜道:“谢殿下!”

太子见状心中得意:我果然没猜错……

姬玉衡和太子其乐融融地吃了顿丰富又合口的晚餐,出宫坐在马车上,系统才出言“打搅”,“太子对你好感突破四十点了……我听见你的心声了,你在冷笑!”

姬玉衡摇头笑道:“你没听错。太子没救了。”

小光团来了兴致,“愿闻其详。”

“在我提醒他多换位思考,又说起承恩公的好处时,他第一反应不是质疑我的动机,而是自我反思,仔细考虑他是不是在识人用人上出问题,那他还有苟到登基的希望。”

小光团一时都不知道该说太子什么好,“啊这……”

姬玉衡叹了口气,“换位思考,可不止是换到对方的立场上考虑,还得综合人家的性格啊。皇帝如此无情,太子还设身处地个屁。”

小光团又开始翻看剧情,“现在这个时间点,皇帝对太子还是很好的。”

“皇帝要是对太子有心,这会儿就该给太子更换未婚妻了。”姬玉衡悠然道,“咱们等着太子的表演吧,想必他不会让你我失望。”

话说太子不至于对姬四郎的建议照单全收,但会立时有些动作,比如亲自去坤宁宫求皇后向皇帝认罪。

太子也进不去坤宁宫,只能通过内侍不停传话。

如此几次,皇后先不耐烦了,她干脆站到宫门口——被值守的侍卫们堵在门口,对着不远处的太子道,“你除掉姬预,我就告诉你几个秘密!”

太子一听这话顿时来了脾气,“母后何苦揪着姬预不放?”

横竖已经丢过人,皇后如今有那么点破罐破摔的意思,不过当众大吼大叫她还是做不来,便让内侍再次传话,“你不懂,姬预可能是你兄弟!他不死,你没希望。”

太子根本不信这个,他装也不装,直接拂袖而去。

回到东宫,太子才问陪他去坤宁宫走了一遭的老嬷嬷,“怎么样?”之前紧急送消息给承恩公,告状皇后所作所为同时伺候过元后多年的老人就是她。

老嬷嬷磕了个头,实话实说,“回殿下的话,皇后娘娘确实服了国公府的秘药。当年先皇后也是服了老公爷送来的秘药才有了殿下。”

太子脸色骤变,“她也想为父皇生……”

老嬷嬷再次磕头,并不答话——一切尽在不言中。

她默默道:娘娘,谁也越不过您去,王氏不行,您的亲妹子更不行!

第15章 玛丽苏文十五

元后故去前已经为这位老嬷嬷安排好了去处,老嬷嬷完全可以出宫安享晚年,但承恩公亲自拜托,再加上娘娘的妹子实在让家里宠得不像话,老嬷嬷感念元后与她的主仆情谊便留了下来,照看一下娘娘的妹子——即使元后的妹妹被封后,老嬷嬷也并不愿意称呼这位为娘娘。

因为在老嬷嬷心里,娘娘只有元后一人。

开始皇后对老嬷嬷还算敬重,不说言听计从,起码能听进去老嬷嬷的建议,不过几年下来,皇后自以为规规矩矩,该做的都做了,陛下仍旧不愿意多看她一眼,就按捺不住想要自己使些手段……另辟蹊径了。

老嬷嬷伺候元后十好几年,对于皇帝的忌讳心里门儿清,眼见皇后越来越有恣意妄为的意思,她苦劝多次,反而让皇后打发到了坤宁宫库房外的小房子里……这个时候老嬷嬷依旧相信皇后只要碰壁就会迷途知返,直到她从自己提拔的宫女那儿听说皇后要买刺客对姬四郎出手。

帮皇后做“上不得台面”的脏活苦活的那几个人可都是娘娘留下来的!

老嬷嬷怎么看得过皇后暴殄天物?!她忍无可忍,终于派人去宫外传消息,把皇后究竟有多昏头告诉给了承恩公……

皇后被封在了坤宁宫,承恩公吓到请假在家,连求情都不敢,而姬四郎平安无事,甚至能在东宫说动太子宽宥善待承恩公府……这再让太子和姬四郎处下去,太子迟早变成承文侯的女婿,心里再无承恩公府一席之地!

老嬷嬷酝酿了好久,分别写信给承恩公和太子,幸好两位都还算清醒。太子更是眼疾手快,把她从坤宁宫请到了东宫。

老嬷嬷初来乍到,谨慎了一阵子,认定太子比皇后明白多了,她就趁机告诉了太子些许昔年旧事。

“当年先帝先把王夫人指给了承文侯,又把淑妃和贤妃挑给陛下做侧妃,娘娘听说可很是松了一口气。”说起这事,老嬷嬷现在都能当乐子,语气十分轻松,“淑妃和贤妃娘家原主等着跟承文侯府做亲家呢,圣旨一到,人都懵了。”

太子颇为好奇,“怎么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