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娶毒女(16)

作者:风骨玉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前世,她本是倾城之姿,朝京儿女各个羡慕,可是一夕之间,父亲被陷害,相府一朝家破人亡,她错爱不良人,落了个凄惨的下场,在轮回镜里,看到了一切,原来,这竟都是阴谋。今生,她涅槃重生,复仇而来,朝堂风云,九州江湖。誓让前世欺她者,害她者,辱她者,加倍奉还,幽冥地下,歃血泣立,她发誓,今生绝不与人为善,绝不入宫,誓不为妃。她幻作毒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保家族,护亲人,辗转禅堂,历经九州,改写所有人的命运,却拼命要拉他远离纷争,悠闲一世。点击展开

宫苑里伺候的人很少,看样子,只有太子妃的几个亲信守在这里。

我被带进了外殿等候着。

日头西斜的时候,韩玉才慢悠悠的被宫娥扶着走了出来,一身繁琐的大红宫装,珠钗环扣,随着她的摆动叮叮作响。

“见过太子妃。”

“不必多礼,起来吧。”

人人都道,太子妃宫里的茶最香,喝上一口回味无穷,是专门用天山的泉水,仙人府进贡的茶叶泡来的,我轻抿了一口,一股子甘甜味溢了出来,不愧是太子的宠妃,连茶叶,都比寻常权贵家中的好上许多。

太子妃说了很多,膝下最疼爱的皇子要去骊山书院了,一去半载,纵然是高高在上的皇妃,也免不了担忧。

没过多久,卿宥皇孙便从国子监回来了,一路风尘仆仆,走进来的时候还是欢欢喜喜的,可看到了有客人,立马收回了神色,俨然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我心下隐隐觉得好笑,待他走进来了后,起身行了半礼。

太子妃问了他学习上的一些事儿,他都一一答了,恭敬而严谨,前世,卿宥皇孙死的时候还小,不谙世事的年纪却遭遇了人生的巨变,他冷漠中带着绝望的眼神,时至今日,我都忘不了。

本该是一国储君,九州主宰,却生生的死在了那些狠心人的手里。

“听说秦小姐当初也曾是于老的门生?”

我抬眸,朝着高座上的韩玉看去,“是。”

“那算来,卿宥,你还得叫秦小姐一声师姐了。”

屋外头,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打在芭蕉叶上,奏起了一曲美妙的筝乐,我向太子妃告辞。

“外面雨有下大的趋势,硕阳又喜欢你,一会儿过来了,一起用膳吧,待雨小了,本宫派人送你回府。”

我看着渐深的夜色,婉拒了,太子妃见此,也未加阻拦。

踏着纷飞的雨,马车一路驶回了秦府。

转眼间,已是六月初,我与卿宥皇孙一同离开了京城,前往江左,骊山书院始建太祖年间,当时,京都在江左,后来太康大帝迁都上京,骊山书院的老祖宗不愿搬迁,便一直留在了江左。

而江左,曾也发生了许多事。

连着赶了七八天的路,我们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地方。

天子皇孙莅临江左,江邬自然不敢怠慢,一进了江左的城门口,便见他领着一众下属、官兵等候着。

前世,江邬好色成性,贪恋阿锦美貌,被容云打断了一条腿,阿锦与我提起的时候,我方才知道,这个江邬效忠的竟是容云,既是容云的人,便得提防着了,省的卿宥在这里便被害了。

“姑娘,驿馆已经安顿好了,卿宥皇孙随时都可以下榻。”

我看着已经醒过来的卿宥,问道:“如何?”

“先去骊山书院吧,不要惊动任何人。”

我总觉得卿宥的眼里带着不符合这个年纪的深沉,我想,许是出生在帝王家的缘故吧。

我探头到外,道;“江大人,不必麻烦了,我们直接去骊山书院。”

江邬一愣,伸长了脖子往马车里看,“唰”的一下,我把车帘放了下来。

第二十四章 骊山书院(3)

马车徐徐的穿进城内,直奔骊山书院,有很多贵族人家的子弟,都以能进入骊山书院就读为荣耀,而每年朝廷都会从骊山书院选拔人才入朝为官,或是外放,但是,自骊山书院开创以来,每年都有两个贫困生名额,由地方上选拔上来的生员竞选,这样一来,朝廷任人唯贤,不至于埋没人才,贫寒字弟寒窗苦读数十年,也得到了回报,这便是骊山书院存在与这九州数百年的缘由了。

到了书院,我与卿宥先去拜见的于老,守门的侍童说于老歇下了,我便与卿宥回了住处。

卿宥是皇孙,有独立的舍斋,山长一路引着我们去,推开沉重的红木门,看去,院内的风景优美,栽种着一个大的枣树。

树上开了花,钻出了嫩嫩的鹅黄色的芽儿,一团一簇的小花骨朵都散发出了一股醉人的香味。

山长安排我们住下,说是明日皇长孙便可以去听课了,要给我们讲了一系列的规矩,日落黄昏的时候,这才走了。

“阿臻姐,那是什么?”

我顺着视线看了过去,皇家的人,约莫都没见过吧,失笑片刻,道:“那是枣树,九月份会结果,又大又甜的红枣,嘎嘣一口,可脆了。”

“你吃过?”

我一愣,想要捏捏他的脸,可想起了他的身份,又讪讪的伸回了手,这时,阿凉也从屋里走了出来。

“姑娘,都收拾好了。”

我点头。

“阿臻姐吃过吗?”

卿宥仰头又问了我一句。

我靠在抄手游廊的红柱子上,望着不远处的大枣树,淡淡回道:“吃过,可甜了。”

“阿臻姐出生相国府,是名门淑女,打小我也去过秦府,并未见到枣树。”

“是一位故人从江左带回的上京。”

我虽是卿宥的伴读,可身为女子,有些讲课是不需要去陪读的,第二日,日头高升的时候,我才晃悠悠的醒了过来。

阿凉说,安卿回来了,在院子里等我。

“小祖宗,太阳都快照到屁股眼了,您老大可再睡一个糊涂觉,眼别睁,一个呼噜又是一天啊――”

我一出门,便被躺在藤椅上悠闲的晒着太阳的安卿给噎了一句,我懒洋洋的伸了个懒腰,将他的话当耳旁风散去了。

“这次又打算待多久?”

安卿二郎腿子一翘,眯着眼享受着阳光的沐浴,回了句:‘《三尸》还没练好,怎能弃了师傅离去呢?这辈子啊,我赖着你了。’

我睨了他几眼,没看出个究竟,便携着阿凉去拜见于老了,身后,安卿吹胡子瞪眼睛的,似乎要在我的背上烧个骷颅。

走远了,回廊下――

“姑娘,我觉得安卿是个好人。”

猛不叮的,阿凉冒出了这样的话,我反问:“何为好?何为坏?”

活了两世,我至死都没参透这人世间什么才是好的,什么才是坏的?容云不好吗?可他却杀害了那么多无辜的人,算计了整个天下,一辈子都在利用阿锦,让她绝望的跳河自尽,弑君夺位,不仁!欺瞒众生,不义!可他好吗?怎么不好,为国效忠,祖辈都战死沙场,却因家族权势被当做质子十几年,活在监视之下,拖着一身残体,安定漠北,威震西北十九州,收复大好河山――

“对姑娘好的便是好人。”

阿凉拉回了我的思绪,我垂眸叹了口气,回廊里走来了三三两两结伴而来的书生,想来,是放课了,要回舍斋了。

不远处,还有往反方向而去的女子,骊山书院在前几年于老接手后,便开放了新政策,允许女子入学,可真正来学的也就是一些贵族女子了,多半还是为了来寻找佳婿的。

周围的人都指着我窃窃私语,或笑或点,阿凉大喝一声,拔出剑冷然的走在我身边。

南斋院背靠阴山,冬暖夏凉,只有一个小门童和于老在这里住着,平日里,书院没有大事,于老几乎是不踏出南斋院的。

进去的时候,小童正在扫院,地上的落叶积了一层又一层,微风轻轻吹过,还调皮的飞了起来落到了我的脚面。

我弯腰轻轻弹去,小童看到了我,迎了上来。

“于老说,姑娘来了,先在东厢房候片刻。”

于老一直这样神机妙算,昨个儿拜访不成,便料到了我今日定会前来,可往日来的时候,于老都是一个人,我想了片刻,问道:“今个儿于老是见什么人吗?”

听闻我的话,小童神神秘秘的看了几眼,低低说道:“有个衣着不凡的公子前来拜见于老,进去好些时候了。”

前世今生,我在骊山书院数几载,还从未见过于老接见过什么人?不由的有些好奇。

“对了,你师父呢?”及笄前两年,我一直都在骊山书院随着于老。

而南斋院里本是陆叔悉心打理的,这小童是他外出捡回来的,一直都跟在陆叔的身后打下手。

听闻我的话,小童神色黯淡了不少,半响,才道,“姑娘走后,不到一年,师父得了顽疾,去了。”

我愣了半响,直勾勾的看着地面上堆积的落叶。

叶子发黄了,细数可见的纹理,掉在地上,落在泥土里,多少显得萧条,我道:“这是什么树,这个季节便有落叶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