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计划书(177)

在巴林部,宁聂里齐格这个郡主也并不孤单,还有一位公主在那里陪着她,这位公主正是诚亲王胤祉的嫡亲姐姐和硕荣宪公主。

巴林部同样是皇族联姻的重灾区,就以荣宪公主所嫁的□□滚为例,这一位说起来祖母正是顺治皇帝福临的同父同母的姐姐的亲孙子,换算过来,其实□□滚和荣宪公主是表兄妹,可以说满蒙之间的同盟关系是一个个的公主堆起来的,那是一点没差。

胤禛对于这份奏折感觉苦恼的源头不是来自于庄亲王本人,甚至不是来自于其它铁帽子王注视过来的目光,而是来自于被庄亲王请封的宁聂里齐格背后的那些势力。

女子封王,这一点,在茉雅琪开创第一个女亲王之后,胤禛就已经考虑了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后果,只是没想到会出现现在这样的后果罢了。

宁聂里齐格现在有子有孙,她真的继承了王位,这王位只会传给她的子孙——这就等于说庄亲王这个铁帽子王落入了蒙古手中,这一点,真正盼望着实现的可能也只有宁聂里齐格的儿孙们了。

这种打破平衡的事,也不知道庄亲王是怎么让那些铁帽子王们保持沉默的。

作为皇帝,在朝堂上,干什么都要保持一个平衡,最怕的就是死水一滩,庄亲王请封的折子被透漏出去之后,朝堂刚好就是这个样子,朝臣沉默、兄弟们不支声,铁帽子王们对于这个事也是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让胤禛这个皇帝很烦恼啊!

对这件事,发声的最快的是蒙古的那些王爷们,这些王爷也是不怕事大的,纷纷上折子表示既然静亲王可以因功封王,那么宁聂里齐格就可以因血脉而封王。

蒙古王爷们的发声算是在本来只是表面沉静,背后各种博弈一直在纠结的朝堂之上撒了一锅热油,不说还好,一说,一群曾经把女儿嫁到蒙古然后早逝的宗室就有话说了开始指责蒙古王公们的继承制度,说他们的继承制度野蛮、不按照嫡系继承,然后各种巴拉巴拉……

反正大家心中都有数,在这上面什么都可以说,就是不能提及那些不知什么原因就没了的公主郡主县主们的。

一群人把自己的小心思都藏在了口水战背后,口水战的范围莫名其妙的扩展到了大草原的漠南漠北,就是蒙古部族内部都为自己的继承制度来了个大混战。

胤禛表示看别人吵架看的真过瘾。

但是满蒙继承制度确实并没有一套公认的制度,大部分都是各自玩各自的。

在康熙末年莫名其妙的因为八福晋把流行于承爵制度的长子继承制终结了满族王公贵族之间后院不见血的厮杀,算是确定了嫡子继承的规则——不承认也没办法,现在虽然换了皇帝了,可是现在的皇帝所有的儿子都是嫡子,看看老大就知道他会支持哪个了啊!

在蒙古王公里,有皇室宗室血脉嫁过来的生了孩子的,自然是以这些继承爵位为主,但是蒙古王公里很多人并不待见嫁过来的这些公主郡主县主啊,对于这一部分公主郡主县主来说,没有子嗣的孤苦一生,都是好的结果的,最怕的是受尽折磨而死。

可是现在,不能提这些嫁过去的公主郡主县主,也相当于提了啊,毕竟从皇太极开始,嫁到蒙古各部族的女子可以说已经把蒙古的王公们扫了一遍了,现在被攻击继承制度的蒙古王公也是有些懵逼,这是我们内部的问题啊!老子的草场想传给谁,用得着你们指手画脚的吗?

这边的总还是接受汉文化教育,知识面比较广的满族王公们呵呵冷笑,这可是你们先往我们这里掺和的!

胤禛对于这一场来的莫名其妙,到后来波及甚广的口水战看了个过瘾的同时,把自己的那套血统论也给洗礼了一遍,他突然觉得吧,让庄亲王博果铎如愿了也没啥啊,完全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给蒙古的承爵制度上插一脚啊!

要知道蒙古王公们把位置传承出去的时候,那可是可以立长,可以立爱,可以立小,简直是随心所欲,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自己高兴就行,这可一点也不利于他这个皇帝对蒙古各部族的控制,有一套大家都需要遵守的约定成俗不违道德的规矩绝对是保证了世界健康发展的最好办法。

至于引起这场乱战的庄亲王博果铎看着这种神发展,被吓的都不敢死了,硬是生生的从雍正元年挨到了雍正二年,皇帝下旨允了他的请封。

这场专门让几个按捺不住自己心头的喷洒欲望的蒙古王公不远千里赶到京城的骂战,自然是以没什么章程的蒙古王公们落败而结束的。

输了骂战不要紧,最主要的是,他们把宁聂里齐格给拱上了庄亲王之位,也算是他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在他们看来,不亏!

这些蒙古王公们绝对不会想到,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莫名其妙的就开始被安上了嫡系继承制的规矩,并且他们插手庄亲王继承人的结果是,他们一旦只生女儿没儿子了,他们的兄弟不再具有天生的继承制了——这就代表着兄死弟承的规矩没了存在的基础,想要达成这一点,除非对方儿女皆无。

这一点对于只生女儿不生儿子的人自然是好事,毕竟不管怎么说,女儿接手自己的财产也是自己的血脉接掌,再说了,皇帝不是规定了吗?继承了爵位的女儿的继承人,只能随他们这一系的姓,和儿子也没差。

只是有一点,一定要保证这是和可敦生的才算事!不然,抱歉,宁愿从你们兄弟之中找一个人来接位,也不接受血统不正的继承人,这一点,蒙古的所有王公都可互相监督一下!若有违背,爵位是可以剥夺的啊!

蒙古王公之间的关系本就不太平,这一招算是给给部族了一个合理的互相侵占对方的地盘的机会,大家自然是睁大了眼睛的看自己的老仇人干这事了没!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一旦一件事对自己有好处,大家就会遵守,并维护这个制度,其实对于草原上的人来说,这个方法其实对他们没什么影响——除了和可敦生个孩子之外,还是该找女人找女人,反正他们部族女奴多得是,他们不缺女人,唯一比较遗憾的只是,不能随心所欲的自己定继承人罢了。

不过现在,嫁到他们这里的公主郡主县主可以回去继承他们阿玛的爵位,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好事一桩了!

——他们就没有想过,嫁出去的女儿也是可以回去继承他们的爵位吗?

对此,蒙古王公们嗤之以鼻,他们怎么可能和满人一样,绝无可能出现此事!

第180章

庄亲王的爵位传承一事尘埃落地, 不敢死的庄亲王博果铎终于了无遗憾的闭上了眼。

宁聂里齐格在给博果铎办了一个风风光光的葬礼之后,正式接任了庄亲王一位, 不过因为是女子承爵,身为皇帝的胤禛也没按照他本来的心意, 把这亲王撸成郡王,不过,把庄亲王手中的实权收回来一部分得到的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

庄亲王爵位继承一事对整个大清的爵位继承制度都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大范围上还是以嫡子继承为主,却也给那些只生女儿不生儿子的人家一个机会,同时也在贫民百姓的财产继承上, 给出了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方针,毕竟, 当官最主要的是体察上意,县官判案也是要看大范围的环境的啊!

因为这个, 就连大清律例都专门在继承权上修了一笔,能不能实行不知道, 但是大家都还是很担心自己的后代哪一天也遇到只生女儿不生儿子的窘状,推己及人, 那当然是自己的血脉继承自己的东西最好啊!至于宗族什么的阻碍, 反正真要算的话, 男女双方的结合就是两个宗族的结合,不管是男还是女,埋到祖坟的才是自家的。

女子继承制其实就是另类的承认了入赘制度的合理合法。

在宁聂里齐格继承爵位那天,胤禛坐在养心殿后殿看苏莹让明德小朋友扶着墙壁在整个铺了地毯的屋子里自己走, 地毯把屋子地面弄的软绵绵的,就是摔了也不疼。

胤禛看着自己粉雕玉琢、天下第一可爱的闺女再次摔了,这小丫头摔了也不哭不闹,看看坐在目的地的母亲,再看看坐在榻上的阿玛,自己吭哧吭哧的爬起来,继续走。

他看得津津有味,苏莹就有点头疼了,其实吧,她这半年都心虚的很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