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她画风不对(38)
秦峥脸色一凝:“你就这么希望我去?”
兰嫔的话言犹在耳,虽然甘棠并不认同兰嫔的话,但是不得不承认,她的话有几分道理。如今盯着东宫和她这个新任太子妃的人实在不少,她自己的名声还是次要,最主要还是不想给家里和父亲惹出什么事端。
甘棠挣扎道:“我这也是为你着想。”
秦峥有些烦躁道:“你要真为我着想,就别搞这些有的没的。”
甘棠灵光一闪:“难道她们是你对家安排在东宫的奸细?”
秦峥:……
她想象力一向挺丰富的。
甘棠认真思考起来。
这朝中能论起太子对家的人几乎没有,就连大皇子也不是对手,唯一可以跟太子跟太子抗衡一下大人物,大抵也就是左相甘霆了。
虽然她爹爹是权柄甚大的“奸相”一枚,但为人行事一直都是光明磊落,从来不会使这些阴损手段,更不会利用女人达到目的。
甘棠突然迷茫起来。
秦峥看甘棠就这么呆住了,知道她又开始胡思乱想了。
他抬起手来轻轻拍了拍她白皙的手背:“摆膳罢。”
有的吃了就不乱想了。
太子已经娶了新妇,三皇子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皇帝这晚特地过来坤宁宫用晚膳,顺便同皇后商量一些三皇子婚事的一些细节。
皇帝陪皇后用过晚膳后,皇后身边的大宫女云开来报:兰嫔娘娘求见。
皇帝对着皇后问道:“是你召她今晚过来的吗?”
皇后摇头:“我素日同她也没什么来往,她近些日子除了请安也甚少往我宫里来,都这个时辰了还要请见,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想到这里,皇后转头对云开道:“把兰嫔叫进来吧。”
兰嫔是来送点心的,说是自己花了一整天时间亲手做的,想第一时间给皇后娘娘尝尝。
兰嫔对着皇后说话的同时给皇帝抛了个媚眼。
皇帝没看兰嫔,而是看了一眼食盒里点心。皇帝刚用了晚膳,兰嫔做的又是酥饼和小饺一类,皇帝只觉得油腻腻的,根本吃不下。
因为有了这先入为主的印象,皇帝再看兰嫔时候也觉得油腻腻的,她这身娇俏桃红色的衣裳再配上将近四十的面庞……实在有些不敢恭维。
皇帝越发没胃口起来,喝了两口龙井后就开始翻看手边的《水经注》。
兰嫔今儿过来主要是为自家侄女儿陈良娣抱不平,来向皇后告状的,眼下皇帝也在,正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说过几句干巴巴的开场白后,兰嫔将太子妃要求两位良娣迁居的事同皇后大致一说,而后话锋一转,假惺惺道:“太子妃到底年轻,不知道其中利害,臣妾也是为了太子的子嗣着想,怕太子妃年纪轻轻就走了歪路,这才特地过来禀告娘娘,还望娘娘公允处置。”
皇后还没说话,皇帝的眉头先皱了起来。
不过是给两个妾侍挪了屋子,又不是什么大事,兰嫔却巴巴地来跟皇后告状,这分明想挑拨皇后和太子妃的关系。
太子至诚至孝,若是皇后和太子妃关系不好了,太子一定会觉得太子妃不够礼敬皇后的缘故。而倘若太子和太子妃之间关系不好了,太子妃在东宫受了委屈,丞相会因着心疼女儿而对皇家心生怨恨,从此以后再不为国家出力了。
综上所述,皇帝觉得,兰嫔这番挑拨,意在颠覆朝政!
皇帝对兰嫔挥了挥手,道:“你先下去吧。”
兰嫔也觉察出了皇帝情绪的不对,她没敢再多言什么,对着皇帝皇后行礼告退。
等到兰嫔离开后,皇帝对严肃道:“这兰嫔不大对劲,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就这么咸吃萝卜淡操心,竟然过来说太子妃和丞相的坏话。这么蓄意挑拨,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想法?”
皇后道:“正是如此,那两个良娣挪远些也好。峥儿年轻,又是储君,终归还是先要个嫡子更稳当些,叫丞相看了心里欢喜,也对峥儿更是尽心辅佐。”
想起兰嫔今日的行径,皇后觉得不能坐视不理,遂对着皇帝建议道:“兰嫔这人,平日里看着机灵,实则是个没什么脑子的,可得给她找点事情做,别没事瞎琢磨。淑妃近来脾气不大好,她宫里的祥嫔被她治得够呛,不如就把兰嫔和祥嫔换换地方,叫淑妃给她上上规矩,也省得她再出什么状况。”
皇帝赞同道:“就按皇后说得办。”
作者有话要说:皇帝:总有刁民想害朕!
第29章 29
经历了兰嫔告状事件后, 皇帝越发心疼起他的左相来。
明明为朝廷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兢兢业业, 事必躬亲,为这个国家做出了远超常人的贡献, 却依然得不到众人的爱戴和理解,承受了太多的非议。
第二日下了早朝后,皇帝叫重大年带话将甘霆留了下来,对着丞相颇为疼惜道:“爱卿啊,以后受了委屈不要自己憋在心里,一定要叫朕知道,才好替你做主。”
甘霆面无表情地喝了一口茶水,听皇帝继续道:“朕都听沈御史说了, 前段时间楚国公上书弹劾的都督佥事周潭,竟然还在家写了整整两本诗集骂你,还都是些狗屁不通的诗句, 这不是吃饱了撑的是什么?”
周潭这人甘霆还是有印象的, 不光贪杯无度还好大喜功, 属于才不配位的典范。周潭克扣低级将士军饷的事情爆出后, 甘霆曾在兵部指着他鼻子骂了他一顿,周潭当时被他骂得大气都不敢出,回去写几句诗发泄一下心中怨气也算正常。
皇帝沉浸在“丞相为了这个朝廷承受太多”的情绪中不能自拔, 以“朕的丞相真是太不容易”为中心点开始拓展,再次抒发了一番心中情绪。
甘霆喝完了两盏茶后,皇帝才停止了演讲。甘霆将茶盏放在桌上, 对着皇帝真诚道:“多谢圣上垂帘。有圣上这般体恤,臣便不觉不辛苦。”
抒发完了个人情感,就到了说正事的时间,皇帝想起一事,对着甘霆问道:“户部那边多了个缺,爱卿觉得叫谁补上更是合适一些?”
这是吏部尚书该操心的事情,甘霆建议道,“臣许久不理户部之事,对于人选一事恐不好多言,此事还需得听听田尚书的意见。”
皇帝摆了摆手,道:“老田这人是不错,就是太温吞了,说起话来喜欢要问橛子,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事情非要十句话才能讲完,朕懒得见他。朕这几日冷眼瞧着乔英很是不错,虽然资质是平庸了些,但是毕竟是三皇子舅舅,身份上能镇得住。再说川儿这这孩子马上就要出宫建府了,他的外祖已经致使,几个表兄也顶不上去,偌大的乔家连个能帮衬的都没有,实在有些太寒酸。”
户部最近风气实在不算太好,人心浮躁得厉害,拨个老实人过去不是什么坏事。
甘霆当即应了下来:“陛下英明,乔英可担此重任。”
皇帝眉开眼笑起来:“朕就知道,爱卿同朕总能想到一块儿去。”
= =
永安宫内,乔贵妃听说了家中兄弟升职的消息,心里又惊又喜。找人去打听了事情始末,回来复命说是左相一力举荐。
贵妃想起几天之前,她曾经叫宫里嬷嬷去过东宫一趟,还给甘棠带了话,说是感谢左相照顾家中侄儿。
想来这太子妃是个极为机灵的,闻弦歌而知雅意,已经参透了她的话语,并给自己说了不少好话,左相才会举荐自己的兄弟。
这么多年来,左相从来没有正经看过乔家一眼,偏生在她同太子妃交好后便举荐了乔英,这很明显是太子妃的功劳。
贵妃越琢磨越觉得是这么回事,先是备了礼物给甘家送去,又着人去东宫寻太子妃,想要请她用膳以示答谢。
为了更好地招待甘棠,贵妃甚至精心列了一张单子,吩咐身边宫女明月去御膳房要膳。
御膳房内,总管太监方师傅推开明月给的银钱,对着明月客气道:“哪里能叫姑娘破费,给娘娘效力是奴才的福气。”
贵妃一向得宠,自己宫里也有小厨房,御膳房想巴结都巴结不上。难得有机会,自然要好好表现。
明月见状也不再坚持,将贵妃列好的点膳单子递给方师傅:“我们娘娘今儿想宴请太子妃过来永安宫中用膳,太子妃的口味想必你们比我了解,娘娘说了,今日永安宫的膳食定当要合太子妃口味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