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局一个碗(52)

作者:投你一木瓜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情有独钟 因缘邂逅 穿越时空 传奇 关键字:主角:姜妍,朱元璋 别人穿越宫斗宅斗大乱斗,不是公主也是小姐,就姜妍穿越成了个灰陶碗,还是个豁了口便宜卖出去的破碗。沦落到放牛娃的手上,一天三餐顶多盛上半碗白米拌沙,日子就这么清贫地过。可知道了放牛娃的姓名后她却整个碗都不大好了,朱重八可不就是朱元璋之前的名字嘛。哦,未来的明朝开创者洪武大帝,现在还只是个小名八八,连饭都吃不饱的小孩。他只有她这一个碗,所以知道这是个碗精,也舍不得扔掉他唯一吃饭的碗。点击展开

总之,这一仗没有什么惊鬼神的谋划,也没有动用震天地的火器,就这么取得了胜利。或许已经做了地府亡魂的陈友谅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有人向船身坚固的大船射箭,竟然还能在那么远准确地射中他。

陈友谅一死,朱元璋也就没有再留在处州的必要了。剩余的陈友谅残部,朱元璋留了五万人给丁普郎让他清扫。丁普郎原本就熟悉这一带,也与陈友谅军中将领有些交情,或许能减少些战斗便收服了他们。

张定边得知陈友谅战死消息的时候,已经带着陈友谅两个稚龄幼子回到了两人的故乡。

沿海一带渔民大都各自为业,连元官都无法管理好他们命他们缴税,他们也就无意加入什么起义军,不清楚有一个曾经与他们一起出海的孩子,创立了一个大汉国,如今又殒命了。

张定边防范了一阵,怕朱元璋派出追兵追捕陈友谅的两个孩子,却一直没见动静,他也就把心思全用在了织网打渔养活孩子上。他没法向如今的朱元璋报仇,也无意将仇恨灌输给陈友谅的两个孩子,只是准备在他们稍大一些的时候,告诉他们,他们的生父曾经是一个令天下瞩目的人物。

他挺喜欢如今海上打渔的平静生活的。

朱元璋与陈友谅角逐出了胜者,北方张士诚稳固立足在刘福通地盘后,没有多久便如同一只饿狼般咬向了元军。朱元璋还没有整理完他从大汉国中接手的地盘便得了消息,说张士诚夜袭王保保成功,王保保只带了一支轻骑兵趁夜色逃走,据说连靴子都没有穿上。

然而王保保也不愧是在朝中出名的将领,虽然猝不及防下被张士诚偷袭成功又夺去了两座城池,但也还是及时聚拢了其余忠于元朝的士兵,抵挡住了张士诚的进攻,坚守住了城池。元朝得到了消息也派了军队来支援他,张士诚知道再这么打下去也获不了利了,也就撤军安抚刚刚夺下的两座城中的百姓,休养生息。

元朝对投降了

又反叛的张士诚恨入骨髓,张士诚还特意做了场秀,把元朝朝廷封他为太尉的官凭当着城中百姓士卒撕了个粉碎,放言他绝不会与压迫百姓的朝廷同流合污,从前种种都只是缓兵之策。

虽说这么大肆宣传出尔反尔也不是什么好事,但总叫怀疑他归降元朝的百姓安了心。

他与元朝的纠葛本来一时还与朱元璋没有干系,他整顿陈友谅的地盘还需要些时间,北方有汤和他们守着还闹不出什么事。张士诚与元朝这么撕破脸皮,此时元朝的重点应该也会放在张士诚身上,他们两方搅在一起刚好给了朱元璋发展的时间。

但一个消息传来,逼的朱元璋不得不离开汉阳,赶回应天——朱文正密谋背叛朱元璋,投靠张士诚。

朱元璋拿着信件的手都在颤抖,看着信件上的一字一句感觉心如刀绞。他不是没有想过自己阵营中的人可能会因为其他利害关系背叛自己,但他从来没有想过,他的血亲会背叛他。如果连他当亲生儿子一般看待的朱文正都会背叛自己,这个世界上还有谁值得信任?

但他又不敢不信,朱文正与张士诚的来往信件都被查获了,他本人也暂时被汤和关押了起来,没有严刑拷打,只是饿了他三天,他便全部交代了。他确实对朱元璋有了反心,陈友谅的败局明显,天下唯一有可能与朱元璋争锋的只剩了张士诚,他便向张士诚传了密信。

张士诚收到他的传信之后犹疑了好一阵,根本不敢相信朱元璋的侄子会背叛朱元璋,怕是朱元璋玩的把戏,拿朱元璋的布防试探了朱文正几次。朱文正便把滁州的真实布防全部告诉了他,若不是此时张士诚与元军正打的热火朝天,一定会转头来攻滁州。

证据确凿,汤和在信中写他不好处理朱文正,等朱元璋自己回去处理。坐在朱元璋附近的谋士们都感到朱元璋身上渗透出一种足以称得上是恐怖的威压,完全不敢打听信中写了些什么。

朱元璋把赵普胜也留在了汉阳,踏上了归途。

第四十三章

发现朱文正背叛这件事的, 就是冯胜和邓愈派去陪着朱文正吃喝玩乐的狐朋狗友。

他二人没什么本事, 却是在应天经商的商人家中孩子, 钱财上不是很缺,接了冯胜的信愿意为他效劳。他们每日里就与朱文正吃吃喝喝, 鼓吹鼓吹朱文正的能力,叫他没有心思奋发图强。

可谁有没想到,朱文正在吃穿用度上半点不缺了,玩乐上也是十足的快活以后,竟然因为每日里听了这两个兄弟的鼓吹, 越发觉得自己做个粮官是大材小用。他也明白他此生在朱元璋手下是再也不可能出头了, 白日里瞧着一个个从自己这里领了粮走的,面无表情的便认为别人是在甩冷脸给他, 满面笑意的便认为别人是在偷偷嘲笑他。

而入夜后, 他的妻子怀孕后也因着孕期艰辛, 不能向从前一样时常顺着他说些为他解愁的话。他的满腔怨愤无法纾解, 性子越发阴沉, 每日买醉消愁, 办事上也是纰漏频出,即便是一贯疼宠着关照他的汤和都为此斥责了他几次。

他的愤懑堆积下与妻子发生了几次争吵, 妻子在争吵中抹着眼泪说他:“若不是你自己不知事惹来了小叔的不满, 怎么会被贬作粮官,每日里只知道怨天尤人,你还有什么别的本事吗?”

朱文正被她说的一时无言,摔门而去, 一直累积在心中的痛苦终于爆发了出来,生出了一种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郁气。然而此时天下他能投奔的只有张士诚了,而他唯一能够使张士诚动心的筹码,也就是应天的城防了。

但是他即便是背叛也不谨慎仔细着,得了张士诚的许诺后欣喜坏了,醉后失言把自己就要在张士诚那里有出息的话说了出来。与他共饮的两兄弟面面相觑,酒意都被吓醒了,试探性地套起了朱文正的话,朱文正便将他与张士诚有通信的事儿也说了。

朱文正的背叛可是大事,他二人不敢隐瞒下来。因着与汤和不熟悉,他们无法见到汤和,又因事态紧急,他们也顾不上找什么信差给冯胜送信,只一人看住了朱文正,另一人策马直接奔着濠州去寻冯胜了。

冯胜得了消息一时无言,感觉朱文正的脑袋可能是被门夹了,他是朱元璋的亲侄子都无法在朱元璋这里得到重用,还能指望去了张士诚那里能得到看重?

然而城防信息泄露是件大事,他派了个自己的贴身亲信陪着来人一起往汤和处赶,写了封信要求汤和彻查出朱文正所说的那些信件。

“你说说,将军这次会准备怎么处理朱文正?”冯胜略有些幸灾乐祸,想想朱文正的结局心中还生出了几分快意。朱文正本来依凭着他侄子的身份怎么着也能过得安逸的,偏偏自己走上死路,那真是大罗真仙也救不了他了。

“不好说。”邓愈犹豫了一下没下定论:“他犯了坑害同僚那么重的过错也只是被夺了军职,这一次到底他还没惹出什么大错来,或许还能留下性命。他瞎了眼的母亲可也在应天住着呢,将军或许会在他母亲的哭求下心软也说不定。”

汤和接了传信后根本不敢相信,却也不敢再包庇朱文正了,将知道大事不妙面色惨白的朱文正关了起来,派人在朱文正的柜子中翻找出了这些信件——他看完张士诚的回信竟然也没有烧毁。

证据确凿,朱文正饿了三天后自己也交代清楚了自己的心理路程,哭求汤和不要将这件事告诉朱元璋。

汤和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看着满面泪水抱住自己小腿的朱文正,心中的失望不断地增长。他对朱文正有感情,但朱文正却能为了他自己的前程把应天的城防卖给张士诚,自己这个应天的主将朱文正有没有考虑过?

况且这事已经经手过了冯胜,他即便想要压也压不住,只长叹了一口气:“已经报给元

璋知道了,算算日子信怕是已经到了元璋的手上了。你也饿了几日了,你媳妇托我送些菜式进来给你,你吃了吧。”

朱文正呆滞住了,然后浑身都颤抖了起来,花云死时他已经见过朱元璋愤怒的模样了,此时只想象一下朱元璋知道自己背叛后的神情,他都害怕得想要尖叫。他根本无心去看妻子替他准备的菜品了,恍惚感觉这就是断头饭了,只抱住汤和的小腿不撒手:“汤叔,你从小就疼我,这次我只是一时糊涂啊,你得帮我向小叔求情啊!小叔对我感情深,有你求情他会放过我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