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吃瓜日常(98)
“陛下,你终于醒了。”守在一旁的盛贵妃未施粉黛,面容憔悴,眼底的青黑十分明显,一看就知道定是彻夜不离。
可她看似十分高兴,激动的快要落泪,但永泰帝却发现了对方眼里有深深的恨意。
永泰帝一惊,想要挣扎着说点什么,却发现他还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呜呜呜呜”的,谁也听不懂。
“太医,快来给陛下看看,陛下怎么说不了话了。”盛贵妃焦急地喊太医过来。
经过太医们一番诊治,确诊永泰帝本就丹毒入体,加上中秋之时受了刺激,所以换上了卒中之症。
盛贵妃抹着眼泪,当着所有人的面问道:“那陛下经过各位太医的诊治,身体能否恢复的和过去一样?”
太医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回答。
最后,还是太医院院首站出来:“回贵妃娘娘,臣等无能。”
盛贵妃没有责怪他们,而是继续问道:“那陛下能恢复到什么地步,以后能否开口讲话,能否处理政事?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的龙体关乎社稷,尔等尽管说实话。”
太医院院首只感觉一下子身后无数大臣、宗室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让他惶恐不安。
“臣等医术不精,还请娘娘恕罪。陛下身体本就已是强弩之末,昨日更是雪上加霜,臣等实在无能为力。”太医院院首没有直接回答,但是听到的人都有数了。
永泰帝的身体如今不过是熬日子罢了,那么选出永泰帝的继承人就极为重要了。
皇位继承人的人选无非就是永泰帝所出的皇子,还有就是永泰帝的兄弟。
众臣一开始谁也没说话,都看着慕容昭。
大家都知道,只要宁王开口,那么皇位就是他的掌中之物,他作为先帝嫡子,继位从礼法上讲也是合情合理。
但是,很奇怪的是,慕容昭不仅没有表露要夺位的意思,反而默认了由永泰帝的儿子继承皇位。
永泰帝年长的几个皇子,因为中秋宴的原因,死的死,残的残,都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剩下的几个都是年幼的皇子,最大的也不过五岁。而且因为永泰帝近些年的喜好,这些皇子都是家世平平的低位嫔妃所出,母家也没什么实力。
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些小皇子上位,比年长的皇子上位还要好。毕竟主弱臣强,对于大臣而言,从幼帝身上,能获得的权利肯定是更大的。
至少在小皇子长大之前,朝政只能依赖于大臣和宗亲。
这样一块香馍馍吊在面前,大臣和宗亲们这下子一个个都不能保持安静了,大声争论起来。
这时候,谁也顾不上还躺在床上的永泰帝。一个注定救不回来的人,对于大臣和宗亲来讲,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朝廷马上就要大洗牌了,有这个时间,去和小皇子们接触接触不好吗?
很多人一边说,一边时不时看一眼一旁的慕容昭,因为众人都很清楚,永泰帝这么一倒下,眼下的朝廷,别人说再多,都抵不过他一句话。
只不过,不知为何,慕容昭一句话都没有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终于,有大臣按捺不住,开口问道:“敢问宁王殿下,您觉得哪位皇子更适合被立为太子?”
“诸位都是皇兄的股肱之臣,定能选出合适的太子人选,本王没有什么意见。”这话一出,很多人都在心里感叹,没想到宁王居然愿意放弃唾手可得的皇位,果然高风亮节。
以往那些宁王心怀不轨的流言这下子也不攻自破了。
殊不知,慕容昭压根不愿意接受从永泰帝那继承的皇位。
若是真的兄终弟及,那岂不是代表自己要承认他的皇位是正统的?自己就算要登基,那位置也应该是从父皇那里继承,慕容昭是万万不愿承认永泰帝皇位的正统性。
一个弑父夺位的畜生,有什么资格配享太庙。
第81章 储君
永泰帝突然受伤, 且生命垂危,按道理这本来应该是动摇国本的大事。
奈何他沉迷炼丹,已经数年不理朝政, 一直都是靠平衡诸位皇子的手段来维持朝堂的稳定。所以, 大臣们都已经习惯了皇帝不在,都会熟练的处理各自的工作内容。自己不能处理的, 就交给上级, 或者上奏给宁王慕容昭。
此时尽管永泰帝突然病重, 朝堂也在众臣的主持下正常运行,甚至有慕容昭亲力亲为,效率比之以往, 快了不少。
眼看着永泰帝一时半会好不了了,几位皇子年幼, 没人担得起这担子。于是慕容昭在众望所归之下摄政, 其余大臣辅政。
慕容昭最先处理的就是宫变的事。
慕容赢逼宫谋反之事太过恶劣, 皇家也因此几乎尊严扫地。无论如何,哪怕他人都没了,这事也该有个结果。毕竟永泰帝的子嗣死伤惨重, 成年的皇子纵使保住性命,日后也没什么前途了。还有不少大臣也在宫变之中受伤,总得给众人一个交代。
于是, 罪魁祸首的慕容赢虽然已经死亡, 但是还是被贬为庶人,尸身以庶人之礼下葬。死后不入皇陵, 不享祭祀。
还有他的独女慕容珍,因为年幼而且还是个女儿,所以能保下一条命。但是王府被封, 她的爵位也被贬,纵使保住性命,一个父亲犯下大罪的孤女,日后能有什么好日子过呢?
同样事情败露,昌平长公主自然也逃脱不了,夫家谢家也被牵连。
谢驸马对此事显然并不知情。
本朝有规定,驸马只能是一个虚衔,不能掌握实权。所以,作为驸马,就算入仕也没有实权,更何况他根本就没有入仕,谋反于他而言没有任何好处。但是妻儿都与此事有关,他监管不力,自然也逃不了。
可惜谢家,就算他不知情,谢家上下也逃脱不了被处决的命运。
要知道谢驸马文采卓绝,当年也曾是一等一的风流人物,无数少女的意中人。如今却是被赐死的下场,甚至整个家族都难以保全。
昌平长公主三尺白绫好歹保留了一丝尊严,谢家的男丁成年的全部处斩,女眷和幼儿被流放,三代不准入仕。
谢家百年望族,最后竟然落得如此下场,说来倒也让人唏嘘。
若是当初没有贪心,想必现在昌平长公主还是高高在上的皇家贵女,高不可攀。
除了谢家之外,其他慕容赢的亲信,随他造反的人,也全军覆没,一个都没逃掉。
接下来一段时间,京城的菜市口地上的血迹一直没有消退,不断有官员被清算,无数的官家小姐也跟着父兄或者夫君一起遭殃,从十指不沾阳春水到沦为奴婢,甚至官妓,生不如死。朝堂斗争就是这么残酷,赢了鸡犬升天,输了性命难保。
一时间京城人人自危,风声鹤唳,众人都生怕和慕容赢扯上关系。
不过,除了惩治元凶之外,当然也有相应的人要奖赏。
最大的功臣自然是薛家少将军薛玉麟。若非他带兵勤王,挫败了慕容赢的阴谋,众臣如今是个什么下场还很难说。
论功行赏,他绝对是第一位。
不过很奇怪,薛少将军虽然也受到了奖赏,但是,和他立下的大功比起来,这点奖赏可以说得上寒酸了。最重要的官位没有动,实在可惜了。
但要说宁王寡恩,对人刻薄,那倒也不是。因为对其他人的奖赏都非常的丰厚,而且十分公正,不曾因为对方是自己的手下就有所厚待,也不会因为与人之前有摩擦就故意为难。
一时间,不少人猜测是不是薛少将军得罪了摄政王,被摄政王所厌弃,二人反目成仇。
但他们不知道,慕容昭本来连诏书都已经准备好了。他对薛玉麟和薛家一直都是很欣赏的。尤其薛玉麟此事做得漂亮,成功地让慕容赢变成了自己手里的一把刀,借刀杀人,还没有留下任何证据。
所以,慕容昭原本准备破格加封他为从三品的云麾将军,这可是实权的官职,有这样的封赏无疑是对他极大的信任和看重。
但是,下诏前夕,薛玉麟私下找了慕容赢。他对这官职推辞不受,表示愿意用此次的功劳换前瑞王妃盛月华的性命。
“你确定吗?你此次立下大功,我就算破格提拔你,朝中也不会有人反对。要是错过这次机会,下次你若还想加官进爵不可能这样容易了。”武官比起文官,想要升迁冒的风险是要大的,毕竟战功这东西,要你真刀真枪的去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