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挂满了腊肉和腊肠,从他们院子外经过都能闻到腊肉的味道。
他们的腊肉与旁人的不同,有三种口味,一种是带着微甜的,一种是辣味的,一种是咸香的。
不仅腊肉,腊排骨也有不少。
京都来信,大米已经食用完了。
这次,那边派了人过来运大米。
秦风和秦立中一起去见那些人,却不料到了那里,发现这次来见他们的人居然是秦时。
秦立中连忙行礼:“太……”
“中叔,在这外面,不必如此。何况,我此次出来,知情的人并不多,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你就叫我大公子吧。”秦时打断了他的话。
秦立中连忙改口:“是,大公子。”
秦时看向秦风,“很久之前就想来这里一趟,一直未能前往,此行,借着这次机会,我来看看你们。”
秦风颔首,神情淡然,“这一路舟车劳累,你的身子骨向来不好,何必特意跑一趟呢?”
秦时笑了。
“自从你送了大米到京都,不仅是娘的身体好了不少,我也一样。这件事连太医都无法解释,我们只说服用了民间的一种秘方,就怕让旁人知晓这你的事情,给你带来麻烦。”
秦风岔开了话题,“那你此行是?”
“除了找你要大米,更主要的目的是来看看你们,顺便带了一些东西过来。”
秦时指着旁边的两个大箱子,“这些你务必收下。”
“行!”秦风也不推辞,“就当是你们买大米的钱吧。”后面这话说起来挺伤情分的,但秦时并不在意他这么说,这些年,他已经很清楚秦风的性子。
“好啊!你觉得这样最好,那就这样吧。”
三人一起吃饭,毕竟有那么一层隔阂在,他们并没有什么话题,聊起来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但秦时已经很高兴了。
他生来体弱多病,太医都觉得他活不过三十岁,扳指一算,也就只有那么几年了。
现在,有了秦风的大米,他的身子骨一天比一天好,看来他能打破这活不过三十岁的预言。
倒不是他有多么怕死,而是,那样的结果对他们母子三人都不公平。
他们骨肉分离二十多年,这背后的心酸,只有他们知晓。
如果不是那不成文的规矩,如果他们不是双生子,那也不会被迫送走一个。如此一来,他娘也不会忧郁成病,郁郁不欢,留下了病根。
他们也是无奈,当时,如果不让秦立中带走秦风,那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被弄死。在皇室,双生子只能活一个,这是代代相传下来的规矩。
秦时自小体弱多病,就已经有人在传,说是当年处死的那一个,并不是真正的双生子之一,而是找了婴儿替死的。
为此,还有不少有心之人,四处调查秦风的下落。如果不是秦立中带着他生活在偏僻的西水村,怕是早就瞒不住了。
如今,秦风他们有了这种强身健体的大米,秦时更要替他守住这个秘密,否则,因为这大米可能会揪出他的身世。
待到那时,许多往事都会被揪出来,不仅秦立中一家会受到牵连,他们的娘也一样。
这是秦时不愿意看到的。
如今他们的其他兄弟都已经长大成人,那些人明面上关心他的身体,但心里面怕是早就盼着他这个体弱多病的太子,早点把位置腾出来。
如若让他们知晓秦风,怕是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秦时很想去看一下习习,但是,怕引人注目,招人怀疑,最后还是没去西水村。
他等到了秦风送来的大礼,便带着人回京都了。
秦风不仅给他们送了大米,还有腊肠,腊肉,菜干,果酒,甚至连土豆都有两大箩筐。当然,云清知晓秦时来了之后,直接炸了十几斤的蝎子,让秦时带回京都。
天冷,又是油炸的,可以放些日子。
等回到京都,再重新油炸一次,便可以吃了。
皇后收到这些东西时,立刻让人蒸了米饭,蒸的腊肠,炸了蝎子,还炒了个土豆丝,屏退了下面的人,她和喜嬷嬷两个人饱餐了一顿。
“这个是我儿媳妇炸的蝎子,听说还是她养的,味道真好。”皇后笑的眼睛得眯成一条缝,可高兴了,完全忘记了她以前不同意这门亲事。
喜嬷嬷点头,指着那盘腊肠,“这个也好吃,味道真好,还有三种味道呢。”
皇后不停点头,“对对对!这下可下饭了。”说着,皇后突然叹了一口气,神情黯然,“好想去看一看习习,认识一下这个儿媳妇,还有他……”
喜嬷嬷连忙安抚,道:“娘娘,你放宽心!养好身体,以后一定会有机会的。”
皇后点头,“你说的没错,以后一定会有机会的。不管怎样我一定得见他一面,还有他们……”
喜嬷嬷看着红着眼眶的皇后,心疼极了。
如果可以,谁又愿意骨肉分离,谁又愿意让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从自己身边抱走?
一切都是迫不得已!
身在这皇家,许多事情,根本轮不到你来选择。
第475章 钟玉如出现在定亲宴
腊月二十二,这天,秦森和唐巧定亲。
秦大娘高兴,张罗着好好的热闹一番,他们早早就去镇上饭馆,下了聘礼之后,就在饭馆设酒宴,招待亲朋。
饭馆今天休业一天,不招待客人,自家摆酒席。
在饭馆里摆酒席,更是方便,桌子椅子什么都是现成的,不用搬来搬去,厨房里的大锅大灶,点心笼子,什么都齐全。
他们昨天晚上就已经备好了菜,该洗的,该切的,该配的都配好了。今天只需要买一些新鲜的蔬菜,洗洗切切,然后炒出来就可以了。
老秦家没有什么亲戚,唐氏这边也是一样,所以就只请了一些交好的村民,还有饭馆和医馆的人。毕竟,那些不相熟的,没什么情分的,请了也没什么意义。一个闹不好,还得给自己添堵。
秦森的亲事,终于定下来了。
喝完今天的定亲酒,就算是成了。
秦大娘特别高兴,来来回回,进进出出的招呼客人,脸上的笑容一刻都没消停。
酒宴要开始了,小同出去放鞭炮,鞭炮声刚停下来,那边就有一辆马车驶过来。小同以为是有客人不知道这边休业,便站在那里等着马车停下来,想着跟客人解释一下。
马车停下,小同跑过去,“客倌,不好意思!我们今天休业,不对外营业,让你白跑一趟了。”
钟玉如很远就听到了鞭炮声,她下了马车,看着地上的鞭炮纸屑,朝里面看了一眼,问:“这不是开着门吗?”
小同耐心解释:“饭馆的东家有喜事,这是家里办酒席,所以不对外营业。”
钟玉如问:“东家有喜?”
“是的,东家的三弟定亲,设宴请亲朋好友,所以,请你见谅。明天我们会照常营业,到时请你早点过来。”小同的话,刚刚落下。
钟玉如已经从马车上下来,手里还提着东西,抬步朝大门口走去。
小同急忙跟上,“这位客人,我们……”
钟玉如进了门,站在柜台边上看向大堂那里,目光定定的望着一身喜气的秦森。
今天的秦森特别高兴,终于如愿所偿,笑得嘴角都要咧到耳朵边上了。此时,他一手拿着酒杯,一手提着酒壶,正穿梭在酒席间,乐呵呵的接受祝福,顺便给客人敬酒。
热闹的大堂里,大家根本没有注意到小同的声音,也不知道有人进来了。
直到钟玉如走到桌前,倒了一杯酒,看着秦森,喊道:“今天不请自来,实属偶然。既然来了,又碰上了你的大喜事,那我就不该转身离开,不管如何,我理应送上自己的祝福。”
大伙齐齐看向钟玉如,有人惊讶,有人疑惑,有人好奇。
秦森站在原地,不敢置信的看着钟玉如,“你……你怎么来了?”
钟玉如淡淡一笑,“刚才说了,实属偶然。祝你们白头到老,早生贵子!”说完,她遥遥举杯,然后,仰首喝了杯中的酒。
在大伙还没有回过神来时,她又搁下酒杯,把东西放在柜台上,转身离开,走到大门口,突然停了下来,背对着大堂,“我真羡慕她!如果不是身不由己,我们又怎么会……”
她没有说完,直接上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