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重山(33)

作者:岫青晓白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强强 欢喜冤家 仙侠修真 东方玄幻 主角:闻灯,步绛玄 ┃ 配角: ┃ 其它: 专业攻略三十年 立意:成长路上,追逐爱和光明的故事 闻灯本是音乐学院的一名学生,却没想到有朝一日穿进书中,成了一个结局悲情的深情男配。不过并非所有设定都按照原著中来,他变成了个女配角——男扮女装那种,更有任务当头砸下,要他开启对男主的攻略剧情。“如果主角心中都没有爱,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很危险。”这是任务发布者对他的解释。闻灯想了想,勉勉强强应下,开始了一场冒险之旅。点击展开

“没错。”姜诗韵傲然抬起下颌道。

“用你第三的排位,来挑战我这个没有名次的?”

“正是。”

“勇气可嘉。”

闻灯语气仍然带笑,说完不再看她,转而向着白玉京众人,拱手一礼:“师兄师姐们,你们谁还记得之前他们的比试题目是什么?”

“我我我!我抄录了,师妹请看!”

“这是程复惊的解法。”

“这是我们鹿师兄的,我觉得他的解题思路更易懂!”

眨眼的功夫,数张纸传到闻灯面前。闻灯逐一谢过,坐回椅子里,将题仔细看了一遍。

四道数学题,需要那么一点奥数思维,但也就初中小学水平,如果会列方程和解微积分,完全不在话下。

闻灯神情变得有几分复杂。

跟一个中国人比谁的数学更好?简直是自讨苦吃。要知道,中国小孩从一年级便开始学心算口算,如果学不好,回家是会被家长揍的。

更何况,他这个中国人念的大学,课程设置非常奇葩,艺术生的必修课中竟然有高数。这让他在有限的人生里,一直面对着无限的数学题,从小学数学一路学到高等数学。

“接下来的一轮,难度会加大吗?”闻灯偏头问。

徒无遥:“是,要难上一些,而且限时更短。”

“好。”

闻灯将手里的题和各种解题思路放到徒无遥手里,请她帮忙还回去,这时,身侧响起一道冷沉的声音:“我替你去。”

“这不合规定吧?”闻灯动作一顿,继而笑起,眼神里有几分戏谑,“难道说,你现在改名叫闻书洛?”

“改一改规则又何妨。”步绛玄看定他,漆黑如墨的眼睛里满是平静。

“酷哥,你这就不对了。”闻灯拍了下步绛玄手臂,“姜国小公主喜欢你,又因为喜欢你、而看不顺眼我,现在你帮我出头,那岂不是让小公主很丢脸?人家是公主,给点面子啦。”

话到末尾,一副打商量的语气。

他没有刻意压低声音,在场都是修行者,又都注意着白玉京众人的方向,自然不会将这话漏听了去。

姜诗韵再度成为崇明楼里的焦点,心意被毫不留情剖白,站在比试台上,死死咬住嘴唇,脸颊一阵红一阵白,连手都似在颤抖。

闻灯从座椅里起身,理了理袖摆,捏住瞬移法器,一掠来到比试台上。

“既然你虚心请教,那行,我就来指教指教。”

众人目光之下,他手指一转,将竹笛递出,指向姜诗韵,弯眼说道,眉尾一抹轻红,灵动似飞花。

第22章 莲藕排骨汤

秋会默认了两人的比试, 三四名明镜台弟子走上台来,在闻灯面前添了一桌一椅、并挂上帷帐。

闻灯冲他们道谢,就要坐过去, 那一侧的姜诗韵调整好神态和语气, 道:“请闻姑娘选一道题。”

数试第二轮,通常由被挑战者挑题。题目总计十二道,挑一道少一道, 写在卷轴中, 堆放在比试台正前方的香案上。闻灯偏首往那方向看了一眼,甩甩袖子,走进帷帐中、坐好:“你选吧。”

他这话说得随意, 亦是相当不在意。帷帐上隐隐约约映出他的身影,这人似是靠在了椅背上。

姜诗韵捏紧拳头,用力咬了咬牙, 稳住表情, 将下颌一扬, 道:“如此,我便不客气了。”

话毕, 她没有走动, 站在原处, 食指中指一并,朝那香案上的卷轴堆隔空一点。

下一刻,一根卷轴飞至空中,向两侧展开。

上面用小楷写道:

“秋日渐深, 菊丛渐美,神京城南张家大儿上山采菊。他每一日所采,皆倍于后日, 风雨不辍,连续采了十一日,共采得四千又九十四朵菊。请问,张家大儿在最后一日,采到秋菊多少朵?”

姜诗韵掠身回到帷帐中。

闻灯的桌案上也出现题目。他拿起纸张,读完一遍,无语吐槽:“……这位张兄是把整个神京的菊花都薅光了吧?”

帷帐隔绝不了声音,他的话被不少人听见。山阳学院所在方向传出一声嗤笑:“若是不会算,早些认输便是,何必说这些,真真是贻笑大方!”

随着这一句话,那处的人哄笑开来,顷刻,又有人带头姜诗韵给打气助威。一时间,山阳学院气势极盛。

徒无遥气得跳起来,上前两步,再一次将鞭子从腰间抽出,就要对着山阳学院的人一甩——

一道灵压出现在她身后,冷冽如寒冰,锐利得带刺,于刹那之间,漫向对面。

仿佛寒潮过境时的封冻一般,方才还气焰嚣张的山阳学院众人,立刻偃旗息鼓、不敢作声。

徒无遥打了个冷颤,钦佩地看了眼步绛玄。

比试台正前方的香案上,那根烧尽了的、拳头般粗细的香被撤下,换上一根寻常线香,待它燃完,代表过去了一刻钟的时间。

这根香刚刚点上,崇明楼里有风拂动,将升起的青烟吹散,如同薄雾一般袅袅盘旋。

就在这时,闻灯所在的帷帐之后,飘出两个字:“两朵。”

那题问的是张家大儿最后一日摘多少多菊,他道出这样一句话,明显是做出回答。

无论是在徒无遥压迫之下不敢再出声的人,还是题目出现后便开始奋笔疾书的人,都抬起头。

短暂的寂静之后,人群如同炸开了锅。

“不是吧,算得这样快?”

“是这个答案吗?”

“两朵?我看她是蒙的吧!”

“你才蒙题呢!这必然是我们闻师妹算的!”

当——

一道清越的钟声从楼顶传来,将嘈杂的说话声压下,紧随着,是一个低沉严肃的声音:“答案正确。”

这声音属于今届秋会数试评判组组长。

崇明楼内,再度鸦雀无声。

比试台另一侧,姜诗韵执笔的手猛然一顿,笔尖向下一撞,乌黑的墨汁立时将稿纸染透。

距离答题开始不过片刻,她的稿纸上已有数行演算过程,解题思路正逐渐成型,她坚信,若再有数分时间,必然能将题解出,可没想到闻书洛……闻书洛这就给出了答案?

姜诗韵瞪大眼,不敢相信,但她认得那声音,又不得不信。这意味着,从这一刻起,闻书洛成为数试第三,而她,什么都不是了。

她站在桌后,神情慌乱。

秋会是神京城中一年一度的盛会,八大学院才子才女相争,无数目光聚集。数试是今年的开场之试,崇明楼内座无虚席。她本可凭着过人的算力,在这里争得一席位置,接受旁人的祝贺与恭维,可现在,什么都没了。

都没了?

一滴墨汁无声滴落,在姜诗韵院服上晕开,将明黄的裙摆染得脏乱。姜诗韵丝毫不察,一把掀开帷帐,向着闻灯的位置走出数步,问:“你、你怎么解得这样快?莫非是猜的?”

她试图装出镇定模样,但声音止不住颤抖。

“这何须猜?倒着算一算,不就完了。”闻灯的声音从帷帐后传来,幽幽,又悠悠,听起来漫不经心,“二的十一次方是二千又四十八,减一便是两千又四十七,再乘以二,不正是张大摘到的四千又九十四朵菊?”

这位城南张家大儿漫山遍野采菊,其实是一个等比数列求通项的问题,高中课本例题难度,一般解两个方程便可求出答案。若他做不出,那才真是贻笑大方。

姜诗韵听完闻灯的话,思绪回转,却是不解其意,面色不由变白:“什么十一次方?我从未听说过这等词语!”

“你竟没听说过?”闻灯故作震惊,惊过之后,又是一叹,道:“这就是你孤陋寡闻了。”

姜诗韵被这话呛得什么都说不出来。

挑战失败者须得离开比试台。说话的功夫,明镜台弟子走上台来,将姜诗韵的桌案帷帐拆掉收走。

崇明楼里响起了点儿别致的声音,是一首曲子,曲调之中,透着无穷无尽的欢喜和雀跃,往声音来源瞧去,竟是于闲趴在二楼栏杆上,吹起了唢呐。

姜诗韵独自一人站在台上,死死咬住下唇,捏紧笔杆转身,匆匆往台下走,就跟逃似的。

山阳学院众人默不作声,白玉京众人故意不出声,其余学院的人听见,陆续扑哧笑出来。

评判组中,有人开口道:“白玉京闻书洛,你目前排名第三,拥有一次向他人发起挑战的资格。”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